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君燕
保羅·奧斯特是美國的一名作家。有一次,他到中東地區(qū)旅游,走過一個大廣場時,看到角落里擺著一個小攤,上面堆放著一些旅游紀念品。攤位后面坐著一個小男孩,正投入地看書。
察覺到有客人來,小男孩抬起頭說:“買一個吧,只要十美分?!笨粗∧泻⒚髁恋碾p眼和身上破舊不堪的衣服,奧斯特動了惻隱之心,掏出十美元遞給小男孩:“都給你了?!?/p>
小男孩愣了一下,弄明白奧斯特的意思后,欣喜若狂地跳了起來。
兩年后,奧斯特故地重游,在大廣場的角落又見到了那個小男孩。小男孩依然在販賣旅游紀念品,但手里已經(jīng)沒了書。他的雙眼不停地逡巡,不放過每一個向游客兜售紀念品的機會。
奧斯特詢問小男孩:“為什么不看書了?”小男孩沒認出他,露出狡黠的表情:“看書有什么用?有一次,一個好心的游客一下子給了我十美元,這可是我一個月才能賺到的錢呢。從那以后,我就決定不看書了,專心賣紀念品……”奧斯特愣住了,覺得既羞愧又自責:如果沒有自己的打擾,小男孩應(yīng)該還沉浸在閱讀的樂趣中吧。
“如果你無法給別人提供切實有效的幫助,無法幫他們徹底擺脫貧窮,那么,請收起你的善心,因為你的‘幫助’很可能害了他們。有時候,不去打擾貧窮,也是一種慈悲?!眾W斯特在一本書里深有感觸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