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飆
中國的智慧,穿越古今,無所不在,所以,常常游弋于古人的文字與故事之中,我們總能感受到立身處世的趣韻哲意,從而洞徹為人做事的真諦。
成回是一個謙和的長者,也是掌管一方的父母官,他拜師于比自己年輕得多的孔子的學生子路,都三年了,依然對子路恭敬有加。子路說:“你是長者,何必這樣的恭敬呢?”成回道:“我聽說,人活在世上,與鳥何異?上畏鷹鷲,下畏網(wǎng)羅啊!何況說你好話的人少,詆毀你的人多,只要身不死,不定哪天禍患就不請自來了;我已活了70歲了,尤??肿约菏Ч?jié)獲罪,怎敢不以恭敬待大命?。 ?/p>
大命這個詞特好,內(nèi)涵非常地豐富,每個人只要愿意智慧地經(jīng)營自己的人生,都能從自己的生命之中,拎出這個“大”的真趣來。但是,不管你是王侯將相,還是平頭百姓,若是沒有一顆敬天畏地之心,恐怕命將難保,哪里還能活出這個“大”韻呢?
晉朝的石崇,因為平吳有功,深得武帝的器重。此人做官有一套,弄錢也有一套,以至于富可敵國。按說,錢的來路相當灰色,他應該低調(diào)才是,可恰恰相反,他竟然處處張揚,與人斗富,就連武帝的舅舅王愷,都不是他的對手。王愷搬出武帝賜的珊瑚樹來炫耀,竟被他隨手打碎,王愷正想發(fā)作,他卻賠償一棵遠比王愷的大得多的珊瑚樹,弄得王愷顏面盡失。武帝死后,他被抄家滅族,在押往刑場的路上,他對監(jiān)刑官說:“都是這些奴輩貪圖我的財富啊!”監(jiān)刑官說:“既然知道財富能帶來災禍,為啥不收斂自己,多散家財呢?”
其實,石崇年少之時,也是一個好學求進之人,穎悟有才氣,如果他讀過應侯傳,或許會有另外的結局。
范?。ㄎ簢?,著名政治家、軍事謀略家,因封地在應城,又稱應侯。)被懷疑通齊賣魏,易名入秦。范睢見秦昭王之后,提出遠交近攻的策略,被拜為客卿。后又憑借自己的謀略,他出任秦相,領兵打仗,攻城略地,從而為秦統(tǒng)一六國奠定了基礎。
有一次,魏國的公子牟來訪秦國,臨走的時候,應侯來送他說:“先生將去冉之山東,可有什么教誨留給我?”公子牟說:“君在秦國權熾位熱,但有幾句話君要記在心上:官與勢沒有期約,而勢自至;勢與富沒有期約,而富自至;富與貴沒有期約,而貴自至;貴與驕沒有期約,而驕自至;驕與罪沒有期約,而罪自至;罪與死沒有期約,而死自至??!”
魏公子的話,讓應侯驚出一身的冷汗,他突然明白了:自己長期主持秦國的軍政工作,在秦國已經(jīng)是最尊貴的大臣了,富貴之極,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滿則溢,盈則虧,物極必反,一旦有人在昭王面前戳自己一下,結局不堪設想?。∮谑?,他對公子牟說:“公子所教誨我的太深刻了?!睆拇?,自律言行。
魯國有一個叫機汜的人說:“君子好恭,能夠成其美名;小人學恭,可以安度一生。”當然,君子是指好學求進之人,小人是指平凡庸常之人;不管是誰,只要能以恭敬待大命,其人生的歲月,必然孜孜以榮,怡怡而安!
(編輯 高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