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奇嵐
語言是一種神奇的存在,有些詞語所指的對象清清楚楚、一目了然,比如“米飯”“電視機”“電燈”,但有些詞語所指看似清楚實則模糊,比如“十全十美”,這個看起來討人喜歡的詞,其實蘊含著一定的危險,這份危險源自對隱藏的標準的欣然接受。
十全十美蘊含著一種絕對標準,這種絕對標準以一個不可能抵達的方式,介入了有所追求的人的生命。
有追求的人生是美好的,但追求的目標和方向必須經(jīng)過反復思量和檢驗。追逐十全十美的人,有時像猴子撈月,并未獲得過真實的幸福。
愛美是人之常情,可“美”是否存在一個標準?
在意大利佛羅倫薩學院美術(shù)館里,的確有一具十全十美的人體雕像,那就是赫赫有名的《大衛(wèi)》。每一天都有上千人排著隊,來參觀和仰視這座著名的雕塑。這是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shù)巨匠米開朗基羅的重要作品,在他雕塑完成的時候,所有人都被雕像的美震驚了。他所雕塑的人物,是《圣經(jīng)》中的勇敢少年大衛(wèi),他用機智和勇氣,戰(zhàn)勝了體型數(shù)倍于自己的巨人歌利亞。作為智勇雙全的象征,在西方歷史中,大衛(wèi)是一位完美的人物,而塑造大衛(wèi)則成了對藝術(shù)家們的重要考驗。米開朗基羅創(chuàng)作的這座大理石雕像,完全體現(xiàn)了力與美的平衡、年輕和成熟的和諧比例。然而這樣的人物形象,可能只有在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中才存在。
天然的容貌從來不存在十全十美。更何況,某個地域的美丑評判,有可能是另外一個地域相反的標準。比如,眼下被推崇的健美的肌肉線條,在幾百年前的中國并不被認可;在亞洲備受推崇的護膚防曬用品都反復強調(diào)美白功能,可在歐洲,曬成小麥色才是讓人羨慕的,歐洲人甚至會在防曬霜里加入一些幫助皮膚變成棕色的添加劑。
如今我們對美的理解越來越單一化,實在是拜現(xiàn)代傳播工具所賜。在好萊塢的電影中,反復輸出的美女形象總是長得頗為相似。而這幾年在國內(nèi)流行的美麗標準,也越來越單一,滿屏的網(wǎng)紅臉讓人詫異,為何人們對美的標準越來越趨同,寧可成為媒體上的同一張臉,卻不珍視自己的獨一無二?
英國著名歌手阿黛爾微胖的體型曾經(jīng)被媒體和公眾指摘,盡管她的才華和歌喉為她贏得了無數(shù)榮譽和掌聲,但指摘之聲不絕于耳。她為此沮喪,也曾經(jīng)努力節(jié)食減肥來貼近“完美形象”,但是有損健康的節(jié)食計劃影響了她的表演,最重要的是讓她成了一個不認可鏡中自己的人。最后,她不再理會那些要求她十全十美的人,決定按照自己的心意生活和工作,她熱愛的是唱歌,而不是成為一具被人膜拜的雕像。人們愛她,也是因為她的聲音,不是因為她的外表。于是她重新獲得了快樂,也恢復了令人驚艷的歌喉。
那些努力使自己成為十全十美的人,固然值得敬佩,但我們在內(nèi)心深處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斷,他們的種種表現(xiàn)究竟是來自于內(nèi)心對專業(yè)的追求,還是為了迎合外界莫名的期望。
比“十全十美”這個詞更動人的是“認識自己”和“接受自己”。我們的生活規(guī)則總是受到外界的影響,我們的一生都被強加于我們的標準糾纏。倘若我們不能好好認識自己并珍惜自己,我們就會隨波逐流,按照外界的標準生活,為了成為他人眼中的十全十美而喪失了獨特的自己。
外貌很重要,我們當然也應(yīng)該愛美。但是愛美之前,我們必須先愛自己。不能因為外界關(guān)于美的標準和自己擁有的不一樣而否定自己。大眼睛是美,小眼睛也有自己的魅力。大家千萬不要盲目地去整容,追求任何外在標準的完美,都不代表能帶給人真正的幸福和踏實。整理生活才是更重要的功課。
日本曾經(jīng)有個紅極一時的歌手叫中島美嘉,她的暢銷專輯破了很多紀錄??墒呛髞硪驗檫^度勞累,她的聲帶和聽力都出現(xiàn)了嚴重的問題,因此再不能唱出完美的歌聲。郁郁寡歡不如主動迎戰(zhàn),面對病魔心魔,她依然用歌聲抗擊。她接納了無法十全十美的自己,依然用心歌唱。聽力不夠好,她就在臺上觸摸喇叭來感受節(jié)奏,自己用腳打節(jié)拍來把握歌曲長度。她的歌不再華美無雙,卻因為注入真心和生命而顯得具有無限的穿透力,讓臺下的觀眾淚流滿面。繼續(xù)追隨她的歌迷,并非因為她的外表,而是因為她為她熱愛的歌唱事業(yè)燃燒生命的精神。她在臺上唱出經(jīng)典的《曾經(jīng)我也想一了百了》時,傳遞出的她曾經(jīng)的沮喪和后來對生命的超越,激勵了無數(shù)的聽眾勇敢直面生活的艱難。人生怎么可能一帆風順,不經(jīng)歷風雨,哪里有什么十全十美,但是一定要堅持住啊,才能等到“遇見你的時候”(沒聽過這首歌的同學,可以去聽一下,歌詞很觸動人心)。
我們不需要十全十美,卻可以有自己的完滿。
這個世界上,并沒有十全十美的歌,卻有屬于每個人的獨一無二的生命之歌。那些看似缺憾的地方,恰恰讓我們的歌變得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