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考情縱向一覽表
續(xù)表
【規(guī)律總結】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考查方式分三種:一是作為選擇題單獨出現,主要以考查重要知識點,像v-t圖象、x-t圖象、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為主;二是作為實驗題單獨出現,考查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時間關系的實驗;三是作為計算題的組成部分,在具體情境應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圖象來解決實際問題。與具體情境相結合是這類題目的特點,因而在具體情境中迅速識別模型并準確計算正確結果是解決這類問題的關鍵。
【學習策略】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勻變速直線運動及其公式、圖象,是本部分的兩個Ⅱ級知識考點,也是高考考查的重點。理解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基本要素、熟練運用基本規(guī)律(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平均速度公式及速度—位移公式,尤其是平均速度公式、速度—位移公式及“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于全程的平均速度”);重點關注兩個圖象的應用,理解圖象的“斜率”“截距”“面積”“交點”的具體含義;利用運動草圖來展示物體的運動過程,通過“速度相等”找到追及相遇問題的臨界點,善于利用時間關系和位移關系,另外可以通過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提高符號推導、運算能力。
磁場的研究考情縱向一覽表
【規(guī)律總結】磁場主要以兩種方式考查:一是以選擇題形式出現,可以考查磁場的描述(包括磁現象、磁感應強度、磁感線、磁場的疊加)、常見磁場、安培定則、地磁場、安培力和左手定則、洛倫茲力和左手定則、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中的運動、質譜儀、回旋加速器、帶電粒子在組合場中的運動、帶電粒子在疊加場中的運動等,可以是涉及安培力的平衡問題、極值問題,也可以是涉及洛倫茲力的圓周運動問題,題目的選擇范圍大,難度空間大;二是作為計算題的某個環(huán)節(jié)出現,主要是出現在與電磁感應現象結合的題目當中(涉及安培力F=BIL)或者是帶電粒子在復合場中的運動題目當中(涉及洛倫茲力F=qvB)。計算題的難度空間和區(qū)分度都有比較大的浮動空間。
電磁感應的研究考情縱向一覽表
【規(guī)律總結】電磁感應主要以兩種方式考查:一是以選擇題形式出現,可以涉及奧斯特圓夢“電生磁”、法拉第心系“磁生電”(感應電流)、探究感應電流方向的規(guī)律、楞次定律的應用、右手定則、電磁感應定律的內容及表達式、導線切割磁感線時的感應電動勢、電磁感應現象中的磁生電場、電磁感應現象中的洛倫茲力、自感現象、磁場的能量、渦流,題目的選擇范圍大,難度空間大;二是作為計算題出現,以電磁感應為主的力電綜合題目為主,可以涉及受力分析、運動分析、能量分析、動量分析,題目的難度空間和區(qū)分度都有比較大的浮動空間。通常處理思路是找電源求電動勢(利用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分析電路找電流(利用楞次定律、右手定則、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局部電路分析(涉及電壓、電流、功率、安培力等)。
交變電流的研究考情縱向一覽表
【規(guī)律總結】交變電流主要以選擇題來考查,可以考查交變電流的定義、交變電流的產生、交變電流的變化規(guī)律、周期和頻率、峰值和有效值、變壓器的原理、電壓、電流與匝數的關系、理想變壓器與電路、降低輸電損耗的兩個途徑、電網供電,題目的選擇范圍比較大,出題一般以中等難度或者以下為主。
續(xù)表
【規(guī)律總結】選修3-3部分的高考考查是通過兩個題目組成,一大一小,小的是選擇題,要求五選三,也有可能會以填空題的形式出現,但是目前在全國卷Ⅰ里沒有出現過,大的是一個計算題。從考查內容上來說因為選修3-3只有“氣體實驗定律”一個Ⅱ級考點,因此計算題幾乎可以肯定是考查氣體實驗定律的題目或者是氣體實驗定律和熱力學定律結合的題目。選擇題可以是拼盤形式同時考查若干個知識點,也可以是圍繞同一個知識點從不同角度考查。從考查內容上來說包括以下知識點:物質的分子組成、分子的熱運動(擴散、布朗運動)、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及分子勢能、阿伏加德羅常數、用油膜法估測分子的大小、氣體分子運動速率的統(tǒng)計分布、溫度和溫標、內能和改變內能的兩種方式、微觀結構、晶體與非晶體、液體的表面張力現象、浸潤與不浸潤、液晶的性質、飽和汽與飽和汽壓、相對濕度、玻意耳定律、查理定律、蓋—呂薩克定律、理想氣體的狀態(tài)方程、熱力學第一定律的應用、能量守恒定律、力學第二定律的理解和應用等。
