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利利
山西省大同市實驗中學
以前的傳統(tǒng)教學中,問題學生往往是指不專注于學習且成績差的學生,但現(xiàn)實卻并非如此,往往要復雜得多,除了成績差的學生表現(xiàn)出的問題,好多優(yōu)秀生在特定情況下也會成為問題學生。在復雜的生活環(huán)境中,許多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由于在成長過程中心靈發(fā)展受阻,甚至心靈被扭曲,思想就會出現(xiàn)偏差,從而無心專注于學習及健康成長上,最終導致學習落后,行為異常,甚至自殘。
現(xiàn)在的父母由于婚姻觀的變化,使很多的孩子承受了家庭變化的痛苦,大部分孩子無心專注學習。而且在單親家庭中成長,由于家長自己的問題都難以解決好,也不具備培養(yǎng)孩子的科學理念和方法,必然就會對孩子疏忽,造成孩子個性發(fā)展中的不健康,使很多孩子自私、孤僻、甚至還有攻擊性。表現(xiàn)在學習上,注意力不集中,不能按老師的要求完成任務,尤其在作業(yè)中,寫得偷工減料,而且潦草馬虎,對自己不負責任,但又非常黏人缺乏獨立性。和同學之間的關系也很難融洽,這種種問題都源于缺乏家庭正確的愛造成。
大部分家長把自己的夢想寄托于孩子身上,而把培養(yǎng)快樂、健康、自食其力的人的根本忘之腦后,把培養(yǎng)正確、樂觀、向上的世界觀丟之夭夭。這種不正確的教育觀,必然會導致扭曲的培養(yǎng)行為。一些錯誤的觀念比如不能輸在起跑線上,補課才能出成績等應運而生。家庭教育在這種錯誤觀念的指導下,孩子都背負了巨大的期望,和沉重的學習任務,失去了娛樂、玩耍的童年快樂。由于家庭管教細致且苛刻,在家孩子非常聽話,出門后就非常放松,不能言行一致,在學校也不能很好地遵守班級的紀律和老師的要求,學習以及行為都很放任。更有甚者,出現(xiàn)了多例中學生自殺事件,這些問題主要出在家長缺少正確的教育方法,孩子沒有得到正確的鼓勵和支持。
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件慢功夫,需要家庭、社會、學校通力合作。而許多家庭忽視了應有的家庭教育,把教育的責任推給社會和學校,為了自己省事讓孩子全寄宿。不關心孩子的生活,只在乎能否拿到高分,考上理想的高中或大學。實際上孩子心靈的成長才是最總要的,孩子的成長應該是全方位的發(fā)展,尤其是人格的健全發(fā)展,成為一個有益于社會的快樂的人。家長急功近利的心態(tài)也導致學生思想出現(xiàn)問題,做事更在乎結果,對過程關注不夠,學習心態(tài)上急于求成,在聽課、作業(yè)、復習環(huán)節(jié)上做得不到位,尤其是書寫習慣表現(xiàn)很差。字體大小不一,有的無法成行,隨意書寫不工整。其結果做人上投機取巧,學習上不夠扎實,最后必然形成問題學生。
孩子最需要的是家庭和老師付出愛心,愛這種偉大的情感足以融化任何堅冰,也可以解決一切問題。抱著這樣的念頭我研讀了大量的書籍,研究這個問題并和孩子們談心聊天,了解孩子們的心結,慢慢地走進了孩子們的世界,并有了一些真切的體會。
生活上多給一些幫助,比如孩子身體不舒服的時候老師的噓寒問暖都會讓他們心中有暖流,從而讓孩子體會到愛的感覺。當孩子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開心的事情,心情苦悶時,要能及時發(fā)現(xiàn)而且及時談談心,也可以舒緩孩子內(nèi)心的痛苦,調整好心情,重新投入學習。有時孩子們有了交往上的種種煩惱,老師也可以及時把自己的人生閱歷和他們交流,暢談人生之道,使得孩子能撥開云霧見晴天,獲得人生智慧。孩子的心情舒暢就能夠快樂的學習。當然家庭的關愛也是必不可少,單親家庭的家長要有意多陪伴孩子,及時發(fā)現(xiàn)他們情感的變化和成長的困惑,離婚不能讓孩子失去父母的陪伴和關愛。
家庭管教嚴苛的情況下,老師可以通過交流了解學生,減輕壓力,尤其是在學習上遇到困境時,給予有力的支持,不評判,不生氣,充分理解孩子的心理,以同理心接納他,和他站在一起,當他能將積攢的不良情緒釋放出來之后,再去鼓勵他面對問題,想出應對方法。當孩子們的心態(tài)轉變?yōu)榻鉀Q問題上時,就真正將他們的能量釋放了出來,不糾結于壓力,化壓力為動力,可以更好地解決問題投入學習。當然家長更要先把自己的壓力放下,孩子的壓力往往來自家長的傳導,只有家長減壓,孩子們才能解壓,家長要樹立讓孩子首先成為健康的人的理念,要學習正確的教育方法,只有家長改變了,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學生一些不良習慣的養(yǎng)成大多源于自尊感不足。成長的過程中,孩子們承受著各種“為他們好”的做法,沒有人替他們考慮這樣的做法是否真的有意義。包括寫大量的作業(yè),甚至擠掉玩耍的時間,只是要求完成任務,而沒有充分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當學生麻木地應付了事、不對自己負責時,大家一起批評他。然而改變的根本是尊重他,煥發(fā)出他內(nèi)在的自尊。在這個基礎上,外力再勤加修正,不僅躬身示范,更要堅持糾正,經(jīng)過一段時間,書寫習慣就會徹底改正。這樣的好習慣可以推廣到其他事情上,學生就不會貪圖省事,馬虎了事。有了儀式感,不僅完成了學習任務,而且質量優(yōu)良。這樣的習慣可以一輩子受用。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背景下,確立先樹人后立學的理念才是真正解決問題學生的根本出路。當內(nèi)心和諧,有自信自尊的孩子越來越多時,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們的下一代將來一定是合格的社會公民,無論在什么崗位上,他們都會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成為真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