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趙珩的舊京夢華錄

      2018-11-14 16:16:38許曉迪
      環(huán)球人物 2018年21期

      許曉迪

      趙珩隨手擺弄著一門克虜伯大炮的模型,德國制造,小巧精致。這是他父親小時候玩過的,“原來裝上火石能打出火來,現(xiàn)在不行了”。他撥動著炮閂,嗒嗒作響。

      當年他還擁有一整套錫兵,也是從父親那兒得來的,此后不斷“擴充軍火”,拉起一支近200人的隊伍,“站姿的、臥姿的、跪射的,什么都有”,又從東安市場買來不少三國武將的泥人,每天在家里排兵布陣——以洋裝書筑“城”,關、張、趙、馬、黃袍服鎧甲,騎在馬上;鞍前馬后站著的,是英、法、德、美不同時期的士兵。

      2018年9月10日,趙珩在北京接受《環(huán)球人物》記者采訪。(本刊記者侯欣穎/攝)

      這支跨越時空的“雜牌部隊”早就不在了,唯有這門大炮留了下來,多年后又成了趙珩兒子的玩具,“將來準備留著給孫子”。一件玩具經(jīng)歷了祖孫四代,在中國動蕩百年的近現(xiàn)代史中,大概也是不多見的。

      趙珩保留著家族的全部檔案,從家譜、照片、父親小時的日記、祖父編寫的兩大摞劇本,到自己協(xié)和醫(yī)院民國三十七年的出生證、接種卡介苗的單子。

      他的曾祖趙爾豐是清廷大吏,曾伯祖趙爾巽為清史館館長,父親趙守儼在中華書局工作多年,主持了澤被學人的“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的點校工作。趙家的友朋賓客,多是儒林耆老、學界名宿。趙珩自幼浸潤其中,自稱“從讀書到聲色犬馬無不熱愛”,在《老饕漫筆》《彀(音同夠)外譚屑》等隨筆雜記中,談禮俗傳統(tǒng)、舊時風物、飲食游樂、戲曲書畫,如數(shù)家珍,信手拈來。

      近日,趙珩的新書《文心雅韻》出版,以文人生活為貫穿主線,收錄其數(shù)十年間所寫的相關隨筆。因為是舊文重編,有人來索書,他就題上“冷飯再炙”四字?!熬褪恰蠢滹垺倩劐仭!彼跁狼?,工整的小楷,一筆一筆寫得極認真。

      趙珩作品:《老饕漫筆》(2001)、《百年舊痕》(2016)。

      逍遙的耗子

      趙珩的書房,叫“彀外書屋”。門楣上掛著一幅紀曉嵐寫的扇面,是他母親王蓁1954年用翻譯的稿費買的,“現(xiàn)在后面還有價簽,5塊錢”。書櫥前的空當里擺滿了各種小物件,都是他從世界各地的舊貨店淘換來的,材質(zhì)各異,大多是動物造型:巴伐利亞的蝴蝶、日本江戶時代的金毛龜、威尼斯的蝸牛、馬耳他的狗……最多的是老鼠。其中一只公仔鼠,穿著紅色條紋褲衩,耷拉著兩條細長腿,掛在清代末年的紅木書柜上。

      “我這兒耗子多,因為我屬耗子?!壁w珩生于1948年,用與他同歲的學者李零的話說,是紅旗下的一代“鼠輩”。轟轟烈烈的革命時代,同代人大多被裹挾其中隨波浮沉,趙珩卻始終盡力讓自己置身其外。

      “文革”最激烈的時候,他設法弄來了一張串聯(lián)證明,一個人跑出去,想在“讀萬卷書”后“行萬里路”?!埃鬃樱┑菛|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他的第一站就到泰山看日出;喜歡那句“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于是,他又和運雞運鴨的老太太們坐著同一條破船,到寒山寺聽鐘聲。

      高中畢業(yè)時,趙珩因為是家中獨子,留在北京當工人。機會難得,旁人艷羨,但他去那個分配單位——雞毛制撣廠轉(zhuǎn)了一圈,決定還是奔赴“廣闊天地”。1969年,他遠戍內(nèi)蒙古,在兵團,做著“上士”,掌管給養(yǎng)錢糧。

      在《老饕續(xù)筆》中,趙珩寫過一段在北疆大漠過中秋的軼事。彼時,他騎著馬到另一個兵團辦事兒,結(jié)束已是傍晚,就著冷菜啃饅頭時,猛然看見墻上的日歷,才想起那天是中秋,趕緊到小賣部買了半斤白糖,塞進掰開的饅頭里,捏成兩個大月餅。皓月當空,萬籟俱寂,他背靠一座大沙丘坐下,取出兩個白糖餡兒的“饅頭月餅”,在大漠星空下細嚼慢咽。

