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wǎng)友在微博中發(fā)布“因某血液中心在獻血前不做檢測而導致獻血者在輸血時得艾滋”的消息,引發(fā)社會各界的關注。經(jīng)網(wǎng)警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該網(wǎng)友并未獻過血。公安機關依照法規(guī),對其處行政拘留7日的處罰。
至此,該事件算是已了結。其實,無論是首次獻血還是多次獻血,每次獻血之前,采供血機構都會對獻血者做血液初篩檢測。獻全血前要經(jīng)過扎左手無名指的檢測,獻血小板前則需靜脈抽血進行檢測。獻血后,采供血機構還會嚴格按照國家規(guī)定的標準,對每一袋血液進行“經(jīng)血傳播傳染病”等項目的檢測。
但是,還有些網(wǎng)友存在疑慮:獻血流程到底是怎樣的?獻血前后獻血者到底要做哪些檢查?
獻血前,獻血者需攜帶本人有效身份證件進行獻血登記,并在醫(yī)務人員指導下填寫“獻血者健康情況征詢表”。再由醫(yī)生對獻血者進行健康情況征詢,測量體重、脈搏、血壓、體溫,取獻血者指血或抽取靜脈血進行血液檢測。獻血者休息,等候檢測結果。
檢測合格者,進入血液采集環(huán)節(jié)。獻血后,獻血者需按壓針眼休息5~10分鐘,防止皮下瘀血。獻血結束后,獻血者領取無償獻血證和紀念品。
為了保證所采血液安全無風險,需要采血機構對獻血者進行相關的體格檢查,對所采血液需要做相關的檢測,以避免其帶有傳染病的病原體毒。
獻血者體格檢查
我國《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GB18467-2011)中對獻血者的年齡、體重、血壓、脈搏、體溫、一般健康狀況等有相關規(guī)定:①國家提倡獻血者年齡為18周歲~55周歲;既往無獻血反應、符合健康檢查要求的多次獻血者主動要求再次獻血的,年齡可延長至60周歲。②體重:男性體重≥50千克,女性體重≥45千克。③血壓正常。④脈搏每分鐘60次~100次,高度耐力的運動員脈搏每分鐘≥50次,節(jié)律整齊。⑤體溫正常。⑥一般健康狀況正常,包括皮膚、鞏膜無黃染,皮膚無創(chuàng)面感染,無大面積皮膚??;四肢無重度及以上殘疾,無嚴重功能障礙及關節(jié)無紅腫;雙臂靜脈穿刺部位無皮膚損傷,無靜脈注射藥物痕跡。
獻血前血液檢測項目
包括血型檢測、血紅蛋白測定。單采血小板獻血者還需檢測紅細胞比容及血小板計數(shù)。
獻血后血液檢測項目
包括血型檢測、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乙型肝炎病毒檢測、丙型肝炎病毒檢測、艾滋病病毒檢測、梅毒試驗。
獻血前注意事項
獻血前獻血者應了解獻血相關知識,消除緊張心理;獻血前一天保證充足睡眠;獻血前兩餐不要進食高脂或高蛋白食物(如肥肉、油條等),不要服用藥物,不要飲酒;獻血當天早晨應進食清淡的食物,如米粥、饅頭等,不建議空腹獻血;獻血當天獻血者衣著適當,盡量不穿袖口太緊的衣服。
獻血后注意事項
1.獻血完畢,獻血者除按壓針眼外,為了防止出血,獻血后2小時內(nèi),獻血側手臂不宜提拿重物或過度用力。如果穿刺部位滲血,請將手臂舉高,并稍用力壓迫該處。
2.如果獻血后有任何不適或異常感覺,請不要離開,并立即通知醫(yī)生或護士。如果你在離開獻血地點后感到頭暈,請立即坐下,最好是躺下休息,并多飲用些含糖飲料。
3.為了防止感染,請12小時后再去掉創(chuàng)可貼。
4.針眼附近若有青紫現(xiàn)象,那是由于血液滲入皮下組織導致的,一般會于1周左右慢慢消散,不會對身體造成長久的不良影響。
5.獻血24小時后可對針眼處進行熱敷,促進青紫部位滲血的吸收。
6.獻血后24小時內(nèi)應多飲用些飲料,這將有助補充在獻血時所流失的液體部分。
7.可照?;顒樱珓×业捏w育活動則需隔天進行。
8.可適當補充營養(yǎng),切勿暴飲暴食,以免影響腸胃功能。
1.口腔護理(包括洗牙)后未滿3天,拔牙或其他小手術后未滿15天;闌尾切除術、疝修補術及扁桃體手術痊愈后未滿3個月,較大手術痊愈后未滿6個月者。
2.良性腫瘤:婦科良性腫瘤、體表良性腫瘤手術治療后未滿1年者。
3.婦女月經(jīng)期及前后3天,妊娠期及流產(chǎn)后未滿6個月,分娩及哺乳期未滿1年者。
4.活動性或進展性眼科疾病病愈未滿1周者,眼科手術后未滿3個月者。
5.上呼吸道感染病愈未滿1周者,肺炎病愈未滿3個月者,急性胃腸炎病愈未滿1周者,急性泌尿道感染病愈未滿1個月者,急性腎盂腎炎病愈未滿3個月者,泌尿系統(tǒng)結石發(fā)作期,急性風濕熱病愈后未滿兩年或有后遺癥者,寄生蟲?。ɑ紫x病、蟯蟲?。└腥疚赐耆祻驼?。
6.傷口愈合或感染痊愈未滿1周者,皮膚局限性炎癥愈合后未滿1周者,皮膚廣泛性炎癥愈合后未滿兩周者。
7.被血液或組織液污染的器材致傷或污染傷口以及施行文身術后未滿1年者。
8.與傳染病患者有密切接觸史者,自接觸之日起至該病最長潛伏期。甲型肝炎病愈后未滿1年者,痢疾病愈未滿6個月者,傷寒病愈未滿1年者,布氏桿菌病病愈未滿兩年者。
9.1年內(nèi)前往瘧疾流行病區(qū)者或瘧疾病愈未滿3年者,弓形體病臨床恢復后未滿6個月,Q 熱(一種以高熱為主要癥狀的急性傳染病)完全治愈未滿兩年者。
10.口服抑制或損害血小板功能的藥物(如含阿司匹林或阿司匹林類藥物)停藥后不滿5天者,不能獻血小板及用于制備血小板的全血。
11.1年內(nèi)輸注全血及血液成分者。
12.曾與易感經(jīng)血傳播疾病高危風險者發(fā)生性行為未滿1年者。
13.曾有國務院衛(wèi)生行政部門確定的檢疫傳染病疫區(qū)或監(jiān)測傳染病疫區(qū)旅行史,入境時間未滿疾病最長潛伏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