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則考試題,講述的當前大學生消費狀況令人震驚。題目是:如果站在教育工作者的角度,觀點是什么?認為可以進行研究的問題是什么?如果站在一位商人的角度,觀點是什么?可以進行研究的問題是什么?這就要求答題者以不同的角色來思考、回答?;斫逃ぷ髡?,可能深感憂慮;化身商人卻可能捕捉到商機。身份有異,關注有別,角色問題即由此產生。
深入想一下,思考問題、研究問題,角色是經常用到的。人在家庭、社會有不同的身份,左思右想、言談舉止當然有不同的定位。中年人在老年父母跟前是長大的孩子,與父母討論問題怎可輕易發(fā)號施令?在未成年孩子面前,父母是監(jiān)護人,對孩子的成長進步操心多多,動輒說三道四。人們的社會角色更加復雜。濮存昕是知名度很高的演員,近些年他熱心公益事業(yè),參加諸多社會活動,獲得了很多頭銜。他曾經向記者聊起自己,用不同的身份看待不同的問題。擔任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副院長、中國劇協(xié)主席等行政職務,他意識到責任重大,也有自知之明,并不陷入行政事務之中。他還是預防艾滋病宣傳員,在電視上呼吁關注艾滋病人的形象家喻戶曉。因為其良好的正面形象具有公信力,濮存昕還長期擔任一些品牌的代言人。這么多身份,考慮事情必然得有點角色意識。濮存昕曾這樣總結自己的金錢觀:積累個人財富要和創(chuàng)造社會財富一致,該掙錢時掙錢,不該得的錢分文不取,該掏錢時掏錢。掙錢和掏錢反映了不同的角色,含混不得!
每個人都集合了多種身份,研究問題常以多種身份的集合體出現(xiàn),在不同場合,針對具體問題,某種身份可能比較突出。如果思考問題和表達意見有明確的站位,側重從某種角度看問題,角色就明顯了。研究問題根本原則是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無論以何種角色研究思考,都不應違反認識論的根本規(guī)律,游離真理的標準,“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身份蘊含的責任、角色導致的看問題角度,不應該妨礙認識真理,而應有助于形成真知灼見。世間的事情復雜,正確認識往往不容易產生,從不同的角度認識、思考,再綜合起來,認識才能更全面、更深入,解決問題的方案才能更科學、更周密。
“六頂思考帽”的思維模式蜚聲當代世界,一些跨國公司將其用到企業(yè)管理,也有些個人用于獨自思考問題,被公認為是一項有效的思維工具。六種不同顏色的帽子代表不同的思維模式,也標志著人們研究問題時的角色。在研究問題時,大家可以在不同階段一起戴上不同的帽子,也可以進行角色分工,分別戴不同顏色的帽子。不同顏色的帽子主要是強化參與者的角色意識,從特定角度思考。可以真的戴上帽子,也可以只是意會,憑想象進入角色。各種顏色的帽子自有定性。白色思考帽,搜集和整理相關信息;紅色思考帽,表達對事物的直覺和看法;黑色思考帽,側重查找潛在風險,評估不可行性;黃色思考帽,掌握事情的價值、積極作用;綠色思考帽,重在創(chuàng)新,尋找新的思路和解決問題的新方法;藍色思考帽,從宏觀上把握各種因素,力求形成公正持平的結論?!傲斔伎济薄庇玫窖芯抗ぷ鞯臅h上收效明顯,與會者都戴上一種顏色思考帽,意味著大家從同一個角度看問題,然后再從另一角度看問題;或是根據(jù)角色分工,分別戴不同顏色的思考帽,從不同角度思考,便于研究的深入,避免無意義的爭執(zhí),防止片面性和疏漏,提高研究問題的效率。
獨自思考往往覺得就是“我思我想”,其實角色暗含其中。領導干部的政治身份、領導職務決定了思考問題的角度和內容。政治身份終生伴隨,領導職務也有較長的任期。角色融進人格,人們往往淡化了角色意識,這是正常的事情。然而,變換角色思考問題的情況也常遇到。譬如換位思考,站在別人的角度體味體味,揣摩揣摩,很有助益。領導干部考慮問題時,多從普通百姓的角度想一想,更有必要。商業(yè)談判中,研究自己一方對策,也常需要化身對方思謀思謀,努力做到知己知彼。思考問題時多幾個方向思考,掌握思考的規(guī)律和程序,考慮問題才能更科學、更周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