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宇瀚
我的家鄉(xiāng)坐落西南腹地,騎車半小時就可貫穿全城,直至考上大學前,我始終守望著這塊彈丸之地。尷尬的困境給了我一份固有的局限與保守,只知埋頭拉車,不知抬頭看路,以至于在剛剛?cè)ネ髮W報到時,不僅為花團錦簇的新景象久久心緒難平,甚至蜷在高低床上捏著嶄新的飯卡,連去食堂吃飯的膽量都沒有。
性格溫和,經(jīng)歷單薄,來自小地方的普通家庭,用十年寒窗換一張大學入場券,對于一所不好不壞的省屬重點大學來講,這幾乎是新生的群像素描,因此大學里的第一場法理學期中考試,有別于初高中考試的靈活題型,讓我們所有人都兵敗如山倒。
全班唯一考上了90分的,是女生游子。
這是一個讓所有人大跌眼鏡的結(jié)果。論實力,入學成績高于游子的大有人在;論智商,平時嘰嘰喳喳的游子并不拔得頭籌;論努力程度,很多個其他人埋首圖書館刷題的周末,游子都穿著她的兔兔睡衣宅在寢室中追劇……直到,我在游子電腦中看到好幾個G的法律講堂視頻時,才明白了她扎實功底的由來。
我們專業(yè)課老師曾講過一句讓人印象深刻的話:希望通過我的課堂,你們可以掙一種活法。這話乍聽頗為俗氣,少了幾分格物致知的精神,但細細思量道理卻不糙。大多數(shù)的我們念一所大學,除了開闊眼界以外,不就是期望能掌握一門可以吃飯的本領(lǐng)嗎?
學來再多理論,終歸會落腳到一個“做”字上,中學時代單純的埋頭苦讀業(yè)已收效甚微,盡可能多地開拓學習方式,才能讓學習效果成倍增長。
在其他人埋頭背書練題的時間里,游子當然也有過背書練題,但擠出的其他時間,被她花到了聽法律講座、研究法律案例、參加模擬法庭辯論等事情上。
她把自己忙得像一位律師,為以后成為真正的律師大刀闊斧做著準備。
放眼全校,理工文管,瑰麗四射,卻又有著學科上的一脈相承。去采訪,去實驗,去參與談判,去搭建模型,去折騰看似不相關(guān)的事情,才能盡快滲透進一個專業(yè)的精髓。
像一位坐鎮(zhèn)幕后的將軍,不僅自身功力爐火純青,還會調(diào)度千軍萬馬拱衛(wèi)自己,形成牢不可破的陣形。
大一軍訓剛剛結(jié)束,“百團大戰(zhàn)”隨之打響,以學生會、記者團等為代表的學生社團,高調(diào)降臨我們的視線,“你加入了哪個部門”代替“吃飯沒”成為大家碰面時的高頻問候語,而在兩年以后,當我以學生會副主席的身份,對臺上又一批想加入學生會的小萌新們進行面試時,回首來時路,不勝唏噓。
我能看出他們的好奇、惶恐,以及那種蓬勃向上的生命張力,也能推測出他們接下來的學生會之旅,必然會在自豪、勞累、辛酸、懷疑、快樂等多種情緒中來回翻滾,中途放棄的人帶走遺憾,堅持下去的人靜候花開。
誠然,關(guān)于學生組織官僚化、雞肋化的言論早已鋪天蓋地,也不斷有剛剛加入學生組織的新人,在整理文件、接聽電話等瑣碎事務(wù)中陷入懷疑,但從我所接觸的人群來看,在大學某個平臺上鍛煉過的人,終究還是不一樣的。
在這里,你的交際圈不再局限于本專業(yè),可以相逢更多有趣的靈魂;你有機會見證一臺晚會從孕育到落地的全過程;在真正被社會熔爐煎炒煮炸之前,你可以大膽試錯并自我修正。
我在加入學生會宣傳部的第二年,有幸碰上團刊的創(chuàng)立。兩個月時間,我們自己邀請模特拍攝封面,去印刷廠與老板討論成本控制,向廣告公司學習版式設(shè)計,將從無到有的全過程步步走完,終于在欣慰中等來首本團刊滾燙出爐。也是這個過程,使我對制作一本刊物的基礎(chǔ)知識有了大概了解。
我想,未來職場上,如果老板委我已創(chuàng)辦一本全新內(nèi)刊的重任,我可以毫無畏懼地接下,哪怕未來沒有從事相關(guān)行業(yè),至少,我會擁有一片馳騁的草原。
