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寧, 高柱平, 劉志凌, 王華水, 王 亮
(新余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第一煉鐵廠, 江西 新余 338001)
2016年4月10日—14日高爐休風計劃檢修94.2 h。復風恢復過程中頻繁燒損風口、塌料、管道頻發(fā),恢復過程較為困難。期間慢風1次、斷風1次、休風堵風口恢復爐況1次,更換漏水風口休風3次、累計更換風口18個。18日早班起爐況逐漸好轉(zhuǎn),滑尺(崩料)減少、管道消除、再未燒壞風口,中班風量恢復至正常4 700 m3/min(此時25號風口未開)。19日6∶10 開始富氧,至 22 日 16∶20 捅開 25 號風口、恢復全風4 860 m3/min,后續(xù)逐步恢復風溫、富氧、加重焦炭負荷降硅。
2016年1月—4月主要指標見表1,消耗指標穩(wěn)中有降。但2月份、4月上旬消耗指標明顯升高,因原燃料質(zhì)量變化引起爐況波動、致使燃料比升高。2月中旬消耗指標開始升高,15日爐況出現(xiàn)波動、逐步調(diào)節(jié)恢復爐況,直至3月下旬爐況逐步恢復。
表1 2016年1月—4月主要技術指標
1)2016年1月下旬爐內(nèi)操作堿度偏高、物理熱較高影響爐外出渣出鐵。中心主導氣流減弱、掉渣皮、偶有小滑尺(相差0.3~0.5 m)。隨之相應延長布焦時間、退頂壓以引導中心氣流,降低堿度(確保物理熱)以改善爐缸工作。
2)春運期間煉焦煤庫存不足,焦炭強度大幅降低(見下頁表2)。2月中旬燒結(jié)礦、焦炭質(zhì)量進一步下降,中心氣流再度減弱,偶有滑尺(探尺相差0.7~0.8 m)且滑尺次數(shù)有所增加、出渣出鐵時間不均、鐵口深度變淺,下旬26日早班出現(xiàn)管道。休風更換3個漏水風口(17號風口2.3 d轉(zhuǎn)工業(yè)水、20號風口2.15d轉(zhuǎn)工業(yè)水)。2月20日會同取樣6 m焦M40為82%~83%、M10為8%;4.3m焦M40為80%、M10為8%。
2月中心氣流減弱,中心指數(shù)Z/邊緣指數(shù)(W)值降低約3(10.5~7.5),至3月下旬逐步回升。2月中旬爐體8、9段掉渣皮,平均溫度升高約20℃(80~100℃)。至3月中旬逐步穩(wěn)在90℃左右,但波幅增大。
1)爐缸側(cè)壁、爐芯溫度大幅降低。自2016年2月下旬爐缸側(cè)壁(13.495、12.495段)溫度略有上升了約10~20℃,而鐵口以下爐缸及爐底(爐芯)溫度大幅下降,10.995段降幅 110℃、9.995段降幅200℃、9.195段降幅320℃、8.393爐芯溫度降低175℃。爐缸均勻性活躍性有所變差。在2月初視爐底溫度上升,故降低進水溫度(40℃降至38℃),總水溫差升高約1.2℃(4.4℃升至5.7℃)。
表2 2016年1月—4月焦炭質(zhì)量指標 %
2)鐵口溫差增大。爐溫:2號鐵口前低后高、3號鐵口前高后低,溫差大時有0.10%~0.15%。物理熱:2號較3號鐵口低10℃左右,溫差大時達15℃~20℃。
3)休風堵風口時,南面風口前回旋區(qū)堆積的焦炭較為疏松,北面很實。
4)南北兩探尺相差0.2~0.3 m,長期1號淺、2號深(南面)。
休風料組成見表3,按計劃準點休風,休風前兩爐鐵平均爐溫0.5%、R2:1.21倍、物理熱1 519℃,但2號鐵口物理熱偏低。休風料線3.4 m、頂溫317℃,風口干凈無漏水、無涌渣。休風后關閉齒輪箱冷卻水、爐頂灑水手動閥、風口堵泥30 cm,并停1臺主泵、控制進水溫度45~50℃。11日早班緊送風裝置拉桿一次、大套、中套焊縫摸黃油進行密封保溫,4月13日更換5個中套、5個小套。復風時料線4.8 m、頂溫61℃。保溫期間良好,頂溫下降趨勢見圖1。
圖1 頂溫下降趨勢
表3 休風輕負荷料
