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艷
[摘要] 目的 明確妊娠期女性生殖系統(tǒng)感染病原菌分布特點以及耐藥性,以指導臨床合理用藥。 方法 回顧性分析方便選擇2015年7月—2017年8月期間在該院進行產(chǎn)檢的478例妊娠期婦女,解析病原菌狀況,并進行耐藥試驗,對生殖系統(tǒng)感染細菌類型與所占比例進行統(tǒng)計。結果 念珠菌、加特納菌及支原體在生殖系統(tǒng)感染中的檢出率相對較高,所占比例分別為47.28%、42.47%、43.10%,滴蟲、大腸桿菌及淋球菌的檢出率較低,所占比例分別為12.13%、19.67%與9.20%。分離到的病原菌絕大多數(shù)對其臨床應用的抗生素都具備較高的耐藥性。 結論 女性生殖道感染菌類型繁多、耐藥性嚴重,臨床應著重檢查病原學,參照藥敏檢查結果,科學應用抗菌藥物。
[關鍵詞] 妊娠期;女性生殖系統(tǒng)感染;病原菌;耐藥性分析
[中圖分類號] R44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8)07(c)-0022-03
Analysis of Pathogen Distribu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of Fe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Infection in Pregnancy
YANG Yan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Changgeng Hospital, Xiamen, Fujian Province, 361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drug resistance of pathogenic bacteria in women during pregnancy, so as to guide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478 pregnant women who underwent prenatal examination in the hospital from July 2015 to August 2017. The status of pathogens was convenient selected and analyzed, and drug resistance tests were conducted. The types and percentages of bacterial infections in the reproductive system were counted. Results The detection rates of Candida, Gardnerella and Mycoplasma in reproductive system infection were relatively high, accounting for 47.28%, 42.47% and 43.10% respectively. The detection rates of Trichomonas, Escherichia coli, and Neisseria gonorrhoeae were lower, accounting for 12.13%, 19.67% and 9.20%, respectively. The vast majority of isolated pathogens had high resistance to antibiotics for their clinical application. Conclusion The types of female genital tract infection bacteria are numerous and the drug resistance is serious. Clinical investigation should focus on etiology, refer to the results of drug sensitivity test, and scientifically apply antibiotics.
[Key words] Pregnancy; Fe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infections; Pathogens; Analysis of drug resistance