最近,一份恒大集團任命任澤平為首席經(jīng)濟官的紅頭文件躥紅網(wǎng)絡(luò),其中,任澤平的百萬月薪引得無數(shù)人羨慕。
大學時,我做過最英雄豪氣的夢想,就是穿上精致西裝,坐在落地窗前用一口流利英語分析資金流向,一點點開拓屬于自己的商業(yè)版圖。想想就是一件讓人熱血沸騰的事情。
大一臨近冬天的時候,趁著專業(yè)課還不是太多,我從批發(fā)市場呼哧呼哧扛回一麻袋棉拖鞋,在學校門口繁華的夜市上風雨無阻地擺起了地攤。然而這場初涉商界的牛刀小試,以失敗告終。同一條街上的其他鞋店,進貨價比我低廉許多,無論是賣價還是售后,都是我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
冬季快要結(jié)束的時候,一麻袋拖鞋還未售罄,黯然神傷中,我慢慢接受自己并沒有商業(yè)頭腦的事實。
大學里,我還接觸過很多新鮮事物,加入過羽毛球協(xié)會,學習過吉他,練習過跳舞,但皆因方方面面的原因而淺嘗輒止,直到最終降落在文學的領(lǐng)土上,將自己徹底安放。也不算是驚鴻相逢,不過是在閱讀寫作中找到了釋放情緒的出口,無心插柳柳成蔭,從此甘愿退到墻角,當一名安靜的審判者。
大學這方沃土,為每一種生活方式提供無限可能?;啠侥?,跳舞,辯論……你可以高山流水,也可以下里巴人,在不斷嘗試之后,選擇一件與學習無關(guān)的美好小事并將之堅持下去,偶爾浪費浪費時間,終會收獲精神的飽滿。
憑借寫作的習慣,我至今未曾沉淪過游戲,在大學期間攢下了上百萬字的稿件,結(jié)識了一群有趣的同行,也依靠稿費做到了經(jīng)濟獨立,每當結(jié)束一篇稿件,合上筆記本電腦時,常有利劍歸鞘的驕傲。
在大三那個雨夾雪的凜冽寒冬,我突然陷入漫長的孤獨之中,班級Q Q群已沉默許久,大伙也仿佛一夕之間就消失于人海,即便在為數(shù)不多的課程上見面,也只是互相禮貌地點點頭,然后迅速把注意力收回書本之中。
就業(yè)壓力,考研考證,輔導員日益嚴肅的表情,逐漸逼近的人生走向抉擇,成長所必經(jīng)的錯落疼痛暗喻著,從前那些因為咖啡電影、美食旅游而可隨時結(jié)伴的明亮日子,已經(jīng)一去不返。
后來,我在微博上看到過一幅圖:分岔路口上,一群人熱熱鬧鬧往左走,獨獨有一人執(zhí)意向右走。我撲哧一聲笑了,這分明就是曾經(jīng)的自己,曾逆著風勇猛前行。
那時,受專業(yè)所限,我們班上掀起一股考研熱,寢室里另外三位哥們兒更是提前屯好了考研書籍。綜合自己的興趣愛好與學習能力,我做出了一個在當時看來離經(jīng)叛道的決定:放棄考研并且跨專業(yè)就業(yè)。
清晨,在室友背單詞的聲音中,洗漱完畢的我背上電腦挎上相機,乘地鐵前往十幾公里外的報社實習。周末,室友們在考研培訓班上全力沖刺,我前往新聞系上課,為自己的第二學位新聞學累積學分。在其他人看書練題的日子里,我廣泛涉獵各類報紙與新聞客戶端,一點點積累自己的新聞素養(yǎng)。
時至今日,我如愿入職一份宣傳工作,每天坐在辦公室里寫心儀的稿件,落筆如劍?;貞洰敵豕陋毮嫘械娜兆?,若說沒有過孤獨或動搖,那肯定是假的,好在,我用堅定執(zhí)著,讓夢想在自己身上發(fā)生了一場美妙的化學反應(yīng)。
孤獨是大學里的常態(tài),也是提升自己、看清自己的最佳環(huán)境。我們各自朝著不同方向經(jīng)歷過一遍沉潛歲月,終于有了最美好的模樣,所有孤獨都會擁抱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