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英國現(xiàn)存最早的民間圖書館:利德希爾斯礦工圖書館*

      2018-11-14 01:20:02吳漢華山西財經(jīng)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山西太原030006
      圖書館建設 2018年11期
      關鍵詞:利德礦工會員

      吳漢華 倪 弘 ( 山西財經(jīng)大學信息管理學院 山西 太原 030006 )

      17世紀中葉,英國興起了教區(qū)圖書館,并激起社會公眾識字與閱讀之興趣;在社會需求驅(qū)使下,17世紀末葉,英國現(xiàn)代意義的民間圖書館開始出現(xiàn);進入18世紀后,英國民間圖書館開始走上發(fā)展與繁榮之路,有些圖書館甚至能運營至今,創(chuàng)辦于1799年的塔維斯托克民間圖書館便是此例[1]。這類民間圖書館規(guī)模小,以入會為主,且會費低廉,一般為幾十先令,這一價格能為同時代的英國普通民眾所接受。民間圖書館之興起源于18世紀民眾閱讀量的急速增長,他們會將一本書反復讀多次。從這一時期利德希爾斯礦工圖書館(Leadhills Mineral Library)的規(guī)章制度可知,圖書館鼓勵讀者一個月讀完一冊八開本的圖書,由此導致在18世紀后期,讀者閱讀重心從精讀走向泛讀,每本書反復多次閱讀變?yōu)閮H讀1~2次[2]。民間圖書館的興起能滿足英國工業(yè)革命后期之需求,即企業(yè)需要具有一定文化知識的工人。其辦館人一般為礦主、工場主、礦工等,他們擁有嫻熟的企業(yè)管理經(jīng)驗,這些經(jīng)驗完全可以用在圖書館管理上。英國利德希爾斯礦工圖書館便屬于這一發(fā)展模式,它在某些方面,可稱為蘇格蘭地方獨立精神與知識的完美結合(見圖1)[3]。

      圖1 利德希爾斯礦工圖書館

      1 利德希爾斯礦工圖書館簡史

      利德希爾斯礦工圖書館(也稱為利德希爾斯閱讀協(xié)會,Leadhills Reading Society)位于英國蘇格蘭地區(qū)南拉納克郡的利德希爾斯村,該館成立于1741年10月23日,是英國最古老的民間圖書館之一。1734年,詹姆斯·斯特林(James Stirling)被任命為蘇格蘭礦業(yè)公司經(jīng)理,負責管理利德希爾斯礦井。他看到礦工每天工作12小時,其業(yè)余生活極其匱乏,甚或與躺在草地上醉酒的野蠻人差不多,便意識到健康的礦工能帶來更高的生產(chǎn)力。于是,斯特林開始對礦工的工作制度進行改革,將礦工的勞動時間減少至每天6小時,工資由每年18英鎊增長至30英鎊,并關閉啤酒商店,建立學校,聘用醫(yī)生和牧師各1人,推出健康保險計劃。斯特林還說服擁有這片土地的霍普頓伯爵,為每位礦工分配一小塊土地,以供他們種植蔬菜。斯特林在這一時期所推行的一系列制度改革,符合同時期英國啟蒙思想中“相互改進”的哲學理論,他也是較早提出會員制民間圖書館觀念的人[4]。在圖書館創(chuàng)辦初期,斯特林為圖書館捐贈了部分圖書,并提供房屋作為圖書館的閱覽室[5]。

