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魯新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危險因素,并制定相關的預防措施。方法 從2015年7月—2016年8月期間來該院就診且使用呼吸機的患者中隨機選取100例患者進行調研分析,對患者發(fā)生肺炎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并統計和相關性肺炎有關的危險因素。 結果 100例患者中發(fā)生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例數為23例,發(fā)生比例23%。通過運用回歸分析方法對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危險因素進行分析,結果發(fā)現主要和年齡較大、意識障礙、呼吸機使用時間過長、應用廣譜抗菌藥物、胃內容物反流、體位小于30°等有關,發(fā)生率分別為28.33%、26.25%、43.33%、29.09%、32.61%、29.55%。結論 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危險因素較多,發(fā)病率較高,需要針對患者臨床癥狀采用嚴格控制抗菌藥物使用,盡量減少呼吸機使用時間、行半臥位、提高營養(yǎng)飲食、避免預防性常規(guī)應用抑酸劑等,從而降低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fā)生概率,提高患者生存質量。
[關鍵詞] 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危險因素;預防措施;分析
[中圖分類號] R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8)08(a)-0062-03
ICU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Risk Factor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ZHAO Lu-xin
Department of Intensive Care, Laiyang Central Hospital, Yantai, Shandong Province, 265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in ICU and establish relevant preventive measures. Methods A total of 100 patients who had come to the hospital and used a ventilator from July 2015 to August 2016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for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The patients pneumonia was statistically analyzed and the risks associated with associated pneumonia were counted. Results There were 23 cases of ICU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in 100 patients, which occurred in 23% of the cases. Through the use of regression analysis methods to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 of ICU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lder age, consciousness disorders, ventilator use time for too long, the application of broad-spectrum antibiotics, stomach content reflux, body position less than 30° and other factors were related, the incidence rate were 28.33%, 26.25%, 43.33%, 29.09%, 32.61%, 29.55%. Conclusion There are many risk factors for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in ICU, and the incidence rate is high. It is necessary to strictly control the use of antimicrobial drugs for the patients' clinical symptoms, minimize the use time of ventilator, perform semi-supine position, improve nutrition diet, and avoid preventive routine. The use of antacids, etc., thereby reducing the probability of ICU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Key words] ICU 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Risk factors; Preventive measures; Analysis
近年來隨著老齡化趨勢日常凸顯,加上不良飲食、作息,生活環(huán)境以及內在因素等影響,各類病癥發(fā)病率越來越多,對于危重癥患者,通常會進入重癥監(jiān)護室,且需要應用呼吸機輔助呼吸,從而維持患者正常呼吸。作為一種非生理性的侵入性操作,呼吸機應用不當,將會導致出現各種并發(fā)癥,且隨著呼吸機應用越來越普及,發(fā)生相關肺炎性概率越來越多[1]。該文以2015年7月—2016年8月期間該院ICU重癥醫(yī)學科收治的100例接受呼吸機治療干預的患者選做研究對象,針對其中23例發(fā)生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患者的獨立危險因素展開了系統化的統計學測算分析,獲取了基礎性的研究分析結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來該院就診且在ICU重癥監(jiān)護病房應用呼吸機的100例患者進行調研分析,男性患者61例,女性患者39例,年齡從20~8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8.9± 9.34)歲,機械通氣時間從1~21 d不等,平均使用時間為(5.02±3.00)d。主要病癥類型包括重度肺部感染、肺氣腫、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支氣管哮喘、惡性腫瘤、急性心肌梗死、上消化道出血等情況。該研究所選病例經過倫理委員會批準且征得患者及其家屬的充分知情和同意。
1.2 方法
采用回歸分析方法,對臨床就診的重癥監(jiān)護室使用呼吸機患者發(fā)生相關性肺炎的情況進行觀察、記錄和分析,主要對患者年齡、性別、呼吸機使用時間、抗菌藥物使用情況、抑酸劑應用、胃內容反流物等情況進行分析。同時嚴格按照中華醫(yī)學會關于呼吸病分會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診斷標準進行參考研究,排除其他誤診等情況。
1.3 統計方法
采用軟件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分析,所有數據全部錄入Excel表格中,計數資料用百分(%)表示并引入χ2檢驗,通過運用單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方法對相關的危險因素分析篩選,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通過對100例應用呼吸機的患者進行分析,結果發(fā)現,共有23例患者發(fā)生了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方法對引起該病癥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結果發(fā)現,和性別、侵入性操作影響較小,主要危險因素包括:年齡較大、意識障礙、呼吸機使用時間過長、應用廣譜抗菌藥物、胃內容物反流、體位小于30°等有關,發(fā)生率分別為28.33%、26.25%、43.33%、29.09%、32.61%、29.55%。具體影響因素和發(fā)生例數如表1。