      1971年,趙珩回京,在家賦閑讀書。他在最便宜的竹簡齋本二十四史的《漢書》本子上,用紅筆標點正文和注釋;通讀了《史記》,還用毛筆抄錄了全文。

      1974年趙珩被分配到醫(yī)院工作, 10年后又到了出版社,一干就是20多年。

      趙珩說自己一輩子只干過兩件事,做了10年不務正業(yè)的大夫,干了25年的編輯,“沒什么本事,一直逍遙著過來,順順當當,無風無浪”。唐太宗說“天下英雄盡入吾彀矣”,他卻給書房取名“彀外”,既非“英雄”,也不入羅網(wǎng),自有一方天地。

      趙珩的“彀外書屋”,書桌上擺著文房用具。(本刊記者候欣穎/攝)

      東四二條的十年

      對趙珩來說,人生的第一個“自由世界”是東四二條的一所小院。那是一個狹長的院子,房子不多,但滿院花木蔥蘢。最近,他的一批書法小品在臺北展出,其中一首小詩,是他十四五歲時所作:“閑庭小院晚欲晴,一樹梨花寂無聲。唯恐夜來多風雨,明朝窗下滿落英?!睂懙恼窃褐芯爸?。

      1955年至1965年,趙珩就在這里度過了10年少年時光。上學讀書時,他從來不大用功,數(shù)理化尤其一塌糊涂,“不知三角為何物”,倒是在文史方面打下了扎實的“童子功”,《論語》和《古文觀止》基本可以通背,還看了不少明清筆記和外國小說。

      “我就過著一種‘無政府狀態(tài)的自由生活。”到王府井八面糟路西的外文書店聽一下午唱片,或是去吉祥戲院聽一晚上馬連良、譚富英的戲;到首都劇場看看人藝排演的新話劇,或是到東安門大街路南的中國集郵公司看看郵票, “總之在那個時代,‘大洋古‘封資修,我算都占全了。” 趙珩幸福地回憶著。

      那時,東四二條的來客不少,且五行八作,形形色色:

      有祖母的朋友?!八菛|城區(qū)政協(xié)的聯(lián)系人,來往的有不少遺老遺少、名門世家”。有一次政協(xié)排《四郎探母》,他祖母演蕭太后,兩個國舅則由郭布羅·潤麒和邵寶元扮演。兩人一高一矮,一胖一瘦,相得益彰。“大家開玩笑,叫他們‘真假國舅,郭布羅·潤麒是婉容的胞弟、溥儀的小舅子,當之無愧的‘真國舅;而邵寶元先生是當時北京飯店的資方經(jīng)理,只是臺上的‘假國舅而已?!?/p>

      有梨園行的?!八男∶敝坏膹埦锸勤w珩祖父的義子,每年都來趙家拜年,大年三十夜里來,進門把墊子往地下一扔,磕個頭,喝口茶就走,坐上汽車再到別處去。趙家因此有了句歇后語,“張君秋拜年——待一下就走”。

      趙珩的父親趙守儼與母親王蓁,新婚時攝于東總布胡同的“幻園”室內(nèi)。這里也是趙珩的出生之地

      有古玩行的。后來有名的鑒定大家徐震伯,當年還是年輕的“小徐”,分頭梳得油光水滑,常來趙家走動。有一回,趙珩誤把花露水當成洋酒給他喝下。“他喝完眼珠兒就不轉(zhuǎn)了,扭頭往外跑。后來我才知道那是花露水,害怕他中毒死了。過了半個月他又來了,說至今打嗝兒還是花露水味兒呢?!?/p>

      也有沉寂落寞的學人們。1957年反右后,每到春末和初夏,化學家袁翰青、北大西語系教授楊善荃,還有早年的“新月派”詩人、考古學家陳夢家,總會來家中串門,在院中的凌霄花下喝茶聊天,坐到很晚才散去。趙珩至今記得清晰,陳夢家如何一張張認真點評他畫的小人兒,領著他去“灶溫”吃小碗干炸,到劇場看川劇、豫劇,給他講自己名字的來歷:“我母親生我之前夢到一頭豬,但我總不能叫‘夢豬吧,所以就在豬(豕)上面加了一個寶蓋……”

      回憶起往事,趙珩如同放電影一般,每一個細節(jié)都鮮活飽滿。他說自己是形象思維的人,“腦子里有一個膠片庫,平時封存著,提及一段往事,就能從膠片庫中提取出來,放在攝影機上,不管是8毫米、16毫米,放出來就是原來的景象。”

      北京的“香榭麗舍”