      圖書館創(chuàng)始成員共23人,其中8人的名字在圖書館館藏圖書上有記錄,3人既是創(chuàng)始人,也是監(jiān)督員,1人是高級職員,還有1人是本地醫(yī)生,其余10人有姓氏,這些姓氏在當時的礦工中也常見。會員每月可在圖書館聚會一次、交換圖書一次,所借圖書隨時隨地受圖書館檢察員檢查,檢察員甚至有權進入讀者家里檢查所借圖書的保管狀況,圖書歸還時也需6名圖書檢查員同時檢查圖書污損狀況,檢查合格,方才歸還完畢。新成員在圖書館登記入會時,須向圖書館董事會提交手寫申請書,如果董事會成員投票通過,新加入成員再繳納3先令(約15便士)的入會費,并且每年還需要繳納2先令(約10便士)的年度會費,才具有正式會員身份。在圖書館1741年的規(guī)章制度中,對圖書重印等方面作了具體規(guī)定,在圖書資源緊缺時期,重印圖書與購置新書有相同效果,必然增加讀者的閱讀興趣;入會會員借助圖書館平臺還可相互學習、共同進步,這也是礦工創(chuàng)建利德希爾斯礦工圖書館的基本宗旨[4]。從社會學視角看,創(chuàng)辦利德希爾斯礦工圖書館實際上是企業(yè)慈善行為,是企業(yè)的一項政策,也是社會福利的一部分[6]。這些表明,企業(yè)主創(chuàng)辦圖書館實際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產(chǎn)物,也是社會對圖書館需求的結果。

      圖書館曾以艾倫·拉姆齊(Allan Ramsay)圖書館命名,主要是因為出生于1686年的拉姆齊是利德希爾斯鉛礦主的兒子,年長且社會名氣大,還是詩人和《溫和的牧羊人》圖書的作者。但是,他除具有作家和詩人的社會身份外,與圖書館幾乎沒有任何聯(lián)系。圖書館理事會知曉這一命名失誤后,又恢復了利德希爾斯礦工圖書館的名字。艾倫拉姆齊于1725年在愛丁堡盧肯博斯建立了一所流通圖書館,有可能是利德希爾斯礦工圖書館的管理人員是聽到這一消息之后,才有了辦圖書館的想法,才會借用拉姆齊的名字來稱呼圖書館[7],這也是圖書館借助社會名人,進行口碑營銷的一種方式。

      1743年4月15日,23名創(chuàng)始會員在圖書館會員登記表上進行登記。1750年,圖書館注冊會員總?cè)藬?shù)達到58人。1800年注冊會員總?cè)藬?shù)為245人,1850年注冊會員總數(shù)為438人,1881年登記表記錄顯示有19名女性會員[3]。利德希爾斯礦工圖書館的會員人數(shù)在1822年達到高峰,為107人。從1743年4月15日至1902年,《利德希爾斯圖書館日志》共記錄了870名成員的名字[2],即圖書館在1902年已累積會員為870人。圖書館經(jīng)歷160年的發(fā)展,登記的會員總?cè)藬?shù)仍未超過一千人,這也反映出圖書館服務范圍的局限,其讀者群體還是以利德希爾斯村村民為主。

      在圖書館早期購置的圖書中,約40%的圖書為宗教信仰類,10%的圖書為歷史類,10%的圖書為旅行指南類,還有10%的圖書是小說類,其余的為其他類型。在圖書館創(chuàng)辦早期,鄰近村莊的居民也來辦理會員證并借閱圖書[8]。1821年,圖書館藏書約1 500冊。1904年,“利德希爾斯圖書館圖書目錄”所載藏書為3 805冊,后來達到了5 000冊[3]。在這些圖書中,大部分圖書屬于小說類,諸如斯科特(Scott)、荷馬(Homer)、凱雷(Carlyle)、約翰遜(Johnson)、羅斯金(Ruskin)和斯威夫特(Swift)等人所著圖書。圖書館也有一些圖書屬于雜項類圖書,比如,《飲酒的真相》反映出村里開展過禁酒運動。

      利德希爾斯閱讀協(xié)會的會員多為礦工,潛在會員若需加入圖書館,須向圖書館理事會提交書面申請[9],然后一次或分期繳納數(shù)先令款項,以便認購圖書館會員身份。每位成員每次最多可借閱6冊圖書,其中新書(2年內(nèi)出版的圖書)只能有一冊,不同開本的圖書借閱期限不同,基本借閱期限為一個月。如果會員將圖書遺失,需按照圖書館的規(guī)定進行賠償。在利德希爾斯礦工圖書館開辦早期,每月只有一天開展圖書外借活動。1885年,利德希爾斯礦工圖書館理事會認為,圖書館館舍內(nèi)建立閱覽室,讓會員在館內(nèi)閱覽圖書,這將是圖書館發(fā)展的大趨勢。1896年,利德希爾斯礦工圖書館的閱覽室正式對外開放,對在館讀者也制定了嚴格的規(guī)章制度,讀者必須遵守,即便在取還書等行為方面,違反規(guī)則的讀者都可能被罰款、暫停圖書館服務或被驅(qū)逐出圖書館。

