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大橙
也許這就是北京吧,霧霾彌漫時,回頭尋不見來處,前方看不清方向,只能憑著直覺踽踽獨行。但只要大風一起,蔚藍澄澈的天空下一切看上去都那么透亮和精彩,在這個城市每時每刻都有夢想照進現(xiàn)實。
女,26歲,成長于東部沿海某十八線小縣城,雙985學習經(jīng)歷,冷門文科專業(yè),北京工作1年零4個月。
2016年7月,進入北京某基層單位從事專業(yè)對口工作。帶著當年江蘇省高考50萬考生文科前六百名的驕傲,覺得無論從事什么工作,都會比別人做得更好更出色,堅信“金子放在哪里都會發(fā)光”。當單位老同志發(fā)問:“你還能把檔案管出花兒來啊?”內心的驕傲碎了一地,然而還是毅然決然撿起碎片,在朋友圈轉發(fā)“栗戰(zhàn)書在某重要會議上強調,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強烈的政治責任做好檔案工作”,并加以評論,表明專業(yè)自尊與內心堅定——如何調整心態(tài)和如何扎扎實實把基層檔案工作做好做出色,是接下來要思考和實踐的命題。仿佛看到一顆專業(yè)新星冉冉升起。
2016年8月,租住的小屋衛(wèi)生間地面漏水、燃氣熱水器罷工,高度潔癖的房東阿姨在屋內無人的情況下,突擊檢查并打電話厲聲斥責衛(wèi)生整潔情況達20分鐘,因自尊心極強且從小到大沒被幾個人罵過,這時留下了委屈的滾滾淚水。那個一直被父母呵護、被學校光環(huán)圍繞的女孩兒,從25歲開始學習如何獨自面對生活中的措手不及。
2016年11月,領到當月工資2493.20元。扣除掉每月房租2000元,水費電費網(wǎng)費燃氣費200余元,資金賬戶幾乎為0。頓覺人生幻滅,在控訴體制和質疑人生之后,內心沉重地撥出媽媽的電話。
2016年12月,為了省下房租可以稍微進行一些買買買的活動,搬進了單位提供的集體宿舍。一日,宿舍的暖氣壁掛爐壞了,喊來師傅維修,師傅問:這個房子你們租的多少錢?答:單位提供的宿舍,不花錢。師傅問:那你們廠還招工嗎?思考答案的同時環(huán)顧宿舍裸露的水泥地面和墻面,以及白色蚊帳掩映下一米寬的上下鋪,終于認識到自己紡織女工的本質。
2017年1月,和閨蜜三人開通公眾號——櫻桃萵苣和奶茶。我們的初衷是“消滅生活中的懶惰!讀書留感!”我們的口號是“天地閱覽室,萬物皆書卷”。被堅持每周一更的勤奮自我感動,為接下來持續(xù)六個月停留在兩位數(shù)的粉絲數(shù)黯然神傷。
2017年2月,春節(jié)回家。眾親戚就恒定不變的主題與我交換意見,粗暴者如外公——人家小孩兒都會打醬油了,你怎么還沒男朋友!溫柔者如小姨——不要害羞,是該談朋友解決個人問題了。參加各種婚禮以及看望月子中的老同學。錢包日癟,心靈創(chuàng)傷不斷,遂將此次返鄉(xiāng)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幽怨寫下,名為《一個小鎮(zhèn)女青年的春節(jié)假期》。
2017年4月,陷入工作倦怠、人生迷茫期,每天都在拷問自己人生的本質和生命的意義。最終得出的結論是——找個男朋友在北京有個自己的家,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于是厚著臉皮請人介紹,開始密集相親。相親的過程主旋律為“我叫不尷尬”。感慨如果世界那么大為何我要忘你無處逃,如果世界那么小為何我的真心你聽不到。
2017年6月,對花點時間、flowerplus等新興訂花平臺如數(shù)家珍。堅持用鉻黃濾鏡拍照并發(fā)朋友圈,表達自己對美這件事情的不懈追求。工作間隙看看花兒,心中描摹“灶上有湯,窗前有燈,陽臺有花”的理想生活圖景。
2017年8月,拿到業(yè)余時間寫字掙得的稿費,鄭重存于某固定賬戶。和吃吃萵苣開玩笑說,這是給寫字路上小貴人的嫁妝錢,誰都不能動。想到曾經(jīng)向《少年文藝》編輯部老師學習寫作,中學曾有作品發(fā)表于南通市唯一一份都市類晚報的末版末條,不禁加快追逐文學夢的腳步,希望早日靠自己的無用之筆,實現(xiàn)月入逾千、逛超市酸奶柜時不用挑特價和買一送一的夢想。
