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中瓊
重慶市南川區(qū)木涼中心校
音樂教學是小學階段的教學任務之一,它不僅肩負了教給小學生必要的音樂知識、提高他們的音樂素養(yǎng)這樣的責任,還需要豐富學生的生活,讓他們通過音樂得到放松,感到愉悅,進而做到勞逸結合,更加有效的學習。音樂這門學科與一般的學科不太相同,它沒有那么的復雜,需要學生去背誦的知識點,也不太抽象和難以理解,它更多的是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讓學生通過音樂學習來抒發(fā)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達到情感上的共鳴。小學生通過對旋律、歌詞的欣賞能夠獲得不一樣的知識,陶冶情操,體會到更多不一樣的情感。最重要的是,小學音樂的教學可以讓學生從中學習到語數(shù)外等學科教不了的知識,讓學生能夠成為情感細膩的人,樹立起以人為本的思想價值觀念。所以,在新課程背景下,小學音樂教師要多采用以人為本的理念來進行音樂教學,采取新的教學途徑來改變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更加有效的進行小學音樂的教學。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小學音樂的教學理念也與以往大不相同,教師和學生對精神層次的追求都更加深入,所以以人為本的小學音樂教學理念得到了發(fā)展,體現(xiàn)出了新課程背景下新型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目標。所謂“以人為本”就是小學音樂教師要秉持著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將小學生在音樂課堂上的參與度大大提高,讓他們能夠積極主動的進行音樂學習,教師要給予他們足夠的尊重,讓他們能自由發(fā)揮,成為課堂上的主人。在新課程背景下,以人為本理念的小學音樂教學新途徑已經是每個教師所必備的,音樂教師要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來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質,讓他們能夠在保持自身個性的同時成為一名思想道德品質俱佳的學生,為日后更深層次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一,小學音樂教師要始終在教學中滲透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合理設計自己的教學方案,讓小學生成為課堂上的主人。在以人為本的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下,小學音樂教學的課堂會發(fā)生質的變化,教師不再是課堂上的主宰者,學生也不會再被動的接受知識的灌輸,反而會變成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音樂課堂的學習,成為課堂的主體。當小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到音樂課堂的學習中時,自然就會對音樂學習感興趣,這會是完全不一樣的教學效果。當學生自己參與到課堂中時,會發(fā)現(xiàn)音樂學習的魅力所在,感受與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下截然不同,進而也就會更加熱愛音樂學習。例如,小學音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自己進行演唱、賞析或是其他生動活潑的活動來讓學生積極參與到音樂學習中,這樣能夠直接的讓學生接觸到最純粹的音樂學習,感受到學習音樂的樂趣,學生便可真正成為自己學習上的主人,體會不一樣的音樂學習。這也就是所謂的以人為本的音樂教學理念,教師要將之徹頭徹尾的貫徹于自己的教學中去。
第二,小學音樂教師要將自己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體現(xiàn)在自己的教學方式中,以此來激發(fā)出小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手段單一,教學課堂也非常乏味和沉悶,這樣的教學方式限制了小學生的想象力,讓他們對音樂學習失去興趣,自然效果也就不好。但如今,現(xiàn)代教育技術發(fā)展完善,各種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源源不斷的出現(xiàn),帶給了小學音樂教學課堂新的生機,讓小學音樂教師的教學能夠更加順利和有效。
例如,多媒體技術如今已經非常成熟,很多教師都將其應用到自己的教學課堂上去,能夠讓學生通過聽音頻、看視頻、動畫,觀看PPT等方式來學習小學音樂。從視覺、聽覺、觸覺等多感官來接受音樂學習,不僅能讓學生對音樂學習產生莫大的興趣,更能夠全方面的培養(yǎng)起他們的音樂綜合素養(yǎng),讓小學生理解到音樂學習的內涵而不是停留在表面,將其當做一種簡單的放松、娛樂?,F(xiàn)代教育技術的引入就是以人為本教育模式的體現(xiàn),它充分的讓小學生自己去體會音樂作品中的情感和魅力,用自己的思維去理解和思考,音樂教師只是起到一個輔助和引導的作用,在學生出現(xiàn)問題和困難時給予他們及時的幫助,大大提高了小學生參與學習的程度,讓小學音樂的課堂成為學生的地盤。
第三,小學音樂教師要進行長期的教學理念滲透,潛移默化學生的思維和意識,讓他們真正熱愛小學音樂的學習。音樂學習是學生小學階段最有益于身心健康培養(yǎng)的學科,它能夠在培養(yǎng)起學生審美能力的同時,讓他們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鍛煉他們的意志,讓他們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伴著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升身心健康的成長。所以,小學音樂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始終注重對學生滲透小學音樂新的教學理念,讓他們將培養(yǎng)自己的音樂素養(yǎng)以及綜合能力當做是每天都要完成的事情,當做是需要他們自己積極主動完成的事情。例如,小學音樂教師在進行日常的音樂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自己對音樂作品進行賞析和討論,每節(jié)課都如此,逐漸就能培養(yǎng)起學生良好的音樂學習習慣。這樣以后小學生在遇到問題時,也會先自己想辦法解決,自己去動腦思考,而不是一遇到困難就放棄,去尋求別人的幫助。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需要長時間的培養(yǎng)才能逐漸形成的,那么音樂教學的教學理念和思想也是如此,只有小學音樂教師進行長期的實踐滲透,才能潛移默化小學生的思維和意識,讓他們真正的接受以人為本的音樂教學理念,接受新的教學途徑,這是一個漫長、需要教師和學生都堅持才能達到的目標。
綜上所述,音樂作為小學階段的一門學科,它更是一種藝術,需要學生去不斷發(fā)掘和理解。小學音樂的學習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讓他們建立起全面的綜合素質,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與此同時讓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提高,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進行學習,這樣才能讓小學生身心健康的學習下去。所以,小學生在音樂教學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更是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必不可少的教學模式,小學音樂教師要將它不斷滲透于自己的教學課堂中,讓學生真正從心底里接受“以人為本”的創(chuàng)新型教學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