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小學國學教育之我見

      2018-11-14 11:01:42顧景榮
      湖北教育·綜合資訊 2018年8期
      關鍵詞:天問國學教育

      顧景榮

      二三十年前,中國大陸刮起“國學熱”。至今,這股熱方興未艾,長盛不衰,且漸有覆蓋、彌漫、爭鋒之勢。

      問者謂何?其實道理很簡單:傳承中華文明,弘揚中華文化,促進中華進步,需要國學;涵脈文化底蘊,提升文化品位,養(yǎng)成健康人格,需要國學;凝集民族智慧,增強民族團結,重建價值體系,尤其需要國學。一句話,國學乃中華民族文明之根、文化之魂、文脈之系,也是每一個中國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炎黃子孫的文化胎記和標識。

      有鑒于此,要不要在中小學開展國學教育根本就不是個問題,而如何開展、開展得怎樣、能夠達成什么,才是值得研討的地方。

      作為一名在基礎教育階段默默執(zhí)著堅守了十余年的國學教育工作者,我有如下的見解和體會。

      其一,無論哪所學?;蚰闹F隊,必須對國學教育有盡可能高的認知和趨同,并在此基礎上拿出既有理論高度又具操作性的工作方案,然后一以貫之地開展下去。以湖北宜昌天問教育集團為例,2010年至2014年,天問先后制訂了“天問教育集團國學教育實施方案”“宜昌天問學校初中部首屆國學特色班實施方案”“天問國際學校首屆書院班教育方案”和“天問國學建設與發(fā)展策劃建議案”等四個方案,指導集團各校區(qū)實施全方位的國學教育。

      其二,凡事皆需人做,所以師資落實是基本。十余年前,基本上是我一個人在做國學:先是將整部《論語》搬進課堂,再是自選自編經(jīng)典章句和段落,組織人手編撰“天問詩教讀本”,后來把學生帶出去進行國學考察,涵蓋荊州、岳陽、武漢、長沙、西安、洛陽、開封、曲阜、泰山、濟南、北京、南京、蘇州、杭州等數(shù)十座名城勝地,而且事前有培訓、過程有跟蹤、歸來有展示?,F(xiàn)在,在多方影響和感召下,先后有十多位教師(主要是語文教師)參與進來,組建了國學教研組,成立了國學工作室,建造了國學沙龍,上百個班級落實了國學師資,此項工作業(yè)已納入校方的工資待遇體系,且初步建立了評價、考核、兌現(xiàn)、激勵綜合機制。

      其三,選擇和確定教材,是開展國學教育的前提。自編“經(jīng)典章句”“詩教讀本”,撰寫系列講座“中華民族驕傲的100個理由”,將這些作為校本教材。根據(jù)不同年級和層次,按照由淺入深自成系列的原則,選取不同的現(xiàn)成經(jīng)典教材。如將小學國學教育分為三個階段(即每兩個年級為一階段),基本教學內(nèi)容為《三字經(jīng)》《百家姓》《千家詩》《弟子規(guī)》《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國古代寓言故事》《顏氏家訓》等;將初中國學教育也分為三個階段(即每一年級為一階段),基本教學內(nèi)容為《大學》《論語》《孟子》《中庸》《老子》《孫子兵法》《世說新語》《曾國藩家書》等。合理、合適、合規(guī)選定教材后,教師授課有數(shù),學生學習有依,國學教育就能順暢持久地推進下去了。

      其四,時間、陣地及相應措施的保證,是實施國學教育的必要條件。國學必須進課表,且一周最少一節(jié)、最好兩節(jié),另確定一個早自習、兩次課間操為國學誦習時段,教學上可采取小班級輔導和大課堂講座相結合的方式。我所在學校的初中部,逐步形成了“晨誦、午習、晚觀”的“套路”,即間天晨讀經(jīng)典十五分鐘、間天中午習字十五分鐘、間天晚餐后觀看“百家講壇”三十分鐘,這樣保證了學生每兩天一個小時、每周三個小時與國學親密接觸。每學期組織一次“國學文化節(jié)”,全員參與,并要求、督促“國學班”“書院班”每學期演繹一出國學好戲,每學年推出一部“國學作品集”(多為小論文、考察記)。

