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言
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宣部呈報的《尋烏扶貧調研報告》上,對做好調查研究工作作出重要批示,這不由得讓人想起著名的《尋烏調查》。
88年前,毛澤東同志正是在江西尋烏,深入細致地調查了當地政治、交通、商業(yè)、土地關系等情況,寫下8萬多字的《尋烏調查》,對我們黨土地革命理論的形成和黨的思想作風建設產生了深遠影響。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十分重視調查研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科學論斷,就是13年前他在浙江安吉余村調研時提出來的??倳洺珜W習《尋烏調查》“這種深入、唯實的作風”,強調“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更沒有決策權”。這啟發(fā)我們,作為領導干部,必須不斷強化調研意識,改進調研作風,提高調研水平,努力掌握好調查研究這個“看家本領”。
目標定才能方向明,方向明才能步子實。調研是為決策服務的,必須堅持目標導向,為中心工作服務。當前就是要緊緊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緊緊圍繞接續(xù)推進“兩聚一高”新實踐、加快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緊緊圍繞高質量發(fā)展走在全國前列的目標,深入調研,層層推進。
問題是時代和實踐給出的考卷。開展調查研究,必須堅持問題導向,重在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問題出在哪里,調研就要走到哪里;問題越復雜,調研越要深入細致。要志不求易、事不避難,通過調研解剖麻雀、找出癥結、得出“答案”。對于調研中發(fā)現的問題,要深挖一鍬,多轉幾轉,認真梳理分析,提出針對性的解決之道。
開展調查研究,目的是為科學決策服務、為提高領導水平服務,必須樹立求真務實的作風。調查要扎扎實實,不擺花架子、不搞走馬觀花,更不要調而不研、研而不決、決而不行。要講究方法藝術,不僅撲下身子、放下架子、邁開步子、走出院子,而且身到心至,善于和群眾打成一片。對于調查成果,不能束之高閣,要積極轉化為科學決策、推動發(fā)展的新招實招,實現調研效果的最大化。
資訊
全國黨建研究會召開六屆三次理事會
全國黨建研究會六屆三次理事會2月5日在京召開。陳希強調要發(fā)揮黨建高端智庫作用,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發(fā)展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深入開展黨建研究,推動構建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體系。深入調查研究、加強成果轉化,努力使每一項研究成果都管用、有效。
省組舉辦第二期干部考核考察專題研討班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全國、全省組織部長會議要求,近日,省委組織部舉辦第二期干部考察員暨干部考核考察專題研討班,研討如何完善干部考核評價機制,進一步做好干部考核考察工作,推動組工干部隊伍高素質專業(yè)化建設。落實新時期好干部標準,推進高素質專業(yè)化干部隊伍建設,關鍵要有一支掌握政策規(guī)定、熟悉干部人事管理、精通考核考察業(yè)務、能與新時代同頻共振的專業(yè)化隊伍來具體落實。從江蘇干部工作現狀看,建設一支特別能戰(zhàn)斗的專業(yè)化干部考核考察隊伍已非常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