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uko
和一個朋友去東京旅行的時候,發(fā)現(xiàn)她特別愛去銀座買包。不停地拉著我穿梭在各大名牌店里,毫不眨眼地刷卡,出手之闊綽,讓我有點吃驚。
美其名曰:買到就是賺到。
包上最好有個大大的logo,顏色要足夠亮麗,能一眼看出來品牌的最好。
我有點咋舌,同是工薪階層,為什么我們的生活水平差距這么大。后來才知道,朋友光鮮亮麗的生活,基本靠信用卡和花唄來支撐。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每個女生都被“要求”好好愛自己。必須用精致的、閃著光的昂貴精品來證明自己的不平凡。買一兩件奢侈品,是品位的必要彰顯;每場不落的電影,是社交的有效談資;與小姐妹一同訂健身餐,是生活態(tài)度的重要表達。
那些看起來肉疼的消費,正慢慢成為努力生活的勛章。
想起莫泊桑的短篇小說《項鏈》。
一個女人,因為她的虛榮,向朋友借了一條鉆石項鏈參加舞會去了。在項鏈的照耀下,她在舞會上出盡了風頭。不幸的是,項鏈丟失了。虛榮的女人為了賠償這條項鏈,付出了十年的艱辛。然而,十年后,她終于從項鏈的主人那里知道,所謂的鉆石項鏈是假的。
為了支撐虛榮,付出了十年的代價?,F(xiàn)代社會很多人也是如此,不合理評估自己的消費能力,盲目跟風去維持精致的假象。透支未來,也是付出了自由的代價。
這樣的人外表看起來無比精致,但是私底下卻沒完沒了還著卡債,支撐每一天的重復循環(huán)。
曾經(jīng)問過身邊的幾個朋友:你們覺得什么樣的人,才能稱得上精致?有個朋友說她的奶奶,就是個非常精致的人。朋友的奶奶生活在一個物資匱乏的年代,但是她每天都會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凈凈。睡覺前也會把干凈的褲子或者裙子沿著褲縫線疊好,壓在枕頭下面。
這樣第二天早上起來穿,褲縫線分明,而且沒有其他褶皺。這樣的習慣一直保持到現(xiàn)在。
朋友說她奶奶雖然穿著很樸素,沒有什么好看的首飾,可是每天都會把自己收拾得很體面。其實真正的精致不是看上去富裕,而是對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高要求。
一個女生的精致是什么?是千篇一律的網(wǎng)紅臉、LV包,還是限量版口紅?
消費主義下,我們似乎都中了“偽精致”的毒。什么火熱追捧什么,什么奢侈就跟風什么,樣樣不想落潮流。精讀君在終身成長詞典《235:欲望》中提道:欲望,是人類最原始、最基本的本能。
李銀河說:精致的生活首先是清醒的,不是懵懂的,即意識到自身存在的;其次是平和的,不是不安的;再次是喜樂的,不是痛苦的。
精致不是表面上,依靠昂貴的鞋包化妝品等外物,來體現(xiàn)自己。
而是從內(nèi)心真正確認自己,意識到自身的價值和存在,嚴要求、不將就的生活態(tài)度。
這是一種對于瑣碎生活有儀式感的小心情,一種在狼狽環(huán)境下保持體面的精神。
這樣的精致,才是對生活最好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