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思琦
一、繪本解讀與教學設計
繪本閱讀是低年級學生閱讀經(jīng)歷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它是通向流暢、獨立的文字閱讀進程中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階段。繪本閱讀課程,旨在把“繪本閱讀”作為開展低年級學生語文學習的一種載體和語文課程的補充,借助繪本,在看、想、聽、說、讀、寫、做、演的綜合性游戲式的活動中,提高低年級孩子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培養(yǎng)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對美的感受力,對周圍世界的認識能力,以及樂于觀察、樂于合作、樂于探究、樂于學習語文的情感,發(fā)展學生的個性,讓學生在“悅讀”中健康快樂地成長,讓學生在步入校園學習的初始階段就愛上讀書,與書籍成為好朋友。
《中國的十二屬相傳說:和甲骨文做游戲》是一本有趣的繪本,講述的是一個膾炙人口的傳統(tǒng)故事——十二生肖的來歷。全書內文插圖由甲骨文書法構成,由甲骨文大師歐陽可亮先生創(chuàng)作,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繪本閱讀體驗,學生可以在書中找到代表每個小動物的甲骨文字,走進一個奇妙的甲骨文世界,領略文字的奧妙,從此愛上文字、對認字產(chǎn)生興趣。
基于此,筆者本節(jié)課設定的教學目標
如下:
1.感知十二生肖所包括的12種動物、十二生肖的排列順序,感知、了解十二生肖一年一種屬相,12年一個輪回的規(guī)律。
2.初步體會傳說中反映出的民俗文化,激發(fā)學生熱愛傳統(tǒng)文化的感情,自由交流所感所想。
3.通過甲骨文的形式激發(fā)學生識字興趣。
二、教學過程
1.激趣導入
利用游戲導入課程,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生興趣。小游戲“你來比畫,我來猜”揭示象形字。
游戲規(guī)則:
比畫者:不出聲,只做動作,用動作來表達。
猜者:天黑請閉眼,天亮請睜眼。(一位學生比畫,其他同學一起猜)
師:同學們真聰明,古代人更是機智,他們利用這一特點創(chuàng)造出象形字,象形字又叫甲骨文。甲骨文篆刻在石板、龜殼、獸骨或器皿上。所以今天這本繪本不僅講的是中國的十二屬相,而且繪本里的插圖內容都是以(生:甲骨文)形式呈現(xiàn)出來的,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繪本,看看繪本中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2.“走進”繪本
開始正式學習繪本,體會傳說的悠久和甲骨文的特點。
師:在很久很久以前,有多久呢?人們不會計算年齡的時候,他們找到了玉皇大帝,說請您指教,有什么方法可以計算年齡呢?玉皇大帝說以動物們的名字來計算年齡吧!動物們一聽都高興地簇擁上來,孩子們你們來看看這幅圖,這里都有哪些動物?
生:豬、狗、羊、猴、雞。(黑板上指一指)
3.品讀繪本
(1)品讀繪本,讀一讀接下來發(fā)生的故事
師:很多動物都來參加大會,你們想知道誰來參加比賽了嗎?請同學們打開繪本認認真真地讀一讀。觀察圖片,說一說你在圖片當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
什么?
師:看看這三幅圖(貓、老鼠、牛)里有哪幾種動物,這幾種動物之間又發(fā)生了哪些故事,現(xiàn)在請你仔細地觀察,想好以后舉手示意老師。
觀看視頻,引導學生:很久很久以前貓和老鼠是很要好的朋友,這件事發(fā)生以后讓我們明白了什么?
師:再觀察這兩幅圖(虎、兔、龍、蛇),還有誰來參加比賽了?你在圖片中還看到了什么?(天氣、花草的象形字)
師:后面的小動物緊隨其后,它們都有誰呢?它們之間又發(fā)生了怎樣的故事?(馬、羊、猴、雞、狗、豬)
師:玉皇大帝鄭重地對動物們說:“大家辛苦了,以后請你們好好幫助人們吧?!眲游飩兟犃恕?/p>
生:非常高興。
師:可是有人歡喜,有人愁,被推到河里的小貓怎么樣了呢?
生:可憐的小貓爬上了岸,已經(jīng)是第十三名,不能排入屬相了。
師:讀完了這本十二生肖的故事,我相信你們還聽過其他版本的十二生肖的故事,這些都是來自民間的傳說,傳說就是口口相傳的,沒有文字記錄的口耳相傳的故事。因為口口相傳,大家說法不一,不易保存,所以慢慢地就有了文字的出現(xiàn)。
(2)觀看“龍”字的演變過程
感受中國文字的源遠流長和漢字演變的神奇之美,體會漢字的魅力。
(3)完成任務單,連一連、畫一畫
將提前準備好的任務清單發(fā)給學生,請學生根據(jù)任務從書中選擇合適的字。
師:同學們,請你在書中找出自己想要畫的象形字,自己畫一畫。(強調筆順)
師:也請你在書中找一找能組詞的兩個字,組一組詞。(反義詞:多少、大小)
(4)展示學生作品
4.課外拓展
推薦相關書籍。
三、教學反思
在進行繪本教學時,“龍”字的演化過程教學視頻讓學生驚嘆不已,同時也讓學生認識到象形字也是可以走進我們的生活的,學生對漢字的字形之美、演變過程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教師同時鼓勵學生在后續(xù)的寫、畫、說等活動中進一步感受漢字的魅力。授課結束后,根據(jù)課程內容和學生特點向學生推薦相關繪本,更激發(fā)了學生探究知識的興趣。一節(jié)課是否上好,看的是學生下課后的反應。課程結束后,學生們紛紛拿出繪本、紙、筆,對照著簡體漢字寫了又寫,還找教師指導,教師推薦的書目下課后全部被借走。一位教師點評道,這才是一節(jié)繪本課真正的意義。
當然,教學過程中也有不足之處。繪本教學重在一個“玩”字,讓學生們在玩中獲取知識,應當著重抓住繪本中用甲骨文做游戲的方式讓學生們在多種游戲中識字認字,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及漢字的演變過程,并且可以讓還學生在畫甲骨文的過程中除了畫自己的屬相,也可以畫一畫家人的屬相,讓學生將本節(jié)課的所學分享給家長,這又是一個激發(fā)孩子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
(作者單位:北京市第二中學亦莊學校)
責任編輯:胡玉敏
huym@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