■李 慧/延安大學政法學院
為實現人口規(guī)模可持續(xù)發(fā)展,我國根據國情,出臺二胎政策。這是我國人口政策的又一大調整。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與此同時,家庭環(huán)境也發(fā)生了改變,這對家庭思想政治教育也提出了新挑戰(zhàn),二胎家庭該如何做好思想政治教育,應對這些挑戰(zhàn),已成為思想政治的重中之重。
雖然政策上,國家已全面放開二胎政策,但是還是有很多父母望而卻步。究其原因家庭經濟負擔是其重要的一方面。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子女的撫養(yǎng)費用也不斷上升。這使二胎家庭的經濟負擔明顯增大。在兩個孩子的家庭中,想要給孩子有質量的生活,年輕一代的父母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這也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重重壓力。
在獨生子女家庭中,孩子是家庭的中心,成為家庭人際關系的唯一指向。而在二胎家庭中,能喚醒傳統(tǒng)的家庭倫理規(guī)范。孩子除了與長輩互動,還可以與兄弟姐妹互動。同輩群體間天然的社會交往行為更加頻繁,促使家庭人際關系的多樣化。
有兩個孩子的父母,他們可能光照顧孩子的衣食住行就已經筋疲力盡了,何談品德的教育。生活的瑣事可能讓他們早已忽略孩子人格的養(yǎng)成和道德的發(fā)展。再次,在社會就業(yè)壓力面前,家長在“成人”、“成才”這兩個關聯的發(fā)展方向上,更多的選擇了“成才”。家長重智輕德,把分數作為衡量一切的標準。盲目的請家教老師,每天穿梭在各種輔導班,以分數定獎懲。他們不懂得成人成才之間的緊密聯系,片面的教育,只會導致孩子片面的成長。在當今社會學習好固然重要,然而,品德高尚更是我們應該追求的。
一提到德育,很多家長第一反映,那是學校的責任。他們把所有的德育任務都轉嫁給了學校,轉嫁給了老師。然而在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期,很多學校傳統(tǒng)的應試觀念還根深蒂固,重視知識性教育,在品德培養(yǎng)方面顯得蒼白無力。這時,家庭德育一旦缺失,就會對孩子的道德培養(yǎng),人格塑造帶來阻礙。
在二胎家庭中,老大一出生可能會享受聚焦式的寵愛,因為是家里的第一個孩子,各方面都小心翼翼,讓孩子習慣了這種滿滿的幸福感。當二胎突如其來,如果家長在這方面沒有提前和孩子做好交流,這種落差感,不安全感勢必會讓老大心靈受傷。尤其在一些家庭,傳統(tǒng)重男輕女思想嚴重。老大是女兒,老二是兒子時,這種現象可能更加嚴重。一方面,二胎還小需要全方位的照顧;另一方面,二胎是個兒子,家中所有人的吸引力可能都停留在他身上。無形中就忽視了老大。而這個階段,老大不僅有生理需要,更多的是心理需要。過分關注老二,不僅會使老大產生恨意,還可能擊潰孩子心理。如果一個孩子沒有生活在一個充滿愛的環(huán)境,缺失情感關懷,思想引導。很有可能導致孩子人格的不健全發(fā)展。當他們的心靈開始迷路,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恐怕收益甚微,甚至適得其反。
快節(jié)奏的生活,讓很多父母自顧不暇,他們的休閑時間變少,為了工作不得不在外奔波。這時為孩子的安全考慮,他們選擇把孩子交給自己的父母或保姆來照顧。而這種隔代教育和保姆教育的成效遠遠比不上家長自身的教育。一方面,從隔代教來看,有哪個爺爺奶奶不寵愛自己的孫子,他們往往把心思全放在孩子身體和安全方面,而弱化其他方面。甚至由于溺愛或陳舊的教育觀念,導致孩子種種問題的產生;另一方面,從保姆教育來看,很多保姆她們自身文化水平是不高的,她們所有的責任只在于孩子吃飽,不哭就可以。保姆的責任心是遠遠不如父母的。孩子若從小在感情認知、教育引導上空白,這會對思想政治教育帶來極大阻力。
十九大再次強調要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注重個人品德的培養(yǎng)??梢?,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那么該如何加強二胎家庭的思想政治教育已成為當下研究熱點。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所以改善家庭的物質生活水平,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可謂錦上添花。家庭物質生活水平包括生活條件、經濟情況、居住條件以及與此密切聯系的生活設施等。[1]那么該如何改善物質生活水平呢?一方面,父母應該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活條件,給孩子營造一個整齊、溫暖、布置得體的家庭室內環(huán)境。這不僅給家庭成員一種舒適感,還可以促進家庭成員的和諧相處。當然,室外環(huán)境也很重要,這也是孟母三遷的原因所在。父母可以在購房選擇上,盡量靠近文化、教育園區(qū)。這種潛在的周邊環(huán)境對孩子成長的影響不可忽視。一個優(yōu)美雅致、文明和諧、文化氛圍濃厚的周邊環(huán)境勢必會促進孩子思想品德的發(fā)展;另一方面,父母應該在孩子精神文化方面投入更多,優(yōu)化家庭恩格爾系數。一個家庭無論貧窮、富裕,都不能忽視孩子的教育。物質的改善是精神豐富的條件之一,完善教育基礎,對于加強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積極性意義。
學校教育有其自身獨特的優(yōu)點,book=226,ebook=234具有專門性、嚴密性、系統(tǒng)性。對學生思想品德的養(yǎng)成有著重大的意義,起著主導作用。但是,還是應該糾正家長錯誤的觀念,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學校的事。其實不然,家庭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它在一個人成長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家庭教育的先導性、長期性、針對性是學校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他們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只有通力合作、優(yōu)勢互補才能保證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進行。
用對了方法能事半功倍,用錯了只能事倍功半。為了使家庭教育能得到理想的成效,家長就應該拋棄陳舊的教育理念,采用科學的教育方針。不能一味的奉行“棍棒下出孝子”的理念;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權威不可挑戰(zhàn)的專制姿態(tài)。在一個家庭中,子女并不是附屬品,他們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父母應該學會尊重孩子,意識到父母與孩子之間是平等的,遇事多聽聽孩子的看法,而非我說了算。營造一個民主、和諧的家庭氛圍,試著去理解孩子的思維方式,給他們的成長留一點空間。給孩子適度的關愛和信任,理智的愛孩子,可以讓讓孩子健康成長;鼓勵與信任是打開孩子生命潛能的金鑰匙。此外,二胎家庭中,父母還應該學會用智慧的教育方式處理好兩個孩子的關系,相親相愛的同輩關系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之一。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那么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的所作所為都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家長該如何給孩子上好人生第一課呢?一,家長應不斷提升自身的品德修養(yǎng)與文化層次,樹立正確的三觀,對事情保持正確的價值判斷,對孩子進行正向的引導,發(fā)揮好榜樣示范作用;二,對于家風的傳承不可馬虎,家風是一個家庭思想靈魂所在,它是一種無形的力量,長期影響著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三,在原則問題上,立場要堅定,要讓子女明確是非黑白,明確該堅持什么,該抵制什么,幫助孩子健康成長,促使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