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恩收 周周 編
在動物界,有許多動物的器官都有獨特的應用,這些器官是它們探測敵情,攻擊敵人,出奇制勝,捕獲獵物的法寶。
不同的動物,耳朵的生長方式不同。吃草的動物,如羊、兔、鹿等的耳朵大都是向后生的,因為它們必須經常注意來自身后和左右兩側的威脅,以便及時逃跑。
吃肉的動物,如虎、豹、狼等的耳朵大都是向前生的。因為它們在尋找食物時,大都是向前搜索的,耳朵向前生,便于聽前方的動靜,利于獵取食物。
非洲鱷魚的尾巴是它捕獵的武器。它一旦發(fā)現(xiàn)有牛、羚羊、鹿等動物在河邊飲水時,它就會悄悄地游近,將它那又粗又長的尾巴猛然一甩,將動物打入水中,然后張開大口,飽餐一頓。
牛、馬一類動物的尾巴,能用來驅趕蚊蠅。另外,它們在奔跑時還能使身體保持平衡。
響尾蛇在捕捉小動物時,會把尾巴甩得嘎吱嘎吱響,口渴的小動物誤以為是流水聲,當它們前來尋水時,就會被響尾蛇一舉捕獲。
黃占鹿的尾巴不同的姿態(tài)可向同伙發(fā)出不同的警告信號。如果它的尾巴垂下不動,就表示平安無事;如把尾巴半抬起,就表示警戒;如果將尾巴完全豎直就表示有敵害。
鳥的尾巴是方向盤,可用來控制方向。魚的尾巴不僅可用來控制方向,還能用來驅使身體前行。
老虎、貓、鼠等動物喜歡在夜間活動,它們的胡子可用來探路。老鼠的胡子可探測洞口的大小;老虎、貓的胡子還有辨別方向、估測距離的作用;水母、水螅的胡子細長如絲,可用來鉤取獵物。
牛、馬、羊、鹿等一些食草動物,它們都長有堅固的蹄子,都屬于有蹄動物。不過,馬、驢等都是奇蹄,牛、羊、鹿等都是偶蹄。這些大型食草動物由于體形較大,身體較重,為適應環(huán)境,必須有堅固的蹄子作支撐。另外,馬和驢的蹄子還是它們的防身武器。例如,斑馬的蹄子相當厲害,追趕它的猛獸,有時會被它一腳踢死。
獅、虎、豹、狼等食肉動物,都長有尖利的爪子,屬于有爪動物。它們尖利的爪子在捕食獵物時,有利于抓撕獵物。
青蛙的眼睛很特別,它對靜止的東西看不見,但對快速活動的東西卻看得很準。所以害蟲一旦在它前面運動,它就會迅速跳起,伸出它那帶有粘質的長舌,將害蟲準確無誤地吞入腹中。
鷹的眼睛非常敏銳,它在兩千米以上的高空,能將地面上的一切景物看得清清楚楚,并且還能從這些景物中發(fā)現(xiàn)目標,然后俯沖下來,一舉將獵物捕獲。
貓的眼睛與一般動物不同,它在白天和黑夜都能看到東西。這是因為貓眼睛的視網膜上,有兩種感光細胞,一種是圓錐細胞,這種細胞適用于強光,所以它白天能看到東西;另一種是圓柱細胞,這種細胞適用于弱光,所以它在黑夜也能看清東西。
狗的眼睛沒有分辨顏色的能力,所以,五彩繽紛的世界在它看來是沒有任何顏色的。它能看到的,只是物體的明暗程度不同。
各種動物的嘴型是不同的,特別是鳥類的嘴型更是五花八門。
水鴨子的嘴又扁又平,這種嘴型很適宜捕捉粘滑的魚類;老鷹的嘴十分尖利并彎成鉤狀,這樣的嘴便于撕食獵物;竹雞的嘴呈圓錐形,堅硬有力,這樣的嘴便于扒土覓食;啄木鳥的嘴又尖又長,像一把鑿子,這樣的嘴利于插進堅硬的木質里,直搗害蟲的老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