3 討論
從現代臨床重癥醫(yī)學事業(yè)的綜合性實踐發(fā)展路徑的角度展開闡釋分析,呼吸機設備及其相關技術的日漸發(fā)展成熟,以及其在現代重癥臨床醫(yī)學實踐過程中的廣泛推廣運用,為重癥醫(yī)學科有效解決和控制患者實際發(fā)生的呼吸系統危重性病理癥狀問題做出了積極貢獻,同時在呼吸機設備臨床持續(xù)使用時間不斷延長背景之下發(fā)生的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疾病問題,也給相關患者群體的綜合性生存質量狀態(tài)造成了嚴重不良干預,應當引起廣泛關注[2]。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是指患者在接受機械通氣48 h到整個機械通氣結束后48 h內發(fā)生的肺炎,是一種比較嚴重的應用呼吸機后的并發(fā)癥,由于患者身體較為虛弱,抵抗力較差,所以更容易引起相關的并發(fā)癥,甚至嚴重時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3]。
采用呼吸機進行機械通氣,大大提高了搶救成功率,但是與此同時也提升了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fā)生概率,由于在重癥監(jiān)護室患者本身的身體素質較差,加上應用抗生素藥物、年齡通常較大、體位不恰當等,所以更容易發(fā)生相關性肺炎,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健康,所以應當對相關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并對癥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完善。
①加強非藥物性預防護理。護理人員要嚴格按照操作規(guī)程確保各項操作始終處于無菌的環(huán)境下進行,進行檢查時事先洗手和消毒,不能檢查完一個患者后直接與另一個患者接觸,要嚴格進行消毒。在對患者進行吸痰時也要執(zhí)行無菌操作,每周定期為呼吸機進行維護、管路更換,及時將雜物清理,并對用過的管路進行集中回收、清洗、消毒、配送,每次使用前嚴格進行檢查,再次消毒。每日做好病房內衛(wèi)生清理,嚴格規(guī)定家屬探視次數,定期對病房內的空氣質量和醫(yī)務人員消毒情況進行檢查考核[4]。
②加強呼吸機日常護理,始終將呼吸機冷凝水集水杯置于管路系統的最低處,并將冷凝水及時清除,倒入專門的容器中[5]。
③加強體位護理。定期指導患者進行體位更換,使用呼吸機的患者確保床頭至少抬高30°以上,避免發(fā)生反流和誤吸等情況[6]。引導患者在使用呼吸機期間盡量采用半仰臥位,減少胃液反流情況,并對胃管正確放置情況和腸道動力進行檢查,避免發(fā)生胃內容物反流等情況。加強飲食護理,確?;颊郀I養(yǎng)均衡,合理膳食,維持體內環(huán)境平衡,提高抵抗力[7]。
④做好口腔護理。對患者口腔內雜物及時清除,并保持口腔黏膜一定的濕度,嚴格對使用呼吸機的患者進行口腔檢查,避免發(fā)生堵塞等情況[8]。
⑤對置管情況進行檢查評估,對使用呼吸機的患者每日進行溝通,盡量減少呼吸機的使用次數和每日使用時間,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及時觀察和診治,降低呼吸機使用時間、次數等[9]。
⑥做好藥物指導護理。嚴格按照醫(yī)生要求指導患者定時定量服藥,同時密切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和臨床癥狀改善程度,盡快減少抗菌藥物使用,從而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概率,嚴格進行藥物過敏性試驗,確保使用藥物最適宜。
遵照我國部分臨床重癥醫(yī)學事業(yè)領域研究人員和一線工作人員公開發(fā)表的基礎性研究資料,通常認為年齡較大因素、發(fā)生意識障礙因素、呼吸機使用過程持續(xù)時間過長因素、長期大量應用廣譜抗菌藥物因素、胃內容物反流病理因素、以及體位屈曲程度小于30°因素等是臨床中引致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疾病發(fā)病的獨立危險因素,患者在上述因素影響作用條件之下的疾病報告發(fā)生率依次為:27.31%、26.12%、42.17%、29.04%、31.36%、29.25%。而該次研究中獲取的系統化數據測算結果,更是為上述研究結論構筑和提供系統化且充分化的數理性支持依據。
對于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疾病而言,在年齡較大、意識障礙、呼吸機使用時間過長、應用廣譜抗菌藥物、胃內容物反流、體位小于30°等因素的影響作用條件下,患者的臨床疾病報告發(fā)生率分別為28.33%、26.25%、43.33%、29.09%、32.61%、29.55%。
綜上所述,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危險因素來源多方面,只有查明相關的危險因素,并采取對癥有效預防措施加強護理,積極查明原病發(fā)病,盡量早使用呼吸機,待患者病情穩(wěn)定后盡快拔除呼吸機,才能全面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減少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促進患者盡快康復。
[參考文獻]
[1] 宋麗華,付翠艷,劉亞爽,等.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危險因素分析及預防措施探討[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6,20(9):50-53.
[2] 朱熠,潘穎穎,莊建文,等.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危險因素分析及預防措施[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5,32(10):1050-1052.
[3] 連素娜.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危險因素分析及其護理對策研究[J].中國醫(yī)學裝備,2014,11(S2):2-3.
[4] 吳惠蘭,汪建偉.新生兒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危險因素及預防對策[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23):5754-5756.
[5] 雷習群,單南冰.重癥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機械通氣患者呼吸機相關肺炎危險因素的Logistic分析[J].臨床肺科雜志,2018,23(1):53-56.
[6] 曹秋平.重癥醫(yī)學科護理人員輪轉對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fā)生率影響的相關研究[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8,16(2):168-170.
[7] 姚穎.預防性護理在預防老年呼吸衰竭機械通氣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中的應用[J].臨床研究,2018(2):164,176.
[8] 侯冉,齊鳳鳴,閆子星,等.經口氣管插管患者行口鼻咽腔沖洗預防呼吸機相關肺炎的臨床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6(3):270-272.
[9] 李穎,許文,戈偉,等.綜合干預措施對ICU醫(yī)務人員呼吸機集束化策略執(zhí)行率與呼吸機相關肺炎發(fā)病率的影響[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7,27(8):1751-1753,1779.
(收稿日期:2018-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