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唯珈
班主任在學生成長道路上所起的作用是由教師自己教育力度有關,有些教師可以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引導者,而有些教師則成為許多學生反抗的對象,尤其是承擔職業(yè)學院班級的班主任,這些學生可能都是高考失敗才選擇職業(yè)學院,但這并不代表他們的人生就一定是失敗的,職業(yè)學院的班主任應該承擔起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責任,培養(yǎng)學生成為對社會有用、能夠獨立承擔社會責任的技術型人才。
每個學生都是家里的寶貝,教師應當將他們視為自己的孩子、朋友一般,對每個學生心懷關愛,與學生建立良好的情感基礎,打開學生心靈的大門。講述幾個典型的案例分析教師奉獻愛心的正確做法,真實情景:學生上課沒有好好聽課,而是趴在桌子上睡覺,很多班主任遇到這種情況都是采取呵斥、責備的方式處理,而正確做法應該是先問清楚學生究竟為什么要趴在桌子上睡覺,如果學生是因為身體不舒服而趴在桌子上,此時教師應當立即放下手里的工作將其送到校醫(yī)院,弄清楚學生究竟怎么了,如果學生是因為不想聽課而趴在桌子上睡覺,教師在課上提醒其認真聽課,讓其下課后去辦公室,對其進行思想教育,這樣既能夠保留學生的尊嚴,也起到教育作用。
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一定會遇到各種意外情況,例如學生半夜生病、上課突發(fā)疾病等,此時學生沒有家長陪在身邊,老師就成為唯一可以依靠的對象,教師應當承擔起保護學生的責任,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從學習方面關心學生,學生的成績有所進步教師要給予及時的表揚,當他們的成績有所退步,幫助他們一起找到退步的原因,而不是不問任何原因就大肆批評,尤其在教育學困生時更要注重教育方法,尊重每個學生的人格和尊嚴。
有什么樣的班主任就會有什么樣的班級,如果教師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毛毛躁躁、找急忙慌的,那么學生受到影響也會形成急躁的性格,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育時要有足夠耐心。教師在教育工作中保持耐心,能夠讓學生感到被尊重和重視,從而消除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感,教師以一種接納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讓學生敢于說出自己內心真正的感受。班主任在班級管理時經(jīng)常會遇到一些明知故犯的孩子,一而再再而三犯同一個錯誤,對于這樣的學生教師不僅需要耐心的進行教育,而且還要用比平時更好的態(tài)度與其進行交流,因為有些學生就是喜歡跟老師作對,老師越生氣他就越有成就感,如果教師不對他錯誤的行為太過在意,會讓他們覺得自己的行為沒有任何意義,久而久之也就不會再做出同樣的事情;另外教師耐心教導也是為了幫助學生將精力和時間放在學習上,而不是耍小聰明與老師作對。
作為教育工作者自然明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重要性,班主任的工作是一項長期工作,教師要與各種各樣性格的學生打交道,自然是應該在了解他們的基礎上制定教育方法,針對不同個性的學生應該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針對內向的學生可以采取談心和交朋友的方式,因為這一類學生一般很少有知心朋友,針對性格活潑的學生要將其放在大環(huán)境中進行教育,通過案例引導、啟發(fā)就能夠讓他們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思。
細心是每一位班主任教師應該具備的職業(yè)素質,只有細心的觀察和了解每個學生,才能充分利用掌握的信息進行因材施教,才能讓學生感受教師對他們的關注和重視。細心是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優(yōu)點的基礎,教師要抓住每一次實踐活動的機會挖掘學生的優(yōu)點,有些學生在活動中表現(xiàn)出積極的態(tài)度、對每件事情都抱著樂觀的態(tài)度、樂于助人、總是能夠在其他學生沒有主見的時候出來掌控局面等,每個學生身上都有發(fā)光點,只要教師愿意去發(fā)掘。
班主任在班級工作管理中會出現(xiàn)大量瑣碎的小事,但在教育中卻沒有小事,每件事情的發(fā)生必然有其發(fā)生的原因,班主任的工作就是要細心的處理好這些事情,盡力讓每件事情都有一個圓滿的結局。職業(yè)學院很多學生都會因為成績差而產(chǎn)生心理自卑的不健康心理問題,此時班主任就要及時幫助他們改變想法,天才畢竟是少數(shù),大部分人都是平凡的,但只要在學校中通過認真學習掌握一門技術,就可能成為不平庸的人,用自己的技能為社會作出貢獻。當然教師可以利用各種實習活動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自信,幫助學生建立工作信心。
班主任對學生的了解是教育學生的基礎,對班級和學生的管理要建立在良好的師生關系基礎上,因此教師在教育學生過程中不要吝嗇你的愛心、對學生要有耐心、教育學生要細心,只有這樣才能既達到教育學生的目的,又做好班主任管理工作,從而提升班主任工作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