      圖2 利德希爾斯礦工圖書館內(nèi)景

      在鉛礦繁榮時期,利德希爾斯會員圖書館是成功的,甚至還帶動了鄰近礦村辦起了圖書館,旺洛克黑德村(Wanlockhead)于1756年創(chuàng)辦圖書館,韋斯特柯克村(Westerkirk)于1792年創(chuàng)辦圖書館。在這一時期,即便圖書館制定了嚴格的規(guī)章制度,執(zhí)行這些制度時在讀者群體中產(chǎn)生很大爭議,但依然能夠運營下去。

      20世紀30年代后期,利德希爾斯村鉛礦礦井依次關閉,該村人口外流嚴重,圖書館會員流失也非常嚴重,圖書館運營步履維艱。1939年,村里最后一口礦井被關閉,村里人口總量已達較低水平,圖書館日漸走向衰落。1940年,拉納克郡(Lanarkshire)圖書館接管利德希爾斯村礦工圖書館,并將其作為分館,進行限時段開放。20世紀60年代,漢密爾頓(Hamilton)圖書館小組委員會認為,利德希爾斯礦工圖書館不再符合他們的發(fā)展規(guī)劃,于是在1965年正式關閉,并引入汽車圖書館來服務利德希爾斯礦工圖書館所在村莊居民。

      利德希爾斯礦工圖書館關閉后,該村居民對于是否恢復圖書館討論激烈。1972年6月3日,在英國國家圖書館(British Library)和愛丁堡大學的碧迪(Beatty)教授幫助下,利德希爾斯礦工圖書館重新對外開放。重新開放的圖書館不僅承擔著圖書館職能,還兼具博物館之功用,保存著利德希爾斯村及礦區(qū)的生活遺跡與各類藏書,比如,地圖、照片及其他采礦物品(見圖2)[9]。圖書館內(nèi)設博物館展廳,擺放著黃銅礦、蘇珊娜礦和鉛黑石等?!皩W習讓天才變得聰明”印在一個老講臺上,這句話來自利德希爾斯出身的詩人艾倫·拉姆齊為圖書館所作的一首詩中,這個老講臺也是歷屆圖書館館長每月例會演說的地方[8]。重開后的利德希爾斯礦工圖書館對會員入會流程規(guī)定非常嚴格,入會者先寫份申請書,然后在下一季度的例會上,由參會人員進行投票,以此決定是否接納該會員入會。會員可以參加圖書館的年度會議,并投票選舉圖書館工作人員。

      2 利德希爾斯礦工圖書館的社會價值

      利德希爾斯礦工圖書館所處時代非常特殊,正是英國教會圖書館向現(xiàn)代意義公共圖書館轉(zhuǎn)變時期,其對英國公共圖書館事業(yè)之影響與貢獻,類似于國內(nèi)古月藏書樓。筆者對其社會價值總結如下。

      2.1 開啟圖書館平民教育之先例

      利德希爾斯礦工圖書館最大的社會價值是開啟圖書館平民教育之先例,改變英國底層民眾讀書學習觀念,讓普通民眾走上尊重知識、持續(xù)學習的發(fā)展道路。英國底層民眾讀書學習觀念改變對英國各郡縣影響非常大,不僅開啟了民眾的科學思想,提升他們的文化教育能力,而且還提高了英國的社會生產(chǎn)效率,間接支撐著英國走資本主義強國之路。隨著英國民間圖書館的興盛,其社會影響力在逐漸擴大,英國議會于1850年確立的《公共圖書館法案》也是在民間圖書館興起背景下獲得通過的。利德希爾斯礦工圖書館在建館之初提出了“人人都有機會獲得圖書”,“礦工出錢自辦圖書館、自主決定購置圖書”等口號[8],這些口號表明圖書館發(fā)展定位是平民教育,是扎根鄉(xiāng)村的鄉(xiāng)村圖書館。圖書館所開展的平民教育,實際上也是終身教育,圖書館在1743年所制定兩頁紙的規(guī)章制度也指出,圖書館倡導的價值觀念是人們相互學習,提高文化知識,即單個人學得更多,就會懂得更多,如果以興趣小組為單位定期學習,他們提高得也越快[10],這些也是蘇格蘭地區(qū)民間圖書館興起的主要動因。圖書館在平民教育方面,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僅從圖書利用率便可知曉這一結論。圖書館所藏圖書早期主要以宗教類圖書為主,曾經(jīng)獲得英國宗教藏書第二大規(guī)模的美譽,通過對圖書維修與重釘?shù)暮圹E進行考察可知,這些圖書的確被很多人讀過,利用率很高[9]。