2017年9月,夜,頭疼腦熱難以忍受,披頭散發(fā)出門叫車至最近社區(qū)醫(yī)院就診。值班醫(yī)生問:就你一個人?。吭诘玫娇隙ù饛椭笸秮黻P懷與同情的目光。護士連戳三針,透明液體終于開始順利輸入體內。深夜空曠的輸液室里,只有頭頂微微亮的光和手背傳來冰冰涼的感覺。遍翻500人通訊錄,然最終決定放棄。
2017年10月,騎電動自行車上班,車頭放了一箱待寄物品,車把上掛著筆記本電腦。過一窄道時車頭一晃,撞上旁邊三輪車,形成人仰馬翻的馬路喜劇。淡定拍拍塵土爬起,扶車撿物,旁邊的交通協(xié)管阿姨見狀過來幫忙。對阿姨表示感謝并瀟灑擺手:一點兒事兒都沒有。晚上回來發(fā)現(xiàn)膝蓋有好大一塊淤青,開始百度“如何讓淤青快速消除”。
2017年11月,在馬爸爸的號召下為自己購置了第一個千元包包,第一個千元高圓圓同款吹風機,第一個千元粉底,第一個千元洗臉儀。查看信用卡余額和花唄余額,一邊滴血,一邊在心底給自己一個淡淡的微笑:女人,要對自己好一點。
不熟練掌握豆腐皮蛋、白灼秋葵、蒜蓉西藍花、西紅柿炒雞蛋、蓮藕排骨湯、香菇臘腸飯等知名快手小白家常菜,且每逢做菜必發(fā)朋友圈。而事實上需要自己解決餓肚子問題時,90%的方案是外賣或者煮面條。
在朋友圈看到秀恩愛的默默點贊,看到分手失戀的不知如何才能給予安慰,看到曬可愛寶寶的忍不住雙擊放大端詳,驚呼“怎么可以這么可愛!”并在上述三種狀態(tài)的循環(huán)往復中保持萬年單身。
收藏有眾多出行指南,如《清閑時想在北京隨便逛逛,可以去這些地方》《世界上有哪些又美麗又實惠的旅游去處》,懷揣“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的美好愿望,但畢業(yè)后除了回家基本沒出過北京,原因只有兩個——沒錢和無人同行。一有時間趕緊惡補最近的高分劇、熱門電影和選秀綜藝,害怕跟不上時代の妖艷步伐,擅長在陌生話題的聊天氛圍中,保持淑女而無知的微笑。
拒絕地攤貨,對西四環(huán)到東六環(huán)、南五環(huán)到北三環(huán)各大商場專柜分布了如指掌,日常購物流程為專柜試穿——偷拍衣物吊牌——淘寶搜索——比質比價后下單付款。對護膚品的需求從保濕轉為抗皺。將近半年沒有體驗過8小時的完整睡眠。掉發(fā)嚴重,懷疑自己哪天會禿頂。
迅速捕捉各類善心與惡意。信奉“人若敬我一尺,我必還人一丈”,也感慨人心不古,世道險惡,曾寫下意味雋永的千古名句——若人心不是海,何來江湖。
愛好廣泛,品位不俗,最常掛在嘴邊的詞為“優(yōu)雅”。置頂公眾號有《槽邊往事》《毒舌電影》《不止讀書》《菠蘿斑馬居住指南》《新世相》等。每天一定會打開知乎日報、好奇心日報、豆瓣等清新與深度兼具的app,堅持認為自己是當今這個浮躁社會的一股清流,以“傳播正能量,關愛你我他”為使命。
有時候啊覺得自己很辛苦很脆弱很可憐,在一個離家那么遠的大城市獨自生活打拼,除了自己沒有任何人可以依靠。要努力投入地工作,爭取得到單位領導同事的認可,要料理自己的溫飽和生活讓爸爸媽媽放心,要變美變有趣這樣才會有人愛。遇到委屈,受到傷害,覺得孤獨,只能抹抹眼淚。
有時候又覺得自己很強大很豐富很可愛,憑一己之力在這個無數(shù)人夢想中的城市,有了一點點立足的基礎,用知識的力量改變了命運。有那么大的世界和未來等著我去探索,而我亦懷有一顆敬畏與好奇之心。穿上喜歡的裙子,踩上7cm高跟鞋,抹上斬男色口紅,我就是無敵女戰(zhàn)士。
也許這就是北京吧,霧霾彌漫時,回頭尋不見來處,前方看不清方向,只能憑著直覺踽踽獨行。但只要大風一起,蔚藍澄澈的天空下一切看上去都那么透亮和精彩,在這個城市每時每刻都有夢想照進現(xiàn)實。
而那個對的人也許明天就會出現(xiàn)。
責任編輯 張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