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丹平
想快點到壺口的心情是急切的,但這里的黑夜阻擋了一切,我們從壺口收費站下了高速,只聽見黑夜里高原那黑色的呼吸。連續(xù)的行車也確實困乏了,就在壺口鎮(zhèn)上找了一間農(nóng)家樂安頓下來,簡單的吃過洋芋擦擦,收拾上床,卻怎么都睡不著,睡夢中一直聽見黃河的波濤從遠(yuǎn)方滾滾而來。
晨曦的微亮從高原的頭頂散射過來,我們立即看見一片黃色的被幔橫鋪過來,浪濤好像不大,像微風(fēng)吹皺的一池春水,從上游的山谷中跳躍而下,一浪接著一浪,后浪追著前浪,又好像一群小魚追逐戲耍。黃河看起來是母親溫柔的懷抱,是幼年時溫暖的黃色襁褓,是遮風(fēng)擋雨的黃色小棉被,又好像是平鋪著的江南絲綢,對面大概有佳人輕輕一抖,一折一折的就蕩漾過來,那是少女羞澀的雙手吧。
百米寬的黃流逐漸收束,收束,到了壺口黃色的巖石這里,陡然就掉落下去了,一團(tuán)水霧飛騰上揚,真是仙界盛開的朵朵鮮花。水流強大的力量濺起的水花,如朵朵雪蓮四下散落。水花又迸濺成千萬顆數(shù)不清的水珠,像散射的槍彈,又像顆顆晶瑩剔透的珍珠。水花迸射在河岸上,又彈落成水珠,像節(jié)日里喜慶的煙花,純潔無暇。這些水珠又和河溝里的水珠相互碰撞,如同一群調(diào)皮的孩子互相打鬧。太陽升起來了,壺口的上空出現(xiàn)了一彎七彩的虹,絢爛奪目,秒不可言。早來的人們都驚呆了,沒有人言語,都不敢發(fā)出驚呼之聲,大家趕快拿起手機(jī)抓緊拍攝這難得一見的奇景。
身旁的巖石堅韌不屈,腳下的洪流滾滾不息。濁浪洶涌,打著漩渦,撞擊著兩岸,卷起千萬朵水花。耳旁是轟隆隆的打雷聲,腳下是嘩嘩嘩的撞擊聲。巖石在顫抖,人影在晃動,巨浪在跳躍,時光在流逝。游客越來越多,兩岸排成了里三層外三層的人墻,每張透過水霧的臉上,都流露出自豪和興奮的神色。有人在喊,有人在拍,有人在跳,有人默默地對著峽谷膜拜。這轟隆轟隆的響鼓重錘聲直接擊穿了所有麻木者的心房,中華民族那些不屈者的面龐,便漸漸清晰起來。
那年,北風(fēng)嘶吼,戰(zhàn)馬嚎叫,大地在顫抖,黃河在咆哮!原野上的高粱熟了紅滿天,一群陜西愣娃別親舍家去了遠(yuǎn)方。娘子關(guān)的血刃還未擦干,忻口的焦土還粘在褲腳,中條山的樹枝倔強地伸向天空。沒有吃穿,沒有槍炮,但有的是石頭,有的是拳頭,有的是流盡血汗后的縱身一躍。巍巍中條山,關(guān)中八百余名熱血男兒,身旁流過這條滾滾的黃河,地下永埋那些不屈的靈魂。那些滿是怒火的瞳仁,那些寧死不屈的怒吼,曾經(jīng)激勵了無數(shù)青紗帳內(nèi)的英雄健兒,揮舞著大刀向敵人頭上砍去。
高原的廣袤看不到盡頭,歷史的興衰也跌宕起伏。抬眼遙望群山低凹處,有黃河之水天上來;俯瞰下游晉陜大峽谷,只見滔滔河水奔流到海不復(fù)回。咆哮的壺口,洶涌的浪濤,一瀉千里的滾滾洪流,那是我們民族永遠(yuǎn)的精神圖騰,偉大而堅強的中國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