      利德希爾斯礦工圖書館創(chuàng)辦的動因主要是幫助礦工學習文化知識,但會員并不限于礦工,比如,蘇格蘭的工程師和發(fā)明家威廉·西明頓(William Symington),蘇格蘭的醫(yī)生兼散文家約翰·布朗(John Brown),蘇格蘭的外科手術醫(yī)師詹姆斯·布雷德(James Braid),他們也是圖書館的正式會員。在18世紀后期,彼得金(Peterkin)觀察圖書館后指出:邋遢的讀者來到圖書館,他們可以隨意挑選如此多、珍貴的圖書;圖書館讀者已受到良好教育,他們是最通情達理的普通民眾;1823年,另一名學者來圖書館觀察到:每一名礦工都能讀書,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字寫得非常好;由于礦工一天只工作6小時,礦區(qū)土地貧瘠,無法種植農(nóng)作物,礦工便有足夠的時間讀書,他們甚至能與外來學者輕松談論歷史、科學和神學等方面的問題,即便政治上的問題,他們的觀點也是非常敏銳與準確,這讓人非常吃驚[11]。圖書館開放幾年后,英國文藝復興以來最重要的浪漫主義詩人威廉·華茲華斯(William Wordsworth)在他日記上記載著妹妹多蘿西(Dorothy)訪問利德希爾斯的情景,妹妹多蘿西非常驚訝,她在與所遇見的礦工交談時,礦工竟然能時不時引用莎士比亞的作品[12]。

      2.2 建立起圖書館互助思想

      17世紀后期,“互助”思想在英國愛丁堡辯論俱樂部和社團展開,主要以討論和辯論的方式開展活動,受到蘇格蘭文人與啟蒙運動人士的青睞,這一思想觀點源于“群居的人更適合集體學習”的哲學理念[4]。1712年,艾倫·拉姆齊(Allan Ramsay)將“互助”思想應用于簡易俱樂部(Easy Club),以促進俱樂部成員間相互學習,共同提高[13]。這一觀點突出的是群體學習,而非單個人學習,其在某種程度類似于普通公眾參與社會政治的早期狀態(tài)。在蘇格蘭地區(qū),互助發(fā)展已成為建立入會式圖書館及相關公共設施的一種哲學,這一哲學在18世紀下半葉達到頂峰;在19世紀,互助發(fā)展的圖書館哲學受到了功利主義和教派福音主義哲學的挑戰(zhàn),并逐漸走向衰弱[4]。

      1743年,在利德希爾斯閱讀協(xié)會規(guī)章制度的序言中有這么一句話:圖書館的會員自愿結成一個為共同進步而購置圖書的社團,為便于社團的管理與運營,會員遵守閱讀協(xié)會的規(guī)章制度[8]。這一規(guī)定標志著英國興起的“互助”思想在圖書館領域得到應用,它也是對圖書館互助思想首次較為明確的闡釋,這種互助理念更利于特定時期的會員間相互進步。會員通過圖書館“相互進步”的思想是利德希爾斯閱讀協(xié)會的核心思想,也是英國早期民間圖書館辦館的哲學思想,特別是英國各民間圖書館所建立的閱讀協(xié)會,均受圖書館互助思想之影響。圖書館互助思想首先讓讀者以入會形式建立起圖書館,受益于每位成員的成本分攤行為,每位會員閱讀圖書的成本大為降低,會員間結成閱讀團體,更利于會員集體學習,獲取知識。

