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志海
(安徽省馬鞍山市公交集團有限公司,安徽 馬鞍山 243000)
混合動力技術的應用在汽車產業(yè)優(yōu)化升級方面發(fā)揮著積極的作用,同時,也能改善傳統車輛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減少尾氣的排放,實現節(jié)能環(huán)保的綠色目標。可以這么說,在科學技術不斷發(fā)展的今天,混合動力技術的應用非常重要。
混合動力汽車同時兼具了燃油類汽車和純電動類汽車的優(yōu)點,不僅具有較強的經濟性、動力性和排放性,與純電動汽車相比,其成本比較低。目前,混合動力汽車已經成為國內外汽車領域研究開發(fā)的重點和熱點。在車輛工程領域中使用混合動力技術,可以有效解決傳統汽車存在的問題,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1]。因此,從長遠的發(fā)展來看,在汽車領域中運用混合動力技術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較高的價值。
隨著全球環(huán)境污染加劇,石油資源日益短缺,具有節(jié)能環(huán)保優(yōu)勢的混合動力汽車是當前各個汽車品牌開發(fā)商研發(fā)的重點,得到了國內外專家的一致認可。在一些經濟、科技較為發(fā)達的國家,已經成功研發(fā)出了性價比比較高的混合動力汽車。例如,美國通用、福特等汽車品牌,分別推出了Precept、Prodigy等混合動力汽車;日本豐田所推出的Prius則是混聯式混合動力技術汽車的代表,在2010年銷售高達200多萬臺。放眼國內,奇瑞汽車公司所推出的奇瑞A5BSG采用的是雙軸并聯式混合動力系統,它能夠有效減少發(fā)動機怠速時產生的尾氣[2]。
現如今,混合動力技術在車輛工程領域中的應用已經越來越廣泛,甚至是成為了一種潮流。因此,了解混合動力裝載機車的參數控制是很有必要的。新型的工程車輛一般采用的是液驅混合動力技術,車輛的前驅裝置一般是依靠高壓蓄能器提升動力的。要想有效控制混合動力裝載機車的參數,必須在利用智能傳感器整體控制機車發(fā)動機的基礎上,做好電液之間的比例配比[3]。參數的控制對于混合動力裝載機車尤為重要,因此,技術環(huán)節(jié)要環(huán)環(huán)相扣,每一步都要落實到位。其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技術人員可以采取液壓控濕法有效控制混合動力裝載機車離合器的開斷。
對于車輛混合動力系統的高壓部分,可以借助流量計量對精濾器進行指標檢測,同時,可以借助軌壓傳感器對電控單元的指揮效果進行優(yōu)化提升,以此來促進噴油嘴在高壓環(huán)境下的穩(wěn)定高速運行;反之,在車輛混合動力系統的低壓部分,可以借助帶有手油汞的粗濾器對其運轉效果、油品的過濾等工作進行控制。此外,對于系統凸輪軸傳感器、加速踏板傳感器,都可以通過電控單元監(jiān)控其運行過程中的各項數據。對車輛轉矩效果的保障,可以通過強化其所需的總制動力矩的科學設計完成。
將混合動力技術應用到城市公交車輛中,不僅符合當前城市節(jié)能減排的環(huán)保新要求,還能更好地實現城市路段的“零排放”。此外,在應用過程中,對于同一線路的公交車,可以建立“個性化”的車輛管理策略,通過對車輛內部多能源管理系統的智能化設計,實現在不同控制模式下的自由切換,運行功率的自我調節(jié)。采用混合動力技術,能夠促使車輛在滿足其功率要求的基礎上一直處于高效運行的狀態(tài),當車輛負荷小時,只需要發(fā)電機工作;當負荷逐漸增大,電動機無法帶動整個車輛的運行時,混合動力公交車輛內部的內燃機啟動,通過電動機與內燃機的有效結合,大大提高城市公交車輛的實用、節(jié)能性能[4]。同時,還可搭建新能源混合動力平臺,結合現有的公交GPS智能調度系統,實時監(jiān)控混合動力公交車,自動監(jiān)測行駛數據、耗油參數、產品狀況,自動生成數據報表上傳至混合動力智能平臺,以保證公交車輛的安全運行。
動力耦合裝置作為混合動力技術研發(fā)的重難點,不可忽視其對車輛綜合性能的影響。當前,在混合動力系統中,轉矩結合式、驅動力結合式、轉速結合式是最常見的3種動力耦合裝置方式[4]。其中,轉矩結合式的動力耦合裝置可以利用傳統系統直接驅動車輛,同時,以直接或是間接帶動發(fā)電機的形式讓電池進行蓄電反應;驅動力結合式的動力耦合裝置利用地面附著力提高車輛的驅動能力,但是,其中也存在諸多問題,比如組成系統龐大、控制系數高等;轉速結合式的動力耦合裝置受自身因素的限制,很難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廣泛應用。
在汽車并串聯式的結構設計中,發(fā)動機與電動機是連在一起的,系統中有關的儲能設備所需的能量也是由發(fā)動機運作然后供給的。發(fā)動機與電動機之間是一種簡單的機械式連接,而電動機與儲能設備之間則屬于一種比較復雜的電氣連接。這種連接形式與機械連接相比,穩(wěn)定性更強,能量利用率更高,動力提供更足。在科學分配車輛動力控制的基礎上,還應當科學調控制動踏板的角度,積極加強對車輛行駛過程中所需的總制動力的長效控制[5]。
將混合動力技術應用于車輛工程領域,能夠提升對車輛整體情況的掌握度,減少車輛尾氣的排放,促進機器設備節(jié)能環(huán)保功效的提升,推動車輛工程領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因此,在混合動力技術應用與發(fā)展的過程中,應當加強對其關鍵技術的要點研發(fā),注重具體實施時的科學性和實用性。
[1]蔣延蓮.混合動力汽車發(fā)展前景探討[J].江蘇科技信息,2010(2):46-47.
[2]劉張焱.我國混合動力汽車面臨的現狀及發(fā)展分析建議[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5(10):253.
[3]魚鴻杰,蘆珊.中國混合動力汽車產業(yè)的發(fā)展困境與出路[J].中國礦業(yè),2011,20(1):117-119.
[4]余捷,姚立綱,吳長倫,等.一種城市公交車用混聯式混合動力系統的設計研究[J].福州大學學報,2016,44(6):795-799.
[5]朱桂英.混合動力汽車制動系統的研究[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6(9):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