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曉星(《藝術品鑒》雜志 藝術總監(jiān))
藝術品司法鑒定通過先進儀器科學檢測,再參考行內資深藝術品鑒專家的意見,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鑒定結論,或許能為當前依舊活著的“齊白石們”,帶來一種威懾,還一個風清氣正的藝術領域。
前些年,我在華商美術館工作,遇到一位老先生,對著館里的《中國近現(xiàn)代書畫名家作品展》作品,對我說,“你們這里的王雪濤、齊白石都是假的”,我頓時一頭霧水,打量了一下老先生,70多歲,個頭不高,有點胖,后背背著一個畫筒……
我當時很納悶,我們展覽的作品,都是從北京、西安等重要藏家借展過來的,層層把關,有爭議也屬正常。展覽結束后不久,我去他家看字畫,接下來的經(jīng)歷,讓我大跌眼鏡。老先生是一位作家,專著頗豐,很有學者風范!幾經(jīng)周折,我看到了藏品,單幅裝在信封中,整體放在蛇皮袋子里,齊白石、吳冠中的最多,不管是紙張還是畫面,都顯得“古色古香”,老先生看我迷茫,連忙說他還賣出去一些,后來就介紹他去一位收藏家那里,得到答案,幾乎大部分是幾十年前高仿和套色水印制品。
曾經(jīng)有一位老師,跟我說上世紀80年代,他們大學家屬院有一批這樣做:美術院校出來的分工明確,通宵做假畫,他親眼見過,如今這一批作品也流到了市場上,有的讓畫家家屬、專家合個影,題個跋,成交的不少,其中就有齊白石不少作品。
名人字畫是特殊行業(yè),真真假假,充斥著藝術領域。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各種藝術拍賣機構相繼出現(xiàn),各類“齊白石”又開始工作了。特別是“河南石魯遺作造假案”,當時轟動全國。之后幾年有所收斂,但隨著藝術品行業(yè)蓬勃發(fā)展,已故大師又活了過來,繼續(xù)畫畫。幾十年前造假的作品又出來了,很多知名藝術家和鑒賞家明知是假,還要為其代言,從中牟利。
高科技人為作假,讓有些買家栽了大跟頭,也引起了國家相關部門的重視,這幾年藝術品司法鑒定慢慢興起,但字畫領域依舊沿襲傳統(tǒng)鑒定方式,加之人心不古,各種利益交織,各類“齊白石又活了”,并且畫作不斷出現(xiàn)在拍場。
隨著國家藝術品司法鑒定的介入,通過先進儀器科學檢測,再參考行內資深藝術品鑒專家的意見,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鑒定結論,或許能為當前依舊活著的“齊白石們”,帶來一種威懾,還一個風清氣正的藝術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