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標準ANSI/UL 1703為全球第一個光伏標準,于1986年頒布第一版,目前國際光伏標準IEC 61730-1/2、IEC 61215及我國光伏標準GB/T 9535、GB/T 20047的大部分內(nèi)容均是參照ANSI/UL 1703中的內(nèi)容制定。ANSI/UL 1703中“光伏組件的溫升測試”對光伏組件的安全性及性能評估有極其重要的評估價值。該研究主要評估光伏組件的各種材料在開路、短路及熱斑條件下的溫度變化是否超出材料的熱承受能力;通過測試也同樣反映出光伏組件在實際應用時,在熱斑條件下的安全性。本文從光伏電站的實際應用出發(fā),主要討論熱斑條件下的光伏組件的溫度變化情 況。
根據(jù)標準環(huán)境要求,測試需要在環(huán)境溫度10~55 ℃、光譜AM1.5、輻照度100 MW/cm2、平均風速1 m/s下進行,或校正到該條件下進行[1];同時,要求模擬熱斑遮擋的材料應為0.18 mm厚的黑色聚乙烯材質(zhì);光伏組件安裝需要根據(jù)組件安裝手冊的要求進行,測量線路如圖1所示。
圖1 遮擋條件下的測量線路圖
采用1塊由72片156 mm×156 mm太陽電池組成的多晶硅光伏組件,在環(huán)境溫度為23.7 ℃、光譜AM1.5、輻照度100 MW/cm2、平均風速1 m/s下對組件進行測試。用于測試的組件的安裝方式如圖2所示。
圖2 組件安裝示意圖
對光伏組件進行遮擋,在組件中心位置,平行于電池片主柵方向遮擋電池片為橫貼,如圖3所示;垂直于電池片主柵方向遮擋電池片為豎貼,如圖4所示。在測試過程中同時監(jiān)控被遮擋電池片所在電池串的旁路二極管的電流、電壓及組件的短路電流,通過測試得到的數(shù)據(jù)如表1、表2所示。
圖3 橫貼
圖4 豎貼
表1 橫貼條件下,被遮擋電池片所在組串的旁路二極管的電流、電壓
表2 豎貼條件下,被遮擋電池片所在組串的旁路二極管的電流、電壓
根據(jù)表1、表2測得的數(shù)據(jù),繪制出不同遮擋方向及遮擋面積時,被遮擋電池片所在組串的旁路二極管的電壓及電流值比較圖,如圖5、圖6所示。
圖5 不同遮擋方向時,遮擋不同面積的電池片所在組串的旁路二極管的電壓
圖6 不同遮擋方向時,遮擋不同面積的電池片所在組串的旁路二極管的電流
從以上數(shù)據(jù)及圖可以看出,隨著單片電池片遮擋面積的增加,流經(jīng)遮擋電池片對應保護的旁路二極管的電流、電壓也隨之增加,但整塊光伏組件的短路電流不變,從而流經(jīng)遮擋電池片的電流減少,這樣遮擋電池片的功耗也隨之減少,旁路二極管起到了保護光伏組件的作用。
根據(jù)ANSI/UL 1703標準的要求,選取單片電池片遮擋50%面積,考慮橫貼及豎貼兩個方向,測量組件的各部件溫度,測試數(shù)據(jù)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相同遮擋面積下,橫貼時形成的熱斑現(xiàn)象比豎貼時形成的熱斑現(xiàn)象明顯,即橫貼時形成的熱斑對光伏組件材料熱性能的影響更大。
應用到實際光伏電站中,當一開始組件的熱斑面積較小時,雖然組件輸出電流變化較小,但組件熱斑局部功耗較大,對組件壽命影響較大;當組件的熱斑面積變大時,雖然旁路二極管起到保護作用,但由于旁路二極管未全部導通,對組件材料熱考驗仍然很大,另外隨著二極管長時間大電流的工作,對二極管壽命也產(chǎn)生了很大地影響,所以需要及時清洗組件,盡可能減少熱斑時間。
表3 不同遮擋方向的溫升
綜上所述,在相同熱斑條件下,橫裝光伏組件比豎裝光伏組件對組件材料的耐溫要求更低,可使組件得到更高的可靠性。
根據(jù)本文測試可得出以下結論:在相同熱斑條件下,橫裝光伏組件對組件材料的耐溫要求較低,可靠性更高,因此,可選擇耐溫要求更低的材料,有利于進一步降低組件成本。在光伏電站設計及組件選購時,可考慮這一有利因素,以獲得更高的電站投入性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