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盛林
家風,是家庭世代累居、繁衍生息過程中形成的穩(wěn)定生活作風、傳統(tǒng)習慣和道德風貌的總稱。自古以來,不乏以好家風流芳百世的故事。孟母三遷、岳母刺字、孔融讓梨等,都是“中國故事”的生動片段。老一代革命家以錚錚鐵骨的英雄氣概,兩袖清風的模范品格,教育后人不忘本、不貪腐的生動事跡,更是彰顯了家風的重要性。
家風是世代傳承并且不斷延續(xù)下去的,家風是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共同作用的產(chǎn)物,因而具有鮮明的時代印跡。記得很小的時候,我和小朋友在陰雨綿綿的雨天玩耍,只見山坳里的一棵樹上飄動著一種黑色的東西,如鬼魅一樣忽隱忽現(xiàn),大家爭論著是不是出現(xiàn)了山鬼。正好爺爺路過,他大聲說:“世上哪有什么鬼!”于是,爺爺領著我們走進山坳,他用拐棍一下子把那塊懸在樹枝上的黑布扯了下來。一樁“懸案”就這樣煙消云散了。這件小事對我影響深刻,每當有神秘想法出現(xiàn)的時候,我仿佛就真切地聽到了爺爺那洪亮的聲音——世上哪有什么鬼!
這只是兒時生活中的一個小插曲,我出生在一個大家族里,族人和睦相處、淳樸互諒的待人處事態(tài)度深深影響著我。還有我父親對我的教育和啟發(fā),更是沒齒難忘。小時候,父親第一次帶我去火車站看綠皮火車,告訴我火車的原理和經(jīng)由路線,讓我明白了世界還很大的道理。父親還告訴我,騎自行車之前一定要檢查車閘是不是好用,以免走坡路時發(fā)生危險;出門在外看見路邊的水果不要撿食,以免上當受騙;路遇有困難的行人能幫一把就幫一把,每個人都會有困難的時候。這樣的一樁樁小事,至今還記憶猶新,在我人生的成長階段埋下了向上、誠實、嚴謹、樂于助人的道德基因。
家風無時不在影響著一個人,家風也無時不在與時俱進發(fā)生著變化。有時候,家風是一些高大上的道理,而更多的時候,家風是生活中的一些瑣碎小事。如果傳承好家風從我做起,那么幸福生活一定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