      趙珩的文章,寫的多是這些“記憶膠片庫”里的故人故事、舊時風物。2001年,他的第一本書《老饕漫筆》出版,從吉士林的清湯小包、俄國老太太的西餐、長美軒的藤蘿餅、來今雨軒的冬菜包子,到揚州的火腿干絲、杭州的莼羹鱸鲙、西安的稠酒泡饃、塔爾寺的酸奶;從遺老畫家溥佐自制的辣醬油、京劇名旦華慧麟做的蝦油雞、古建大師陳從周家的常州餅,到自家4位廚師的拿手好菜,寫的雖是舌尖上的日常生活,卻能由此洞見一個時代的起承轉(zhuǎn)合。

      這本《老饕漫筆》,王世襄題簽,朱家溍作序。兩位老先生比趙珩年長30多歲,卻與其成為“忘年交”。朱家溍精通書畫、碑帖鑒賞,也擅丹青、通音律;王世襄擅長木器、漆器等雜項之學,養(yǎng)鴿子、蓄秋蟲、架大鷹、馴獾狗樣樣精到。他們都是博通的“雜家”,在“玩”和“趣”中常懷素心,于“小道”之中得“大道之學”。

      趙珩對于各種雜項學問的偏愛,頗有先生們的余韻。從筆墨紙硯、香爐文玩這些文房器具,到走馬燈、八音盒、木偶、毛猴兒這些市井物件,從宅門里的遺老遺少、文人學者,到走街串巷叫賣粽子的小販、耍傀儡戲的藝人、撿爛紙的拾荒者,都在他的筆下,活色生香。

      龐雜瑣碎的社會生活史,往往映現(xiàn)著一個時代最清晰的輪廓,北宋的《東京夢華錄》、南宋的《武林舊事》、明代的《陶庵夢憶》、清代的《閑情偶寄》,都是如此。2016年,趙珩出版了《百年舊痕》,以口述的形式講述北京百年變遷間的種種地理景觀、衣食住行、文化娛樂、禮俗風尚,串起一部豐厚的“舊京夢華錄”。

      在趙珩看來,北京是個多元的城市,有宮廷文化、士大夫文化,也有市井文化,不能以“京味兒”一統(tǒng)天下。他最難忘的城市地圖,不是前門、大柵欄這些耳熟能詳?shù)牡胤剑悄切┋B印著個人記憶的空間:

      臺基廠的懋隆洋行,趙珩曾跟著祖母去那里挑選八音盒。洋行里滿坑滿谷的商品,不是琉璃廠古玩店的風格,而是西洋瓷器、掛毯、磨料工藝品,銅雕、石雕、銀器,還有外國人喜歡的三彩。

      北京的“香榭麗舍”王府井,趙珩的小學就在附近,“對這一帶再熟悉不過了”。歐美最新樣式的西裝,上海最新流行的旗袍在王府井大街上都能看到,自己最講究的新衣服,也要穿到王府井去展示,“你看別人,別人看你,就像現(xiàn)在的太古里,是北京最時尚的街區(qū)”。

      舊東安市場,趙珩至今對那里的店鋪如數(shù)家珍。那時,每次去吉祥戲院聽戲,他總要經(jīng)過東來順,先看看切羊肉片,再聞聞奶油炸糕的香味兒,然后心滿意足地在戲院里泡一晚上。

      還有東單菜市場,從蔬菜肉食到食品罐頭一應俱全。他印象最深的是賣鮮奶油的,“弄一個小紙碗,里面擱上鮮草莓,草莓上澆一勺濃濃的攪拌出來的cream(奶油)”。還有賣俄國炸包子的,“里面的餡有洋白菜、雞蛋、牛肉末、洋蔥,外面是發(fā)面的,整個兒炸了,香得不得了”。

      2004年,郁風(左一)、沈峻(左二)、黃苗子(右二)、丁聰(右一)在趙珩(中)家吃飯

      喝口香茶、啖塊“衛(wèi)青兒”蘿卜

      這些熟悉的空間,如今已杳然無存。2005年,趙珩在巴黎住了一個多月。有一次,他來到著名的莎士比亞書店,這是個兩層小樓,搖搖欲墜,海明威、菲茨杰拉德等曾在這里爬上爬下?!霸谀抢锖纫槐Х?,看著塞納河上的落日,那種感覺,在今天北京的任何一個地方,是找不到的。”

      保德县| 友谊县| 响水县| 明水县| 固原市| 都兰县| 陇川县| 宁南县| 西乌珠穆沁旗| 贡嘎县| 安溪县| 龙江县| 富顺县| 姜堰市| 福建省| 子洲县| 满洲里市| 眉山市| 封开县| 额敏县| 凉山| 大庆市| 新竹县| 锡林浩特市| 温州市| 长武县| 普安县| 睢宁县| 潼关县| 印江| 区。| 绍兴县| 高雄县| 托克逊县| 甘泉县| 高尔夫| 牟定县| 泰安市| 西林县| 岳西县| 达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