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中林
“繞城菱蓮一千頃,三秋菱歌滿街頭?!庇质橇饨巧鲜械募竟?jié),街頭不時傳來賣菱角的吆喝聲。望著那一個個水靈靈的菱角,我的耳邊似乎又聽到母親唱的那首《采紅菱》:“我們倆劃著船兒,采紅菱呀采紅菱。郎有情妹有心,就好像兩角菱,也是同日生呀!我倆一條心?!?/p>
水鄉(xiāng)人家一般都把房子建在堤壩上,門前屋后就是水面。為了方便管理,除了留出水道,都會圈出一方水面,種上菱角、蓮藕或者養(yǎng)上魚。養(yǎng)魚不能種菱和蓮。母親為了滿足我們貪吃的小嘴,總是習慣門前種菱蓮,門后養(yǎng)魚。
養(yǎng)魚的水面一年到頭沒有什么驚喜,而菱塘呢,歡喜不斷。暮春時節(jié),嫩嫩的細細的菱葉鉆出來,隨著微風向你問候——近了些,它想和你親近呢;心思才起,它卻又漂遠了,讓你空自歡喜。是它不愿意和你親近嗎?不是,它才新生,還在窺探這世間的新奇呢。開始,只有三兩朵兒,不過半月,水面漸漸就被菱葉擠滿了。菱葉初生只有紐扣大小,漸漸的,成了銅錢,成了湯圓,最后成一把小傘了。這時,它也不再只有一種姿勢——浮在水面。長勢火辣的,一層疊一層地高出水面,在風里展示著它們不一樣的風姿。葉子銅錢般厚實,色澤鮮綠,凝聚著陽光流轉(zhuǎn)的氣息。
你若有閑情,站在菱塘前,注目凝視,你就能看到菱葉潑灑出來的歡喜光暈。每次和菱葉對視,看到明亮的光,我始終以為這是菱角的呼吸,這是菱角的歡歌。一塘菱葉就像一片海,綠意翻滾;又像一堵墻,綠滿心胸;更像一群孩子仰臉歡笑,笑聲飛揚,我心蕩漾。這樣的風景,我想只有杜甫的“沉竿續(xù)縵深莫測,菱葉荷花凈如拭”才能形容吧。
盛夏時節(jié),菱角開花了。它的花素白、細碎,立在菱葉之間,不怎么惹人注意。走在塘邊不注意,你是看不到的。濃綠素白應(yīng)該對比鮮明,這對菱花卻不合適。它的花大多藏在層層疊疊的葉子之間,你不尋找就看不到它的芳蹤。當然,你若有心,還能看到塘上蜜蜂飛。再一凝神,追著蜜蜂,那嬌俏的花兒就落進了你的眼底。沒有花不是香的,這話絕對是至理,不然蜜蜂怎么會為它奔忙呢?
秋風起了,菱角也熟了。盡管你站在岸邊看不到菱角,但是你只要將菱葉翻過來就能看到。紅菱結(jié)實多,一棵一次就能摘三四個??粗秋枬M水靈的菱角,誰不歡喜呢?家鄉(xiāng)采菱用的是一米長、半米寬的橢圓形狀的腰盆。采菱的時候,母親一般會穿上雨靴,套上袖套,腰盆一頭放一個矮凳。進腰盆了,母親就坐在矮凳上。人一低頭,腰盆就翹了起來,坐人一頭的盆沿自然就貼近了水面。這樣,人只要一伸手就能抓到菱葉。左手把菱葉一翻,幾枚菱角就出了水,右手一掐,隨手往身后一扔,菱角就進了盆。兩邊的菱角收獲了,兩手把菱葉一推,慢慢劃水,腰盆就在密密的菱葉中穿行了。收獲多的時候,母親十分高興,還會唱起歌來,什么《菱角》《采菱》《采紅菱》之類,都是母親必唱的曲子。
菱角上了岸,我們一擁而上抓著菱角,就往嘴里送。菱角的殼有點兒苦,澀澀的,而果肉卻是很有味道的。嫩的水滋滋的,脆脆的,甜甜的;而老的粉粉的,糯糯的,帶著甘甜。嘗到了口欲之快,再吃的時候,就不再那么狼吞虎咽了。嫩的剝開來吃,老的用刀剁了吃。楊萬里《食菱》中說:“雞頭吾弟藕吾兄,頭角嶄然也不爭。白璧中藏煙水晦,紅裳左祖雪花明?!边@確乎也是我的歡喜。
現(xiàn)在,那幸福時光早已遺落在歲月的風里,但一看到菱角,耳邊就會響起母親唱的《采紅菱》:“我們倆劃著船兒,采紅菱呀采紅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