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中瑞, 王文己
骨腫瘤是源于骨骼或其他周圍組織的腫瘤,良性骨腫瘤易根治且預后良好[1-2]。良性骨腫瘤好發(fā)于肢體骨,包括股骨、肱骨、脛骨及橈骨,主要治療方法為局部刮除或切除,盡可能切除整個腫瘤病灶組織[3-4]。腫瘤切除術后易造成骨骼缺損,嚴重影響患者肢體功能和日常生活[5]。因此在根治切除術后,一般給予患者植骨重建修復術,目前常用的植骨材料主要有自體骨、異體骨、人工骨、生物活性材料,其中自體骨和異體骨臨床效果較好,但來源受限,不能滿足臨床需要,硫酸鈣和羥基磷灰石顆粒是近年來新型替代性植骨材料[6-7]。本研究分析不同植骨材料在良性骨腫瘤患者術后植骨重建的療效,旨在為良性骨腫瘤患者術后植骨重建中材料選擇提供參考。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在甘肅武威民勤縣人民醫(yī)院接受腫瘤切除術后植骨修復120例良性骨腫瘤患者為研究對象,男68例,女52例,年齡12~53(29.84±14.09)歲;腫瘤部位:股骨55例、肱骨36例、脛骨29例;腫瘤類型:孤立性骨囊腫20例、動脈瘤樣骨囊腫18例,非骨化纖維瘤19例,軟骨母細胞瘤21例,骨巨細胞瘤(一級)12例;骨纖維結構不良21例,骨樣骨瘤6例,良性纖維組織細胞瘤3例。根據(jù)植骨重建術使用植骨材料分為異體骨組、羥基磷灰石組、硫酸鈣組,每組40例。納入標準:① 所有患者CT、MRI、組織病理學檢查均符合原發(fā)良性骨腫瘤診斷;② 腫瘤病灶位于四肢;③ 接受局部刮除術或切除術治療;④ 首次接受植骨重建術;⑤ 接受異體骨、人工骨或生物活性材料植骨手術。排除標準:① 合并其他惡性腫瘤;② 合并心、肺、腎等重要臟器嚴重疾病;③ 合并創(chuàng)傷性骨折;④ 腫瘤病灶位于脊柱或中軸骨;⑤ 具有惡性或惡性骨腫瘤;⑥術后2年內腫瘤復發(fā);⑦失訪者;⑧精神失常者。3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異體骨組,羥基磷灰石組、硫酸鈣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
組別性別(男/女)年齡(歲)腫瘤位置股骨肱骨脛骨異體骨組(n=40)25/1528.21±12.88191110羥基磷灰石組(n=40)20/2029.86±13.26161410硫酸鈣組(n=40)23/1728.73±12.2520119χ2/t值1.2900.1741.035P值0.5250.8410.904
1.2 手術方法 所有患者術前經(jīng)CT及MRI影像學檢查確認腫瘤位置、大小,制定手術方案。根據(jù)腫瘤位置,行全麻或持續(xù)硬膜外麻醉。選擇合適入路,暴露腫瘤病灶范圍,徹底刮除或切除病變組織,進行瘤壁磨削,磨削后采用95%醫(yī)用乙醇滅活10 min,以0.9%氯化鈉溶液沖洗創(chuàng)面后,置入人工骨或骨替代材料,填滿缺損部位空腔并夯實,使植入骨與患者骨床緊密接觸,根據(jù)骨強度采用合適內固定方法,逐層縫合;置入引流管,術后48~72 h無引流物流出,拔除引流管。術后所有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抗感染治療5~7 d;術后定期復查。
異體骨組:采用同種異體骨;羥基磷灰石組:采用珊瑚羥基磷灰石人工骨(北京意華健科貿(mào)有限公司),顆粒孔徑2.00~4.00 mm;硫酸鈣組:采用醫(yī)用硫酸鈣人工骨(美國 Wright Medical Technology),顆粒直徑為3.00~5.00 mm。
1.3 觀察指標 觀察記錄3組患者植骨術后12個月影像學檢查結果,統(tǒng)計骨愈合速度、愈合率;術后18個月采用Enneking標準評價肢體功能:分為優(yōu)(≥23分),良(15~22分),差(<15分),優(yōu)良率=優(yōu)+良;隨訪2~5年,采用Karnofsky功能狀態(tài)評分(KPS)標準,評估患者術后生活質量;另統(tǒng)計3組患者的治療成本。
1.4 愈合判定標準 由兩位經(jīng)驗豐富的骨科醫(yī)師閱片,觀察人工骨顆粒間、人工骨與骨床融合情況及患者日?;顒颖憩F(xiàn)。愈合標準如下:① 完全愈合:植入骨顆粒已完全融合,無原結構,且與患者骨床間無縫隙,去除內固定后,正?;顒訜o疼痛;② 愈合:植入骨顆粒已完全融合,無原結構,且與患者骨床之間無縫隙,可完全負重,臨床無疼痛,可去除內固定;③ 初步愈合:植入骨顆粒原結構模糊,與骨床間逐漸愈合,可部分負重,臨床無疼痛;④ 未愈合:植入骨顆粒間原結構明顯,與骨床間縫隙明顯,未負重或負重疼痛。愈合率=(完全愈合+愈合+初步愈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表2 異體骨組、羥基磷灰石組、硫酸鈣組術后愈合情況比較[例(%)]
組別完全愈合愈合初步愈合未愈合愈合率(%)初步愈合時間(月)異體骨組(n=40)7(17.5)13(32.5)19(47.5)1(2.5)97.510.25±2.37*羥基磷灰石組(n=40)4(10.0)9(22.5)24(60.0)3(7.5)92.512.44±3.09硫酸鈣組(n=40)3(7.5)9(22.5)23(57.5)5(12.5)87.513.76±3.14χ2/t值2.88325.896P值0.237<0.001
注:*分別與羥基磷灰石組和硫酸鈣組相比,P<0.05
