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一座有著3000多年歷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著不同的稱謂 。戰(zhàn)國時期,北京叫做燕都,是燕國的首都。兩漢、魏、晉、唐代管北京叫做幽州。真正給北京定名的是明朝永樂皇帝朱棣。明永樂元年(1403),明成祖朱棣永樂皇帝取得皇位后,將他做燕王時的封地北平府改為順天府,建北京城,并準(zhǔn)備遷都城于此,這是正式命名為北京的開始,至今已有600余年的歷史。
大名府這個名是很響亮的,熟悉宋朝歷史的人都知道這個名字。大名府的治所舊址在今河北省大名縣的東南部,是一座歷史非常悠久的文化名城。但是,很少人知道,這座城市在宋朝的時候叫做北京。
根據(jù)資料記載,宋朝共有四個京城,分別是東京開封府、南京應(yīng)天府、西京河南府、北京大名府。后來,這座城市被洪水淹沒。
太原是陜西省的省會城市,唐朝的時候,這里也稱為北京。
根據(jù)資料記載,李淵起兵反隋前,就是當(dāng)?shù)奶羰?、晉陽宮監(jiān)。唐朝建立后,設(shè)有五京,690年,唐以太原為北都,742年,改北都為北京。
開封也曾叫做北京。
根據(jù)資料記載,明洪武元年(1368)三月,朱元璋攻下開封,改汴梁路為開封府,以開封為北京。洪武十一年(1378)又撤銷了開封北京稱號,并封五子朱橚為周王,鎮(zhèn)守河南。 據(jù)《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