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劇中,和珅常常被稱為和中堂,哪怕是尚書級別的高官見了他也是尊敬有加??赡苡腥藭幸蓡枺褐刑玫降资莻€什么官職?權力難道很大嗎?
“中堂”一詞起源于唐朝,在唐宋時期是宰相的別稱,因為在“中書省”內的“政事堂”辦公而得名。到了明朝時期,設立內閣,內閣大學士有首輔、次輔等計六人,其中首輔最為重要,雖然無宰相之名,卻有宰相之實。
清代詩人王漁洋在《池北偶談》一書記載:“明洪武十五年設內閣大學士,翰院中設閣老座于上,而掌院學士反居其旁。諸學士稱閣老曰中堂,以此。”明朝的大學士就是中堂。
到了清朝,在政治制度上借鑒明朝,有一定的損益。雍正時期,設立軍機處,軍機大臣主持朝政,內閣大學士也就成了虛名宰相,成了朝廷給勛臣的一種榮譽官銜。
由于沒有實權,時間一久,這些人就不干了。后來,清朝政府為了滿足這些大學士對權力的要求,往往讓他們管個部。而那時清朝的京官,一般是一滿一漢。就座時,分東西而坐,而當中是空的,這時如果有管這個部的大學士,那么就坐在中間,所以,人們又對管部的大學士都稱“中堂”。
時間一久,人們對管部和不管部的“大學士“都稱“中堂”,并沿襲下去。中堂的品級并不統(tǒng)一,但不會低于正三品,像李鴻章晚年一直被稱李中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