選修3-4的研究考情縱向一覽表
【規(guī)律總結】選修3-4部分的高考考查是通過兩個題目組成,一大一小,小的可以是選擇題,要求五選三,也有可能會以填空題目形式出現,大的是一個計算題。從考查內容上來說因為選修3-4有三個Ⅱ級知識考點:簡諧運動公式及其圖象、橫波圖象、光的折射定律,這三個考點都出成計算題,目前看計算題主要是兩類,一是光的折射定律和折射率,二是機械振動和機械波結合。選擇題或者填空題目可以是拼盤形式同時考查若干個知識點,也可以是圍繞同一個知識點從不同角度考查。從考查內容上來說包括以下知識點:彈簧振子、彈簧振子的位移—時間圖象、簡諧運動及其圖象、描述簡諧運動的物理量、簡諧運動的表達式、簡諧運動的回復力、簡諧運動的能量、單擺的回復力、單擺的周期、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受迫振動與共振、橫波和縱波、波的傳播、波動圖象、振動圖象、波長、頻率和波速、波的衍射、波的疊加、波的干涉、多譜勒效應定義及簡單應用、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測定玻璃的折射率、全反射的定義、公式、臨界角、全反射棱鏡、光導纖維、楊氏干涉實驗、決定條紋間距的條件、電磁波的產生、電磁波的發(fā)射、傳播和接收、電磁波譜、狹義相對論的兩個基本假設、質能方程等。
【學習策略】對于波動圖象與振動圖象的綜合問題,采用“一分、二看、三找”的思路去解決:分清楚題目所給的是振動圖象還是波動圖象(橫坐標為是波動圖象,橫坐標為則是振動圖象)→看清橫、縱坐標的單位→找準波的圖象對應的時刻和振動圖象對應的質點。對于幾何光學問題,先確定光是從光密介質進入光疏介質還是相反,應用確定臨界角,再根據題目條件判定光在傳播時是否發(fā)生全反射,若發(fā)生全反射,畫出入射角對于臨界角時的光路圖,最后運用幾何關系或三角函數關系以及反射定律進行分析、判斷、運算。
選修3-5部分研究考情縱向一覽表
續(xù)表
【規(guī)律總結】選修3-5現在成為了高考必考內容,高考的試題呈現方式有下面三種:一是以實驗題出現,主要考查驗證動量守恒定律;二是以計算題形式出現,主要考查動量定理、動量守恒定律的應用,這部分知識會結合其他力學知識或者是電學知識以力學綜合題或者是力電綜合題的形式出現;三是以選擇題形式出現,這類題目可以考查的內容就比較多了,比如:動量、動量定理、動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彈性碰撞和非彈性碰撞,氫原子光譜,氫原子的能級結構、能級公式,原子核的組成、放射性、原子核的衰變、半衰期,放射性同位素,核力、核反應方程,結合能、質量虧損,裂變反應和聚變反應、裂變反應堆,射線的危害和防護,光電效應,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關注動量問題與能量問題等力學問題的綜合。
1.讓教材成為“源頭活水”
教材是高考試題的重要素材來源,以教材素材為藍本,經過拓展、拼接、改編形成的物理試題逐年增多。這充分體現了高考試題“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的”的特點。比如2017年17題考查氚核聚變中的核能問題;2017年33(1)題考查氣體分子運動速率的統(tǒng)計分布;2016年15題考查質譜儀問題;2016年22題考查驗證機械能守恒的實驗;2015年 35(1)題考查光電效應的圖象問題,這些題目都是可以在教材中找到痕跡的,有的甚至是課本的重現。這就提醒我們在物理學習過程中要從教材出發(fā),不僅要關注物理學的基本概念、規(guī)律和方法,還要關注教材中蘊含的科學家發(fā)現物理規(guī)律的背景、探究其中的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在對教材素材、細節(jié)的分析中提升“科學思維和科學探究”素養(yǎng)的水平。
2.強化基本概念、把握基本規(guī)律
3.讓物理模型成為物理知識的附著點
物理解題的過程很大程度上就是識別模型(建立模型)的過程。物理模型包括過程模型,如勻變速直線運動(包括勻速直線運動)、平拋運動(包括類平拋運動)、勻速圓周運動(包括天體運動、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中的運動),這些是高中物理中的基本運動形式,它們都有具體的模型與之對應;對象模型,如質點、輕彈簧、輕繩、輕桿、橡皮繩、輕滑輪、滑環(huán),它們是高中研究的對象主體,都有各自的受力特點;條件模型,如機械能守恒、動量守恒、理想電機、理想電表等,這些模型的存在條件是一定要小心對待的。熟悉各種模型的特征及其相應的解題基本思路是非常必要的。針對不同的模型把握它的來龍去脈,能夠在不同情境下識別它們,并運用它們的規(guī)律特點來處理具體的物理問題,這就是對模型復習的根本要求。針對勻速圓周運動的模型,都受到哪些力?合力是多少,方向是什么樣的?向心加速度有多種表達方式,在目前的環(huán)境中應用哪個更方便?列出的這個動力學方程中哪些是未知量?通過什么關系把它們換掉?一直這樣追問下去,直到完全可以通過已知量來表達為止,然后把上述思維過程倒過來書寫,問題就解決了。這就是模型的識別和具體應用過程。
4.培養(yǎng)解題能力,從容應對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