具醫(yī)學統(tǒng)計,在女性的陰道里面有多種的細菌群存在著,這些細菌群生存在一起,身體內(nèi)的感染病原菌使這些細菌群失調(diào),這些細菌在陰道里沒有辦法實現(xiàn)一定的生存和發(fā)展,導致女性的陰道里失衡,引發(fā)一系列的生殖道感染菌。妊娠期的女性的抵抗力比較弱,容易受到感染,免疫系統(tǒng)出現(xiàn)障礙,更容易生殖系統(tǒng)感染病原菌。妊娠期女性生殖系統(tǒng)感染病原菌一般具有陰道外部瘙癢,白帶異常,白帶出現(xiàn)異味等臨床癥狀。但是有些患有生殖系統(tǒng)感染病原菌的妊娠女性,臨床癥狀不明顯,所以就沒有進行醫(yī)治,而導致越來越嚴重。也有可能會出現(xiàn)一種情況就是,患者的生殖系統(tǒng)感染病原菌癥狀不明顯,去醫(yī)院醫(yī)治,醫(yī)生沒有發(fā)現(xiàn),造成一定的誤診或者漏診。生殖系統(tǒng)感染病原菌對女性的身體造成一定的傷害,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活,工作以及夫妻生活,使患者對生活失去信心,對夫妻生活失去了希望,生殖系統(tǒng)感染病原菌對妊娠女性的危害更大,有可能會使肚里的寶寶受到影響,輕者使患者肚里寶寶的身體素質(zhì)和免疫力較低,嚴重者會使寶寶死于腹中。為了防止更多的妊娠女性遭受生殖系統(tǒng)感染病原菌的危害,要加強對妊娠期女性的生殖系統(tǒng)病原菌檢測,在對患者的病情和癥狀進行檢測后,分析病原菌種類以及進行醫(yī)治的有效方法。在不影響寶寶的基礎上,合理有效的對患者進行治療。最近幾年,臨床中新藥層出不窮,多重耐藥菌數(shù)目與類型不斷增加,給臨床治療增加一定難度[1]。寄生在正常孕婦生殖道的病原體通常不致病,但是在機體免疫能力下降或細菌數(shù)目將、獨立增多的感染誘因存在的情況下,就可以引發(fā)感染。孕婦生殖道感染引發(fā)產(chǎn)褥感染還可以經(jīng)由胎盤、羊水間接感染胎兒[2]。故此,為了更為全面的了解妊娠期女性生殖系統(tǒng)感染病原學特征,指導臨床合理用藥,提升母嬰健康水平。該次對2015年7月—2017年8月期間在該院進行產(chǎn)檢的478例妊娠期婦女生殖道標本進行病原學解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方便選擇478例該院產(chǎn)檢產(chǎn)婦為研究對象。基本資料:年齡分布為21~38歲,平均年齡(28.4±4.5)歲;妊娠時間6~39(29.1±3.4)周,孕次:1次336次,2次以上142次;產(chǎn)次為0~2次。其中無生產(chǎn)史425例,產(chǎn)次為1次32例,2次21例。該研究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該研究經(jīng)該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生殖道分泌物收集方法
囑受檢產(chǎn)婦仰臥,雙腿放置于腿架,采取截石位,最大限度將會陰暴露,①取無菌拭子依次收集肛門、陰道下段及尿道口三處位置的分泌物;②取碘伏消毒外陰及周圍;③放置窺陰器于陰道內(nèi),觀察生殖道的分泌物及白帶,記錄宮頸結構形態(tài);④取無菌拭子依次收集宮頸口和陰道上段兩處位置樣本;⑤去蘸有藻酸鈣的棉拭子與宮頸管中取宮頸管內(nèi)樣本。
樣本送檢驗科。檢驗樣本培養(yǎng)48 h,培養(yǎng)基購于Oxoid公司,培養(yǎng)條件設置為35℃。采用美ATCC4919標準對培養(yǎng)獲得菌種進行鑒定,采用CLSI標準及KB試紙法進行藥敏試驗。
2 結果
2.1 女性生殖道感染細菌類型
參與該次研究的478例妊娠期女性生殖系統(tǒng)感染情況如下:淋球菌44例,滴蟲58例,衣原體161例,念珠菌226例,加特納菌203例,支原體206例,大腸桿菌94例,糞腸球菌107例,鏈球菌屬113例。檢出率最高的分別為念珠菌、支原體、加特納菌,分別達到了47.28 %、43.10%和42.47%。檢出率最低位淋球菌,所占比例僅為9.20%。見表1。
2.2 細菌耐藥性分析
在耐藥性試驗結果方面,對所培養(yǎng)收集到的感染細菌進行阿奇霉素、克林霉素、氧氟沙星、紅霉素、米諾環(huán)素、青霉素、交沙霉素及頭抱曲松等8種常見抗生素藥物進行解析。以選取100例感染率最高的念珠菌為例,藥敏試驗結果表明。100例念珠菌中阿奇霉素、克林霉素、氧氟沙星、紅霉素、米諾環(huán)素、青霉素、交沙霉素及頭抱曲松的耐藥表現(xiàn)分別為:16、15、14、1、23、28、7、4。
3 討論