表3 異體骨組、羥基磷灰石組、硫酸鈣組術后肢體功能恢復情況[例(%)]
組別優(yōu)良差優(yōu)良率(%)異體骨組(n=40)17(42.5)20(50.0)3(8.0)92.5羥基磷灰石組(n=40)13(32.5)21(52.5)6(15.0)85.0硫酸鈣組(n=40)11(27.5)22(55.0)7(17.5)82.5 χ2/t值1.875 P值0.392
表4 異體骨組、羥基磷灰石組、硫酸鈣組術后KPS評分比較±s)
組別術前術后3個月術后6個月術后12個月術后18個月異體骨組(n=40)74.01±3.0976.29±3.2379.37±2.0484.17±3.4788.73±4.13羥基磷灰石組(n=40)73.65±3.1275.46±3.8977.86±2.1182.12±3.1488.59±3.89硫酸鈣組(n=40)73.86±3.0675.16±3.8977.55±2.0681.16±3.3987.60±4.09 t值0.1371.018.8498.4950.931 P值0.8720.3670.0000.0000.397
2.1 患者術后愈合情況比較 異體骨組、羥基磷灰石組、硫酸鈣組術后12個月愈合率分別為97.5%、92.5%、87.5%,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異體骨組初步愈合時間明顯短于羥基磷灰石組和硫酸鈣組(t=3.56, 5.64;P<0.05),而羥基磷灰石組和硫酸鈣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1.90,P>0.05)。見表2。
2.3 患者術后肢體功能恢復情況 術后18個月,異體骨組、羥基磷灰石組、硫酸鈣組肢體功能優(yōu)良率為92.5%、85.0%、82.5%,組間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4 術后生活質量(KPS評分)比較 3組患者術后KPS評分均明顯升高(P<0.05),異體骨組術后6個月、12個月的KPS評分均顯著高于硫酸鈣組及羥基磷灰石組(P<0.05),而在術后3個月及術后18個月時3組KPS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5 治療費用 經(jīng)統(tǒng)計,異體骨組治療費用為0.95~1.53(1.21±0.57)萬元;羥基磷灰石組治療費用為0.93~1.36(1.18±0.34)萬元;硫酸鈣組治療費用為0.84~1.17(1.03±0.34)萬元。3組治療費用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人工骨是指將無機、有機或復合材料人工合成制成一種骨類似材料,其中含有分化成骨潛能活細胞,可促進骨形成,另外含有一些可促進宿主骨與植入材料表面相互融合的活性物質,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8-9]。目前,在臨床骨缺損修復中,多種不同材質人工骨已廣泛應用,如醫(yī)用硫酸鈣人工骨顆粒,羥基磷灰石顆粒,生物活性玻璃,生物陶瓷等[10-12]。分布于股骨、肱骨、脛骨及橈骨的良性骨腫瘤,在根治性切除治療后,選擇合適植骨材料十分關鍵,需考慮骨強度、負重情況等。自體骨和同種異體骨均具有骨傳導性和誘導性,效果較好。但自體骨增加患者手術負擔,延長治療時間,而異體骨來源受限,且有感染、術后骨折等風險[13]。本研究比較了異體骨、羥基磷灰石、硫酸鈣3種植骨材料在良性骨腫瘤術后骨修復的療效。結果顯示:異體骨組、羥基磷灰石組及硫酸鈣組術后12個月愈合率分別為97.5%、92.5%、87.5%,組間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異體骨組初步愈合時間短于羥基磷灰石組和硫酸鈣組(P<0.05),硫酸鈣組和羥基磷灰石組初步愈合時間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羥基磷灰石和硫酸鈣人工骨植入愈合率相當。與謝廣淵等[14]在硫酸鈣人工骨填充良性骨腫瘤刮除術后骨缺損的愈合情況結果一致。
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18個月,異體骨組、羥基磷灰石組及硫酸鈣組患者肢體功能優(yōu)良率分別為92.5%、85.0%、82.5%,3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羥基磷灰石和硫酸鈣人工骨植入后患者術后肢體功能恢復良好。羥基磷灰石人工骨是最接近人體正常骨骼的人工材料,具有高強度支撐,適合股骨、肱骨等負重骨缺損重建[15]。方金洋等[16]發(fā)現(xiàn)醫(yī)用納米羥基磷灰石人工骨植入修復骨缺損愈合效果較好,有利于患者術后恢復。本研究中,3組患者術后KPS評分均明顯升高(P<0.05),異體骨組在6個月、12個月KPS評分高于羥基磷灰石組及硫酸鈣組(P<0.05),術后18個月3組KPS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3組患者生活質量均能顯著提高。
綜上所述,羥基磷灰石和硫酸鈣人工骨植入骨愈合率與異體骨植入相似,利于患者術后肢體功能恢復,改善患者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