      2.3 實現(xiàn)現(xiàn)代公益圖書館之轉(zhuǎn)變

      從利德希爾斯礦工圖書館的藏書結構可知,圖書館正處在宗教圖書館向現(xiàn)代圖書館轉(zhuǎn)變時期。英國早期的宗教圖書館一般由教會創(chuàng)辦,所藏圖書以宗教書籍為主,主要為開展宗教活動服務。從利德希爾斯礦工圖書館在1904年發(fā)布的圖書登記目錄上看,平均每頁記錄54條圖書信息,宗教類圖書有14頁,歷史類圖書有9頁,小說類圖書有7頁,自傳類、科學藝術類各有4頁,哲學書信類、旅游類各2頁半,法律與政治類有半頁[3]。在圖書館早期所印的藏書目錄中,宗教書籍有471冊、旅游類圖書177冊,歷史類圖書324冊,小說類圖書212冊,藝術與科學類圖書177冊,宗教與詩歌類圖書87冊,詩歌類圖書47冊,還有138冊其他類圖書[14]。盡管利德希爾斯礦工圖書館早期藏書中宗教類圖書占比達到40%,但所有圖書均為社會捐贈與會員自由選購,會員在選購圖書時,也更愿意選購歷史、旅游、小說等類別的圖書。圖書館在創(chuàng)立之時的藏書結構已與教會所辦圖書館不同,更接近于現(xiàn)代意義的公共圖書館。從公共物品屬性上看,會員制物品一般屬準公共物品,而這一屬性與現(xiàn)代意義公共圖書館的屬性相同。從產(chǎn)權屬性上看,利德希爾斯礦工圖書館為會員創(chuàng)辦,其產(chǎn)權也屬于全體會員,其公益產(chǎn)權也是理所當然的,這種產(chǎn)權形式與現(xiàn)代意義民間圖書館近似。

      3 利德希爾斯礦工圖書館特征分析

      3.1 圖書館創(chuàng)立與運營符合特定時代的社會需求

      社會需求是創(chuàng)建利德希爾斯礦工圖書館的重要外因,也是圖書館存續(xù)價值的外在表現(xiàn),這種需求實際上是礦工識字與閱讀之需求。在圖書館建館之初,斯特林經(jīng)理意識到礦工需要好的生存環(huán)境,需要識字與閱讀,才能提高生產(chǎn)效率,于是對礦工籌建圖書館提供了很大支持,不僅捐贈圖書以充館藏,而且還提供閱覽之用的館舍空間。在20世紀30年代之前,利德希爾斯礦工圖書館能持續(xù)穩(wěn)定運營,也是因為能滿足礦工及其他居民的識字與閱讀需求。

      圖書館在1973年重開之后,又融合了博物館功能,也是準確把握住新時代的社會需求。在新時期,人們獲取書籍更加便利、書價便宜,免費公共圖書館的思想已深入人心,支付會費的會員圖書館已難覓市場。經(jīng)營者們把握住利德希爾斯礦工圖書館的歷史遺跡特性,凸顯其旅游參觀價值,將圖書館與博物館融為一體,也是準確把握住社會對圖書館新價值之需求。

      3.2 社會人口流向決定民間圖書館發(fā)展周期

      圖書館是為社會公眾服務的,其興衰周期與社會人口流向密切相關。從利德希爾斯村的人口結構上看,在鉛礦正常運營期間,人口流向基本保持穩(wěn)定,維持圖書館日常運轉(zhuǎn)的會員數(shù)量有保障。在20世紀30年代鉛礦關閉,利德希爾斯村的居民向外流出速度急劇加快,居民總?cè)藬?shù)迅速減少,由此導致圖書館會員人數(shù)流失嚴重,圖書館步入衰退與調(diào)整期。先后經(jīng)歷政府部門托管、關門閉館、被汽車圖書館取代等境遇,最終在1972年重新開館,并穩(wěn)定運營至今。當前,利德希爾斯村人口總數(shù)為315人[15],人口總量基本保持穩(wěn)定,圖書館也呈現(xiàn)穩(wěn)定運營狀態(tài)。