      其五,在嘗試、探索基礎上,向模塊化、系統(tǒng)化、課程化推進,是提升國學教育品質的重要途徑。我們按照經(jīng)典誦讀、國學普識、專題論壇、實踐考察等四個基本系列展開國學教育。經(jīng)典誦讀自不待論,缺了這一塊就不能稱其為國學教育,而僅僅限于這一塊又不免單調(diào)乏味,而且難以保證其效果,故而必須有其他內(nèi)容的補充。我以半生閱讀之積累,傾力撰寫《中華民族驕傲的100個理由》,不自量力地希圖將五千年文明精華“一網(wǎng)打盡”,也算是一種普識教育的努力吧。至于專題論壇,則可催生聚焦效應,產(chǎn)生“中心開花”的影響,比如“書法欣賞”“戲曲欣賞”“《紅樓夢》解讀”“《史記》集萃”等等,只要準備充分、運作得當,無不成為階段性熱點。最后是綜合性考察。全班甚至全年級學生集體外出考察,短則三天長則一周,我們堅持了十余年。起初以觀、賞、聽、記為主,失于粗放;后來越做越精細,從行前集訓、文本研讀、資料收集、現(xiàn)場講授、游學日志到交流分享、成果展示、作品結集等,幾乎成了一條龍“套餐”,產(chǎn)生了很大的社會反響,也成了本校一項叫得響的項目!現(xiàn)在,我們正依據(jù)中國七大文化區(qū)制定翔實完備的游學課程,充分注入國學元素,致力于學科內(nèi)容的整合,使之在科學化、規(guī)范化、縱深化發(fā)展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其六,教育方式方法的恰當運用,是國學教育成敗的一大關鍵。在國學教育實踐中,我們提煉出六字“方針”:少講多讀精議。即以誦習為主,繼之以討論,輔之以精講,發(fā)之以心得。具體來說,小學階段貴在接觸和識記,輔之以情感滲透;初中階段重在誦讀和積累,可不求甚解;高中階段在進一步擴寬和加深的基礎上,展開思辨和討論,可進行一定程度的專題研討。我們要求學生背誦一定量的經(jīng)典名句、段落、典故,但決不硬性檢查“過關”,而是給他們相當靈活的選擇空間,以充分保護其積極性。每學期進行一次全校性分年級的國學檢測,以開卷、抽題答辯、自選小論文等方式為主,不增加學生業(yè)已沉重的學業(yè)負擔,又使之盡可能多地掌握國學精髓。必要的基礎性積累則通過趣味接龍、有獎競賽等富于人性化的運作加以鞏固。很顯然,沒有廣大學生熱情參與而徒有其表只重形式的“國學教育”,是沒有生命力的,也是斷難長期堅持的。

      其七,將國學教育當作系統(tǒng)工程、文化戰(zhàn)略來謀劃、力推,是無限放大國學教育效果的最佳手段。老祖宗的學問博大精深、包羅萬象:經(jīng)史子集,棋琴書畫……但有一條“紅線”貫穿始終,那就是:做人第一,立德為先。也就是說,國學文化是學校德育工作極端重要的資源和極其豐富的內(nèi)涵;換言之,多方位、多形式、多層次引入和融合國學文化,是打造切實有效的中國德育體系的不二法門!系統(tǒng)學習、研究、提煉、運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和諧相生、厚德載物、自強不息、一日三省、切問近思、克己奉公、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等精神財富,致力于古代思想與當代教育的“嫁接”,方能真正建樹和創(chuàng)新中國的思想品德教育!

      其八,預設、追求和落實國學教育多方面的目標和效果,是促使國學教育四面開花,興盛不衰的堅強支撐。我們在設立首屆國學特色班時,提出了三項定性指標:一是行為規(guī)范上,人人爭做君子淑女,杜絕嚴重違紀現(xiàn)象,使之成為全校的模范班;二是學科成績上,無一人有嚴重厭學乃至逃學現(xiàn)象,各項指數(shù)居同年級平行班前列;三是全班學生身心協(xié)調(diào)發(fā)展,學習輕松而扎實,才藝突出而多樣,生活充實而快樂,具有強大的活力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潛力。及至設立“升級版”書院班時,從定量上又提出如下目標:該類型班級學生每年保證比同齡人多讀書20本,多參加社會實踐10次,多積累詩詞30首、格言警句100條,多了解中外典故50則,多發(fā)展才藝一至三門,品行合格率達到100%,學業(yè)優(yōu)良率達到95%……兩三年過去了,事實怎么樣呢?應該說:基本實現(xiàn),略有折扣。但學生們普遍表現(xiàn)出來的陽光心態(tài)、自信人格以及儒雅氣質,著實令我們平生信心;而一批學生齊背《大學》、全班學生接龍誦《論語》、不止一個學生一字不落地背誦《離騷》《天問》……這林林總總、不勝枚舉的喜人景象,讓我們心中產(chǎn)生了無比真切的成就感,并支撐我們以及越來越多的人在國學教育之路上健步前行!

      前程正未有窮期。我和我的團隊雖然在國學教育之路上跋涉了十多年,個中艱辛也品嘗不少,但離“塑國家之魂、固民族之本、興教育之風、遂世界之愿”的宏愿還相距甚遠。但我們愿以執(zhí)著的信念、充沛的熱情、誠實的勞動和不懈的努力,與普天之下無數(shù)的同道、同好、同仁一起咬定青山,窮根究理,與時俱進,不斷超越,讓國學教育的春天永駐于神州大地!

      (作者系宜昌天問教育集團監(jiān)事會主席,天問書院名譽院長)

      責任編輯/王娜娜

      猜你喜歡
      天問國學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華人時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題解教育『三問』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垂”改成“掉”,好不好?
      “天問一號”登陸火星“前傳”
      軍事文摘(2021年16期)2021-11-05 08:49:20
      “天問一號”的絕招
      新民周刊(2020年28期)2020-08-06 14:50:32
      《讀屈原〈天問〉之一》
      中華詩詞(2019年6期)2019-11-25 01:46:02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屈原詩·天問
      文藝論壇(2017年6期)2017-04-24 07:04:38
      泰州市| 镇坪县| 东台市| 东光县| 通化市| 延长县| 酒泉市| 赤城县| 明星| 东明县| 乌兰浩特市| 库尔勒市| 庆云县| 高州市| 遵义市| 沽源县| 临夏市| 方城县| 潜江市| 毕节市| 新营市| 铅山县| 乌兰察布市| 海伦市| 夏津县| 金华市| 德州市| 吴江市| 广丰县| 郓城县| 吴堡县| 怀仁县| 岚皋县| 梨树县| 前郭尔| 山丹县| 皮山县| 琼中| 青阳县| 密山市| 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