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童
那年,我離開了9歲的病榻,從此自以為比別人更懂得健康的意義,也不再敢輕易夸耀幸福。
那天,父親推著自行車,我坐在自行車后座上,母親在后面默默扶著我。我知道我生病了,我似乎有理由向父母要點什么,于是在一家糖果鋪里,父親為我買了一只做成蜜橘形狀的軟糖。橘子做得很逼真,更逼真的是嵌在上方的兩片綠葉,我記得那是我生病后得到的第一件禮物。生病是好玩的,生了病可以吃到以前吃不到的食物,可以受到家人更多的呵護,可以自豪地向鄰居小伙伴宣布:我生病了,明天我不上學!但這只是最初的感覺,很快生病造成的痛苦因素擠走了所有的幸福。
生病后端到床前的并非是美食。醫(yī)生對我說:“你這病忌鹽,不能吃鹽,千萬別偷吃?!逼鸪?,我也確實漠視了自己對鹽的需要。母親從藥店買回一種似鹽非鹽的東西放在我的菜里,有點咸味,但咸得古怪;還有一種醬油,是紅的,但紅也紅得古怪。我開始與這些特殊的食物打交道,沒幾天就對它們產生了恐懼之心。生了病并非就是睡覺和自由。休學半年的建議是醫(yī)生提出來的,我記得當時心花怒放的心情,唯恐父母對此提出異議。于是后來,我便有了那段大喝草藥汁、燉破3個藥鍋的慘痛記憶。9歲的病榻前,時光變得異常滯重冗長,我恨煤爐上那只飄著苦腥味的藥鍋,也恨身子底下“咯吱咯吱”亂響的藤條躺椅。生病的感覺就這樣一天比一天壞。
有一天,班上的幾個同學相約著一起來我家探病,我看見他們活蹦亂跳的模樣心里竟然是一種近似嫉妒的酸楚。我把他們晾在一邊,跑進內室把門插上。面對他們,我突然嘗到了無以言表的痛苦。我這才真正意識到我是多么想念我的學校,我真正明白了生病是件很不好玩的事情。病榻上輾轉數(shù)月,我后來獨自在家熬藥喝藥,凡事嚴守醫(yī)囑。鄰居和親戚們都說,這孩子乖。我想,他們都不明白我的想法,我的想法其實歸納起來只有兩條:一是怕死,二是想返回學校和不生病的同學在一起。這是我的全部的精神支柱。
半年后,我病愈回到學校。我在操場上跳繩,不知疲倦地跳,我想通過這種方式告訴大家,我的病已經(jīng)好了,現(xiàn)在我又跟你們一模一樣了。我離開了9歲的病榻,從此自以為比別人更懂得健康的意義,也從來不敢輕易夸耀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