14日 18∶10高爐復風(堵 6個風口),18∶35開始噴煤、19∶50 富氧 4 000 m3/h。21∶20 開口出鐵 490 t,鐵水物理熱1 398℃,爐溫1.19%、R2:1.13。截止15日0∶10燒損風口5個、轉(zhuǎn)工業(yè)水開路冷卻、漏水基本控制,爐況基本正常。15日3∶00起頂溫異常、冒尖、漏水增加,鐵水物理熱恢復緩慢1 450℃左右,4∶00、5∶00 分別加凈焦 1 批、2 批,7∶00 減負荷補底焦300 kg/批補充虧熱及備休風更換風口。6∶00開風口5個、風量恢復至4 700 m3/min,鐵水物理熱1 460~1 480℃,爐溫0.8%。10∶00再加2批凈焦,按計劃10∶40休風133 min更換7個漏水風口。
1)斷風后加劇爐況惡化、滑尺頻發(fā)、塌料,當期操作重點提熱防涼。2016年4月14日復風后燒損風口(見表 4),物理熱不夠 1 450~1 480℃,爐況基本正常。15日更換風口后堵3個風口12:53復風,中班斷風后爐溫不低,但物理熱進一步降低1 420~1 460℃,爐況加劇惡化。故15日中班、16日晚班,重點措施提熱、爐缸虧熱局勢扭轉(zhuǎn),爐況并未好轉(zhuǎn)、壓差逐步上升,作業(yè)參數(shù)穩(wěn)中有退(見表5)。
表4 2016年4月14日復風后開風口情況
表5 2016年4月14日復風后風溫使用、爐溫、堿度、物理熱情況
2)爐況進一步惡化,塌料、管道。堵風口、控風溫與煤比、停氧恢復以恢復爐況作業(yè)。2016年4月16日早班接班休風堵6個風口加以恢復爐況。后續(xù)高硅、髙堿度、高壓差,相應停氧、退風溫,當班燒損風口6個。16日中班、17日晚班,壓差偏高、物理熱不足1 450~1 480℃,作業(yè)參數(shù)未能跟進。
17日早班休風更換漏水小套,堵9個風口。定風溫、控煤比、停氧恢復爐況。至18日晚班捅開風口6個,風量回至4 100 m3/min,頂壓155 kPa,壓差140 kPa左右,恢復局面相對較好。早中班后續(xù)相應降硅、開風口加風、跟頂壓,全開風口、風量回至4 700 m3/min,頂壓170 kPa,壓差150 kPa左右。該階段燒損風口5個。
3)爐況局勢扭轉(zhuǎn),分階段加富氧,加負荷,提風溫、煤比。2016年4月19日逐步分階段富氧、加負荷、提風溫,因后續(xù)用到濕焦,相應后退作業(yè)參數(shù)調(diào)整爐況。21日早班休風更換5個風口,并堵3個復風。后續(xù)爐況逐步恢復。
1)2016年3月26日15號風口轉(zhuǎn)工業(yè)水,3月28日19號風口轉(zhuǎn)工業(yè)水。4月12日休風期間更換時均為燒壞下部。
2)14 日 22∶47—23∶30 慢風處理 25 號吹管彎頭銷子,使燒損風口漏水量大增、加劇爐缸虧熱。
3)15 日 10∶40—12∶53 休風 133 min 更換 7 個漏水風口后,15∶58—16∶26 電動風機斷風加劇爐缸、爐況惡化,致使后續(xù)頻繁燒風口、爐況恢復困難。
高爐運行近10年,為進一步延長爐齡,首要保障爐況的較長期穩(wěn)定順行,尤其爐缸、鐵口維護、冷卻系統(tǒng)的管理。
1)堅決執(zhí)行以物理熱為高爐操作主線的思想。尤其外部條件、爐況不佳時期更應抓好物理熱不低于1 500℃。
2)有機會逐步更換上漲中套,確保焊縫、灌好漿來避免跑煤氣。尤其風口中套有一定程度上漲并且連片,制約到下部氣流的合理分布。
3)爐缸工作不良、鐵水環(huán)流是加劇爐缸侵蝕。另外風口損壞、用工業(yè)水養(yǎng)護維持生產(chǎn),漏水對爐缸碳磚氧化侵蝕破壞。以及爐況波動頻繁掉渣皮加速冷卻壁水管損壞(見表6)。
表6 高爐爐體冷卻壁水管目前損壞31根及時間
4)鋅堿金屬負荷超高(見表7)。
表7 歷年入爐鋅堿金屬負荷
對鐵料冶金性能,尤其高溫冶金性能檢測、評估的關注待進一步深入。相應搜集爐況較好時期入爐礦石粒級等數(shù)據(jù),增加數(shù)據(jù)參考。以及經(jīng)濟煉鐵趨勢下有害雜質(zhì)元素的控制。鋅堿金屬負荷超高,一方面使ZnO在爐缸碳磚中嚴重富集,導致碳磚導熱系數(shù)下降,熱膨脹系數(shù)增加,加劇碳磚熔蝕和熱應力引起侵蝕。另一方面入爐鋅負荷高,引起爐墻粘結(jié)、爐況不順,爐皮開裂已有相應分析。分析結(jié)論,鋅的滲透侵蝕和大量沉積碳產(chǎn)生體積膨脹是新鋼1050高爐爐皮開裂爐基溫度超標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