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山
(河北省地礦局第四地質大隊,河北 承德 067000)
好村溝測區(qū)位于燕山山脈北麓,此區(qū)有較好的成礦地質條件和良好的找礦前景,區(qū)內第四系覆蓋較厚,給地質找礦工作帶來了困難,因此選用大功率激電做為工作方法,在測區(qū)內開展找礦工作。
勘查區(qū)位于燕山山脈北麓,區(qū)內北東高,標高1000m,南西低,標高580m,相對高差420m,屬低山區(qū),莽牛河由勘查區(qū)西南角流過,屬灤河水系。區(qū)內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夏季炎熱,最高氣溫41℃,冬季寒冷,最低氣溫-23.3℃、降雨集中在7、8、9月份,年降雨量50mm,每年12月至次年3月為冰凍期。①地層。礦區(qū)地層簡單,主要為太古界單塔子群鳳凰咀地層及沿溝谷第四系地層。②構造。礦區(qū)成礦前構造根據脈巖及石英脈產出形態(tài)判斷,多數為張扭性構造,以北東方向為主,其中Ⅲ、Ⅳ號脈控礦構造可能為壓扭性構造[1];連續(xù)性良好,走向北北西向;傾向南西,傾角35°。③巖漿巖。礦區(qū)巖漿巖發(fā)育,主要有元古代變閃長巖和斑狀二長花崗巖,元古代末—海西期輝石角閃石巖,海西期花崗閃長巖。④蝕變作用。蝕變作用主要有硅化、鉀化、黃鐵礦化,次由絹云母化、螢石化等。
電法剖面測量選用激電中梯測量,這種裝置的特點是:供電電極AB的距離取的很大,且固定不動,測量電極在其中間三分之二地段逐點測量,記錄點取在MN中點。其視電阻率表達式為:
本次工作選擇供電極距AB=500m或1000m,MN=20m~40m,觀測范圍為AB距的三分之二。當進行旁測線測量時,旁測線距主測線距離小于AB距的五分之一。供電時間采用2″供電,供電電流強度為400mA~2700mA。
本次工作激電測深裝置采用的是對稱四極裝置,這種裝置的特點是AM=NB,記錄點取在MN的中點。其表達式為。
選擇成礦地質條件最為有利的區(qū)域作為本次激電中梯測量范圍,其中好村溝礦段布設9條,剖面長度為660m,點距20m,在異常地段加密至10m;剖面方向垂直于主要地質構造,剖面長度以控制住激電異常為準。激電測深點根據剖面測量結果,選擇異常較好地段布設。
本次工作,在測區(qū)內開展了剖面性激電中梯測量和激電測深工作,用以發(fā)現電法異常區(qū)。通過野外測量結果,結合所做工作及其他參考因素,對測區(qū)內異常分析如下。
(1)巖石電性參數特征。電性參數通過小四極露頭法對普查區(qū)內七種巖性進行了測定。在表1中列出了似斑狀二長花崗巖、花崗閃長巖、長英質脈巖和硅化似斑狀二長花崗巖、礦化似斑狀二長花崗巖和礦化石英脈巖的視極化率ηs的參數,其中礦化石英脈巖ηs平均值超過4.0%,其他巖性ηs平均值都不超過2.5%。
表1 巖礦石電性參數統(tǒng)計表
(2)地電異常特征。
①激電中梯特征。好村溝電法特征主要表現為北部片麻巖地段低阻高極化,南部二長花崗巖地段高阻低極化??傮w分析,視電阻率ρs背景場在1000Ω·m,以2500Ω·m可以圈定兩條較明顯的高阻異常,因此以2500Ω·m作為電阻率異常較為合理。測區(qū)內各巖性上出現的視電阻率和視極化率異常也不同,通過中梯剖面測量可知各種巖性電性特征如下:似斑狀二長花崗巖:電性較為平穩(wěn),一般為相對低阻低極化特征,ρs一般在3000Ω·m以下,曲線變化不大。片麻巖:在測區(qū)北部見片麻巖,該地段電性呈相對低阻高極化特征,ρs一般在500~1500Ω·m以下,曲線變化不大。石英脈:石英脈的電性特征主要是高電阻率異常,ρs一般在4000~6000Ω·m,異常多呈條帶狀,曲線為單峰。
綜上所述,與成礦具有密切關系石英脈與其他巖性電性差異常較為明顯。石英脈呈低阻高極化特征。根據異常特征共圈定低阻高極化異常1個,編號MJ1。
②激電測深特征。激電測深在異常較好的311線布設3個;在308線布設3個;從308線和311線的地電斷面圖上看,其視極化率異常較為明顯,從地表至225m深均的異常反應。視極化率曲線一般呈“G”型兩層曲線特征和“H”、“K”型三層曲線特征。
(3)地電異常解釋。MJ1異常為低阻高極化異常,位于測區(qū)300線至312線的74號點至116號點,視極化率異常呈面積性展布,在90至98號部分呈條帶狀,走向約145°,沿走向長約250m,異常寬30m。視極化率ηs最大值4.67%,視電阻率ρs最小值307Ω·m,曲線多為等軸單峰;視極化率等值線圖見圖1。
圖1 好村溝礦區(qū)視極化率平面等值線圖
該異常由于地處片麻巖地段,因此視極化率背景場較高,面積性異常推斷多為片麻巖引起,但從剖面圖上看有一條視極化率異常較為明顯,相對應的視電阻率曲線可以發(fā)現正處在一條低阻帶上,該低阻帶一直延續(xù)至311線,在311線也有較弱的低阻高極化異常存在。通過311線激電測深結果可以看出,視極化率異常較為明顯,在311線近地表50米內有一明顯的極化體,在100m以下極化率又逐漸增大,相對的視電阻率為低阻。
通過本次激電中梯測量和激電測深工作,初步確定了測區(qū)內的各種巖石電性特征,并在區(qū)內圈出了一條與成礦有關的低阻高極化異常MJ1。此異常對應地表出露多金屬礦化石英脈,是成礦的有利地段。
建議在異常較好的311線相應位置進行探槽揭露和鉆孔工程,驗證引起電法異常的原因,為后期圈定評價礦體提供可靠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