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智宇
(江蘇省泰州市民興中英文學校,江蘇泰州 225300)
在如今社會,人們對教育的關注度不斷加大,學生的教育問題也越來越被重視。作為教育的主戰(zhàn)場,學校的教育工作必須到位。而初三的教育工作更是屬于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初三,又被稱為畢業(yè)班。學生在這個時期往往會比較迷茫,他們的升學壓力也會比較大。那作為班級的組織者與管理者,班主任必須對學生進行管理與指導,讓他們在人生的第一個比較重要的路口上不至于走岔路,然后讓每一名學生都能順利地度過這個階段。接下來筆者就班主任怎樣做好初三班級管理工作這個問題,從以下四個方面來進行具體闡述。
班主任不僅僅是一個教育者,還是整個班級的領導者??梢哉f,班主任在整個班級中所處的地位無人能比。一個班級能否成為積極向上、勤奮好學的班集體,班主任起著決定性的作用[1]。因此,作為班主任,就必須樹立自己的威信。古人曾經說過:“有威則可畏,有信則樂從,凡欲服從者,必兼?zhèn)渫??!庇型诺陌嘀魅闻c無威信的班主任,學生對其態(tài)度是截然不同的。學生會對前者表示敬畏,能很好地完成其所布置的任務,對其教導也會放在心上;對后者則是毫無畏懼,對其所布置的任務、說過的話往往置若罔聞。因此,樹立威信是每一名班主任都必須做到的,初三班主任就更需要如此。
那如何樹立自己的威信呢?筆者認為,成為學生的嚴師、慈母和益友是很有必要的。嚴師首先要求班主任擁有豐富的知識水平,能夠解決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其次,班主任必須對學生要求嚴格。學習就是學習,班主任對其應有一個嚴肅的態(tài)度。班主任只有自己態(tài)度嚴謹,學生才能有樣學樣,收起自己對待學習的不認真態(tài)度。慈母則要求班主任對學生多加關注,主動關愛學生,對學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加以解決。益友則要求班主任可以很好地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作為他們的引導者,傾聽他們的心聲,然后就他們遇到的問題提出合理的解決建議??傊?,做學生的嚴師、慈母和益友,樹立起作為班主任的威信,是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的基礎。
由于初三階段本身要學習的內容很少,它主要是對初一、初二階段學習的知識進行系統(tǒng)性復習的階段。因此,大量的做題訓練是必不可少的。各種資料、試卷層出不窮,做題的枯燥煩悶、考試的壓力,讓學生由此產生各種負面情緒,如,厭學、退縮、自我懷疑等等。產生這種情緒的主要原因就是學生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他們正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上,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要干什么,能干什么。這時候,就需要班主任來為學生進行引導。首先,讓每一名學生都制定屬于自己的目標,比如:“我要考上××高中”“我中考要考××分”等等。當然,制定目標要與自身實際相結合,這要求班主任對學生的情況了解得很清楚。學生明確了自己的方向之后,班主任可以將學生的目標貼在墻上,讓學生隨時可以看到,激勵學生學習。最后,班主任還要為學生加油打氣,多喊一些“現在苦,苦一時;現在不苦,苦一輩子”之類的口號,讓學生學習的動力更加充足。
正如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人與人之間也是有差距的。在一個班級里,自然而然地就產生了優(yōu)等生、中等生、學困生這樣的層次劃分。班主任必須對其進行分層化管理,制訂符合其自身特點的管理計劃。對于優(yōu)等生而言,進入初三之后,他們的學習狀態(tài)會越來越好,因為他們明確地知道自己未來的路在哪里。對這類學生,班主任需要做的就是讓他們穩(wěn)定好自己的心態(tài),保持學習的動力。做到這兩點,對他們足矣。對于學困生而言,學習上不占優(yōu)勢的他們會認為自己升學無望。這時,與其他學生忙忙碌碌的狀態(tài)相對比,他們難免會產生自暴自棄的想法,然后無事生非,尋找存在感。這種情況會使班級出現極度的不穩(wěn)定因素。對此,班主任應該對他們多加關注,不要放棄他們,發(fā)現他們除學習以外的其他優(yōu)點,并加以利用,讓他們發(fā)揮自己的價值,感受到自己在班級還是存在一席之地的。對于中等生,他們好像是班級里的透明人,學業(yè)不突出,個性無特點,導致他們特別容易受到忽視,長期得不到重視的他們往往容易產生不好的心理,從而使學習成績下滑。這時,班主任需要多關注一下他們,尤其是在初三階段,他們的成績往往努力一把還能進步。因此班主任要對他們多加關注,鼓勵他們再努力一下,為自己的未來而奮斗。
一個和諧有愛的班集體的創(chuàng)建,需要學生和各科教師的共同參與。班主任要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就必須將各科教師和學生緊密結合在一起,并且努力平衡各科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但在這個過程中,因為初三學生所具有的叛逆性格,教師和學生之間難免會發(fā)生矛盾。如何處理他們之間的矛盾呢?班主任必須做到實事求是,不偏不倚。在維護教師威信的同時又能使學生心悅誠服。
例如,筆者任班主任時,有一次,一名學生與一科任教師就上課遲到的問題鬧到了筆者這里,學生對教師懲罰自己不服氣,因為他是在上學途中幫助別人才遲到的,而教師問也不問就對其進行懲罰。這時,筆者就對學生擺事實講道理,由己及人,讓學生明白遲到就是遲到,使其深刻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最后對該教師進行道歉,但對其樂于助人的行為提出表揚。因此,班主任必須實事求是,才能協(xié)調好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
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平衡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也需要平衡教師與教師之間的關系[2]。如果將初中階段比喻為一場長跑,那么初三階段就相當于最后的沖刺階段,其重要性可想而知。中考帶來的壓力讓各科教師都恨不得將自己所有的知識都傳授給學生,但時間是有限的,因此各科教師之間難免出現時間分配不均的問題,這會導致各科教師之間產生矛盾。作為班主任,就需要協(xié)調好各學科的輔導時間,讓各科教師嚴格遵守,就不會有矛盾產生。
例如,筆者任班主任時,有一次,數學教師布置了過多的作業(yè),使學生不得已在英語課堂寫數學作業(yè)。這樣,英語教師難免會對數學教師產生抱怨,并告訴了筆者。筆者將各科教師集合在一起,就這個問題進行探討,最后合理地分配了時間。教師布置作業(yè)的內容要有限制,不能占用其他科目的時間。這樣學生才能均衡各學科,更好地面對中考。
總之,對于中學生而言,初三階段是人生的關鍵期,他們將面臨重要的轉折點。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到位程度,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因此班主任首先必須從自身出發(fā),把自己當成學生的慈母、良師和益友,然后為學生制定目標,對學生實行分層化管理,還要協(xié)調好教師與教師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這樣才能做好班級的管理工作,讓學生順利地度過這個階段。當然,班主任不同,管理方法也會不同,但其目的是一致的。如何做好初三班級的管理工作,班主任仍需不斷地探索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