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興衰,在于民心向背。改革開放40年來,民政人在為黨分憂、為民解困方面做了大量看似平凡細碎,卻體現(xiàn)了人間大愛的工作。40年來,民政工作為國家振興起到了固本強基的作用;民政人懷著菩薩之心,在扶危濟困工作中春風化雨,為民政事業(yè)打上了一枚“愛的標簽”。
2011年我從消防部隊轉業(yè)到了河北省承德市民政局工作,從身經百戰(zhàn)的火場轉到了潤物無聲的民政一線。曾經以火場就是戰(zhàn)場、災情就是命令、勇往直前就是使命為自豪的革命軍人,瞬間被投放到沒有硝煙、沒有軍營號響的社會洪流中。
18歲,我從一名青年學生,轉變?yōu)橐幻细竦能娙耍?3歲,我又從一名現(xiàn)役軍人,成為了一名民政工作者。“不同的山有不同的風景”,重要的是你有沒有一雙發(fā)現(xiàn)風景的眼睛。工作不久,我就看到了大家都習以為常的“民政事業(yè)民政人,慈善為懷菩薩心”的諸多事例,并領悟到了其中的真意。
救助:一個不分遠近、彼此都是“親戚”的工作。在承德這座世界級歷史文化名城,生活著一批特殊的“游客”,他們被稱為流浪乞討人員,遍布在大街小巷、各大景點,極大地影響了城市形象。為了進一步改善城市環(huán)境,打造城市名片,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員忠于職守,勇挑重擔。在節(jié)假日,人們舉家團聚游玩時,他們堅守在崗位上,維護著城市形象;在極端天氣,人們避暑驅寒時,他們牽掛著街頭困難群眾的安危,為他們及時送去清涼和溫暖。救助管理站原站長王學明每天奔走在救助第一線,帶頭值班、巡街,主動救助,不怕臟、不怕累,給流浪乞討人員擦過屎、接過尿、理過發(fā)、洗過澡,當然也挨過打、受過罵。王站長經常笑著說,“他們是我們家‘親戚’”“只要能讓流浪者都找到家,有個好歸宿,我們苦點累點也高興”。堅守崗位、盡職盡責,他,用行動譜寫了一曲樸實無華的奉獻之歌,用堅守為困難群眾送去了黨和政府的關懷。
兒童福利:一項用愛守護“折翼天使”的事業(yè)。社會福利院是代表國家收養(yǎng)棄嬰的福利機構,這里的孩子大多都有先天性肢體或智力殘疾。撫養(yǎng)教育這些孩子,給他們家一樣的溫暖,工作人員需要付出的辛苦和愛心是超常的、長期的,而能夠做到“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才真正是履行了一名合格民政人的使命和職責。副院長樊艷秋懷著滿腔的熱情和一顆赤誠的心,十幾年如一日,把青春年華傾注到孩子們的身上,精心管理照料這些孩子,被孩子們親切地稱為“樊媽媽”。為了更好照顧生活不能自理的腦癱孩子,她和康復師一起為他們制定康復計劃,一口一口喂孩子吃飯,一點一點擦洗弄臟的衣物;為了避免孩子因先天殘疾或家庭變故而自卑,她利用業(yè)余時間學習兒童心理健康知識,幫助他們融入正常學習生活;為了讓他們感受到家的溫暖,每逢節(jié)假日,尤其是春節(jié),她會為孩子們準備禮物,陪孩子們一起包餃子,拍全家福。她經常自豪地說:“我就是這些孩子的媽媽?!备矣趽?、甘于奉獻,她,把愛心獻給了沒有血緣關系的孤兒,為他們撐起了一把“愛的大傘”。
承德市救助管理站原站長王學明送流浪乞討人員回家
敬老:一個給孤寡老人奉上拳拳孝心的崗位。社會福利院還有一群找不到家的殘障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吃飯喝水弄臟衣服,幾天不洗就有味,照顧這些老人是馮樹嶺副院長的例行工作。洗澡搓背、喂飯洗衣,五大三粗的小伙子照顧起老人來,就像照顧親人般無微不至。他常常笑稱:“我就是他們的兒子,盡孝是應該的?!崩斡浭姑?、腳踏實地,他,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用實際行動踐行著“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理念,用真情和真心讓這些老人度過了一個愉快的晚年。
民政工作的服務對象一般都是困難群體,從事這項工作的人往往也都心地善良。有句話說得好,“在民政人眼里,看誰都像困難戶,看誰都想幫一把?!边@話不無道理。40年薪火相傳,民政人,做到了以大愛善行凝聚民心,以責任情懷致敬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