      3.3 合理的法人治理結構是圖書館穩(wěn)定運營的重要保障

      利德希爾斯礦工圖書館能夠運營至今,也依賴于其合理的法人治理結構。圖書館建館初期,便在23名礦工會員中建立起董事會治理機制,由董事會集體決策吸納新會員、購置圖書等日常事務。這種董事會治理機制也是利德希爾斯礦工圖書館穩(wěn)定運營的重要保障,這一治理機制是借鑒鉛礦公司的管理體制,由于利德希爾斯礦工圖書館的社會名氣非常大,附近兩所村莊受此影響,也先后辦起會員制圖書館,但他們卻沒能保存下來。

      利德希爾斯礦工圖書館實際上包含著3個組織,即:圖書館基金會(The Leadhills Heritage Trust)、圖書館理事會(The Miner's Library Committee)、利德希爾斯閱讀協(xié)會(The Leadhills Reading Society)。這3個組織各司其職,基金會主要是為圖書館籌集資金;理事會則負責圖書館的實際運營工作,指導日常開放活動,比如,舉辦活動與展覽、管理圖書館、維護館藏等;閱讀協(xié)會則主要負責召集會員,開展各類閱讀活動[16]。

      3.4 資金來源多元化

      利德希爾斯礦工圖書館早期是依靠會員繳納的會費來維持日常運轉(zhuǎn)工作,在圖書館擁有一定規(guī)模的會員群體時,會費可以維持圖書館的正常發(fā)展。但隨著利德希爾斯村的衰敗,圖書館的會員人數(shù)急劇減少,當前已不足60人,會員會費對于維持圖書館的正常運轉(zhuǎn)已呈捉襟見肘之境。圖書館開始多元化募集資金,社會支持已成為圖書館獲取資金的主要方式,比如,郡縣議會撥款、地區(qū)議會撥款、企業(yè)捐助等。2015年初,利德希爾斯礦工圖書館收到國家彩票基金會(National Lottery)和風場社區(qū)基金(Wind-farm Community Fund)的資助,這筆資金主要用于圖書館3-4月的維修,以便在2015年5月繼續(xù)對外開放[17],這也是圖書館資金來源多元化的一種體現(xiàn)。

      3.5 整合相關文化機構是圖書館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支撐

      圖書館是利德希爾斯村的旅游景點之一,與該村的煤礦鐵路、高爾夫球課程、松雞活動(The Grouse Moors)、約翰泰勒(John Taylor)墓等齊名。但利德希爾斯村卻異常安靜,教堂上著鎖,村里沒有面包店、屠夫和裁縫。作為其發(fā)展歷史唯一的見證便是村莊斜坡上灰色的疤痕,整齊排列的石板屋頂小屋,宵禁鐘,礦工圖書館,它們也是村莊變遷的見證者[8]。在圖書館的會員中,利德希爾斯村居民僅12人,約占五分之一的比例,這在反映圖書館運營的窘境時,也表明整合博物館等文化機構是該館持續(xù)運營的最佳出路。

      圖書館還收藏了一系列獨一無二的館藏品,比如,18世紀的期刊與圖書、礦工工作記錄冊、記錄礦工和墓地細節(jié)名錄、戶籍頁等[18]。在圖書館日?;顒又?,圖書館所藏圖書不提供借閱服務,書架上有些圖書也貼有不要觸摸的警告標語[19]。從這些館藏與檔案記錄可知,利德希爾斯礦工圖書館已延伸其傳統(tǒng)圖書館服務職能,整合博物館、檔案館等相關機構,是其生存的關鍵要素。

      4 對我國民間圖書館發(fā)展的啟示

      由礦工自覺發(fā)起并成立的利德希爾斯礦工圖書館正處在英國工業(yè)革命時期,即英國社會人口由農(nóng)村向城市轉(zhuǎn)移時期,這一背景與我國民間圖書館當前所處的宏觀環(huán)境類似。從我國宏觀環(huán)境上看,人口流向已基本實現(xiàn)從農(nóng)村涌向城市,農(nóng)村常住人口數(shù)量少,且以老人、留守兒童為主;從社會公眾的生活方式上看,社會公眾的日常生活在城市,但消閑旅游生活卻走向鄉(xiāng)村。結合利德希爾斯礦工圖書館的經(jīng)驗,筆者提出如下啟示:

      4.1 設立民間圖書館基金會

      從利德希爾斯礦工圖書館的財務制度與收支狀況可知,政府部門與社會資助是民間圖書館資金來源的主要部分,利德希爾斯礦工圖書館還設立專門的利德希爾斯礦工圖書館基金會,由它直接負責圖書館的籌資工作。設立這種專門為圖書館籌資的基金會,由適合籌資的人掌管圖書館的籌資工作,這種方式更易于拓寬民間圖書館的籌資渠道,解決制約民間圖書館發(fā)展的資金瓶頸。圖書館設立基金會可以規(guī)范捐贈活動,實現(xiàn)對社會捐贈的宏觀管理,便于與圖書館募集社會資金,合理有效的管理和使用社會捐贈[20]。在民間圖書館中設置專職的籌資機構,也更能體現(xiàn)出籌資工作的專業(yè)特性與社會公信力,易于社會公眾向民間圖書館捐助資金。

      4.2 成立社團形式的閱讀聯(lián)盟

      圖書館除了傳統(tǒng)的圖書外借與閱覽服務之外,還需要開展各類活動,以吸引和留住讀者。利德希爾斯礦工圖書館能夠成功運營2個多世紀,最核心的社會競爭力便是其閱讀協(xié)會,閱讀協(xié)會的運營哲學便是“互助發(fā)展”,通過舉辦各類讀書活動來幫助會員實現(xiàn)自我發(fā)展。圖書館的會員通過參與閱讀協(xié)會的活動,在滿足自己閱讀需求的同時,更能增強自身的群體歸屬感,也更愿意參與到圖書館的管理與建設中,其閱讀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4.3 拓展圖書館的社會職能

      利德希爾斯礦工圖書館與國內(nèi)鄉(xiāng)村民間圖書館非常相似,都處在行業(yè)的最基層,屬于圖書館行業(yè)中的最后一公里。這種處于行業(yè)最基層、最末端的狀況,也決定了鄉(xiāng)村民間圖書館需要拓展自身社會職能,整合相關文化機構,比如,檔案館、博物館、展覽館、會議室等,甚或建成村級文化館。圖書館與博物館的服務內(nèi)容和服務形式不同,但卻有著共同的服務宗旨與受眾[21],因此,處在最基層的民間圖書館整合檔案館、博物館完全不會改變圖書館的社會職能。美國博物館與圖書館服務協(xié)會的愿景是:博物館與圖書館密切協(xié)作,以此改變個人與社區(qū)的生活[22]。因此,從國際發(fā)展趨勢上看,圖書館與博物館也存在合作的可能,對于基層圖書館,則更容易合作。利德希爾斯礦工圖書館保存了一些首版書籍、原稿文獻、當?shù)靥赜械你U礦樣品、礦工戶口檔案等資料,這實際上是一種博物館服務,也是一種社會歷史記憶式的知識服務,屬于圖書館服務的核心宗旨。

      猜你喜歡
      利德礦工會員
      會員之窗
      金牌挖礦工
      會員之窗
      會員之窗
      會員之窗
      老礦工的家國情懷
      礦工老李
      利德華福變頻管家V2.0升級版
      利德華福與佳木斯電機簽約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
      自動化博覽(2014年8期)2014-02-28 22:32:50
      經(jīng)驗的反面是匕首
      华坪县| 交口县| 德格县| 乐昌市| 同心县| 梅河口市| 左云县| 吉木萨尔县| 温州市| 台东市| 罗江县| 巨鹿县| 马鞍山市| 广水市| 成武县| 高淳县| 宝鸡市| 正阳县| 奉新县| 河间市| 广宁县| 全州县| 永德县| 海盐县| 明水县| 潮安县| 庄浪县| 阿城市| 阿坝| 六盘水市| 红桥区| 抚远县| 庆元县| 诏安县| 卫辉市| 安多县| 漳浦县| 昌平区| 铜山县| 神农架林区| 郎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