生殖道感染可以被視為影響與危害廣大群眾尤其是婦女健康的一類常見病。生殖道感染具體是指由于多類致病微生物的侵擾,引發(fā)的生殖道感染或經(jīng)生殖道感染(如艾滋?。┮淮箢惣膊〉目偡Q。婦女病為女性生殖系統(tǒng)的炎癥臨床治療期間最為多見的疾病,也被叫做生殖道感染(RTIs)。通常發(fā)生在外陰,陰道及宮頸的炎癥被叫做下生殖道感染。有關資料顯示,普通人群中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的發(fā)生率大約是6.5%,但是在妊娠期婦女中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的發(fā)生率高達15.0%[3]。女性群體的生殖道解剖和生理功能特殊性顯著。陰道中經(jīng)常會有各類微生物寄生,通常情況下,乳酸桿菌、雌激素及陰道pH共同維持這陰道生態(tài)平衡,阻止微生物及細菌的寄生,具體體現(xiàn)在:①雌激素對陰道上皮的增生及變厚產(chǎn)生促進作用,與此同時,促使陰道上皮細胞在將糖原轉(zhuǎn)化為單糖的過程中,造成微環(huán)境下的糖原含量上升;②陰道乳酸桿菌進一步將單糖變?yōu)槿樗?,乳酸在此的主要功能在于將陰道環(huán)境維持在正常范圍(pH=3.8~4.4),病原體無法在此pH環(huán)境下生存。妊娠期婦女的各種激素分泌平衡被打破(主要體現(xiàn)在雌激素分泌增多),這種生理變化造成了陰道糖原增加,使得陰道變成高糖環(huán)境,易于細菌生長,平衡性被擾亂與破壞[4-5]。該次研究結果顯示,引發(fā)生殖系統(tǒng)感染的病原菌念珠菌所占比例最高,為47.28%。周燕[6]的研究顯示,女性是念珠菌感染的主要受害者,高達75%的育齡婦女一生中至少要患上1次,盡管該次研究結果與之存在一定差異,可能是由于樣本量小造成的。該次研究中呈現(xiàn)的結果也證實了念珠菌、加特納菌和支原體容易在高糖環(huán)境下滋生的觀點。另外,在對生殖系統(tǒng)感染妊娠期女性進行檢查以后,也發(fā)現(xiàn)衣原體、葡萄球菌及淋球菌等都可以引發(fā)生殖系統(tǒng)感染,并且多類病原菌合并感染的現(xiàn)象也是極為常見的。不同的病原體對抗生素的耐藥性差異性顯著。故此,臨床領域在對生殖系統(tǒng)感染疾病治療過程中,可以結合患者病情與體質(zhì)狀況采用聯(lián)合給藥的辦法[7-9]。在該次研究中,進行藥敏試驗以后,發(fā)現(xiàn)念珠菌菌對于阿奇霉素具有較強的耐藥性,但是一些生殖系統(tǒng)感染病原菌對氧氟沙星、克林霉素的耐藥性相對較低。故此,在臨床治療期間,若要使用阿奇霉素,最好采用聯(lián)合使用克林霉素及氟氧沙星等藥物。除此之外,在治療生殖系統(tǒng)感染過程中,選用具備平衡陰道內(nèi)部菌群作用的藥物,同時在治療期間需借助調(diào)整與增強妊娠期女性的免疫能力、加強自我保健等方式,去實現(xiàn)降低生殖系統(tǒng)感染發(fā)生率的目標。在吃藥的基礎上,也要預防生殖系統(tǒng)感染病原菌的發(fā)生,在生活中,注意陰道的清潔,當出現(xiàn)問題時,不要亂用藥,聽從醫(yī)生的吩咐,注意休息,提高自身的免疫系統(tǒng),在飲食方面多吃蔬菜和水果,補充身體的維生素??傊?,女性生殖道感染菌類型繁多、耐藥性嚴重,臨床應著重檢查病原學,參照藥敏檢查結果,科學應用抗菌藥物。
[參考文獻]
[1] 馮娟,羅萍,陳惠麗,等.產(chǎn)后宮內(nèi)感染的影響因素及病原菌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7,27(17):3986-3988,3992.
[2] 強春香,付欣,王麗霞,等.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與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7, 27(16):3765-3767,3774.
[3] 羅志弘,陳慧,曾劍君,等.高齡產(chǎn)婦產(chǎn)褥期醫(yī)院感染及危險因素分析[J].西南國防醫(yī)藥,2017,27(2):193-195.
[4] 李雪梅,高慧.重度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產(chǎn)后發(fā)生院內(nèi)感染病原學特點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7, 32(4):691-694.
[5] 李娟,何克靜,尹華春,等.妊娠期尖銳濕疣的臨床特點及對妊娠結局和新生兒預后的影響[J].中國性科學,2016,25(8):118-121.
[6] 周燕.妊娠期女性生殖系統(tǒng)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0):210-213.
[7] 楊小伍. 妊娠期生殖道支原體感染及其對妊娠的影響[J]. 安徽預防醫(yī)學雜志, 2016(5):323-326.
[8] 馬華蘭,王永紅,黃中秀,等.妊娠晚期孕婦發(fā)生生殖道B族鏈球菌感染對其妊娠結局影響的分析[J].當代醫(yī)藥論叢, 2017,15(3):12-13.
[9] 龍娜,吳麗雅,李瑾.430例育齡期女性生殖道解脲脲原體和沙眼衣原體感染的臨床觀察[J].現(xiàn)代醫(yī)學,2015(4):495-497.
(收稿日期:2018-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