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書法的人看帖,當(dāng)然看字第一,讀文第二。蘇軾有一張手札,字體和章法相當(dāng)優(yōu)美,并因其中有四個意境很美的文字——?dú)w安丘園,而被叫作《歸安丘園帖》。另外,此帖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致子厚宮使正議》,平鋪直敘,即蘇軾致宮使正議子厚的一封信。這里的子厚,名叫章,是蘇軾的好友。
蘇軾寫這封信,本意是為了安慰朋友。不過,此時兩人身份懸殊,蘇學(xué)士卻仍是一副幽默詼諧的口吻,雖是善意的,卻大大刺激到了章。手札中說:“歸安丘園,早歲共有此意,公獨(dú)先獲其漸,豈勝企羨。”大意是,早先咱倆都有隱居田園的夢想,沒想到你先我一步實現(xiàn)了,可真讓我羨慕嫉妒恨呀。章看了自然受不了。這種話被正在倒霉的人聽了,該是多大的挖苦和嘲諷!
我們都知道,蘇軾在被貶途中,嘴是不軟的。甚至不管日子多么艱難,他也要苦中作樂。被貶到遙遠(yuǎn)的惠州,他寫詩道:“為報詩人春睡足,道人輕打五更鐘”。章在京師聽了,冷笑一聲:“姓蘇的,你還這么快活呀?”冷笑過后,是接著貶。貶到哪里好呢?章想到了“象形”的辦法。蘇轍字子由,就到雷州吧;蘇軾字子瞻,就到儋州吧。一竿子把蘇東坡撩到了天涯海角。
蘇、章二人的恩怨,隨著宋徽宗的上臺而了結(jié)。蘇軾被赦,于1101年死于回程途中;而章則由于曾反對趙佶上位,被一貶再貶,于1105年在困頓中死去。在對人物的評價上,歷史站在了蘇軾一邊?!端问贰穼⒄麓蛉搿凹槌紓鳌?,從此再沒翻身。有意思的是,小心眼的章雖與蘇軾交惡,但其子卻未受裹挾,與蘇軾交往甚好。
釋文:軾啟。前日少致區(qū)區(qū),重?zé)┱d答,且審臺侯康勝,感慰兼極。歸安丘園,早歲共有此意,公獨(dú)先獲其漸,豈勝企羨。但恐世緣已深,未知果脫否耳?無緣一見,少道宿昔為恨。人還,布謝不宣。軾頓首再拜子厚宮使正議兄執(zhí)事。十二月廿七日。
《歸安丘園帖》 北宋.蘇軾 25.6cm×31.1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