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南周/福建省廈門市詩詞學會會長
詩詞,尤其是名篇,具有雋永的韻味與無盡的魅力。為何?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方面就是它有故事。我向來主張詩詞走進校園、進入課堂,包括中小學語文課本中關(guān)于古詩文的教學,強調(diào)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詩詞的故事入手來提升學生品讀、傳頌、宏揚詩詞的興趣。有了興趣,就會從簡單的記憶、背誦,到理解、品味與運用。
一般來說,詩詞里的故事有以下三類情況:
詩也情所至,或曰 “詩緣情”,而情發(fā)端于物事。事,故事、趣事、軼事也。有的物事以后變成了典故。以自身有故事而引出詩作,以唐人最多。
李白生性豪放,好遠行,喜飲酒,又有俠客之氣。安徽涇縣富戶汪倫慕其名,致信相邀說:“先生好游否,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否,此地有萬家酒店?!崩畎讈砗?,一看全無。汪倫則說:“十里桃花,是指這里有十里桃花潭水,萬家酒店,是這里有個小酒店,主人姓萬?!崩畎姿蚀笮Α1P桓多日,臨別時寫下《贈汪倫》詩:“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其他人離別都有一點傷感,而汪倫卻踏歌而來送這位詩仙,盡多瀟灑之意。
白居易少年有名篇《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睋?jù)宋人尤袤《全唐詩話》記載:白居易16歲時從江南來到唐朝首都長安,帶了詩文謁見當時的大名士顧況。顧況看了名字,開玩笑說:“長安米貴,居大不易。”但當翻開詩卷,讀到這首詩中“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兩句時,不禁連聲贊賞說:“有才如此,居亦何難!”
賈島第一次在京城里參加科舉考試。一天他在驢背上想到了兩句詩說:“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開始想用“推”字,又想用“敲”字,便在驢背上吟誦,伸出手做出推和敲的姿勢來,看到的人都很驚訝。當時代理京兆尹的韓愈正帶車馬出巡,賈島不知不覺沖撞到韓愈的儀仗隊,還在不停地做推敲手勢。韓愈問何事,賈島如實回答,用“推”還是用“敲”沒有確定,想得出神,忘記回避。韓愈停下馬車,思考很久說:“敲字好?!庇谑莾扇瞬⑴膨T著馬和驢回家,一同談論作詩的方法,好幾天不舍得離開?!巴魄谩背蔀榈涔?,流傳至今。
孟郊寫《游子吟》也有段故事。孟郊終生貧困潦倒。唐元和初年,3個兒子因病無錢醫(yī)治相繼夭折,悲痛至極。同時代的大文學家韓愈寫了一首題為《孟東野夫子》的賦子詩寄贈,詩云:“……有子與無子,禍福未可原,有子且勿喜,無子固無嘆……”勸說孟郊不要因喪子而憂傷,同時娓娓道出了這樣一番道理:有子無子不是禍福之源,關(guān)鍵在于成不成器,有子成器則喜,子不成器即使生一大群也無??裳?,甚至可悲可嘆。據(jù)說,孟收到這一首啟迪性的賦子詩后,頓時消除了憂愁,振作了精神。但畢竟愛子心切,過了些時候,他寫了一首膾炙人口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p>
崔護《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這詩流傳甚廣,至今仍有不少人能朗朗吟誦。就是因為詩中還隱藏著牽涉作者本人之事。崔護赴京趕考,邂逅美麗村姑留下美好印象,次年重來而未見,悵然有失。故事中飽含著才子佳人的純真之情,情節(jié)曲折神奇,人們稱之為“桃花緣”,而“人面桃花”亦成為愛情的代名詞。
宋人亦有不少此類物事。如陸游與唐琬那兩首《釵頭鳳》,為什么感人之深,博得多少同情、傷情的眼淚,最重要的在于他倆哀婉的愛情故事。陸游在八十多歲寫下《沈園兩首》:“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臺,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薄皦魯嘞阆氖?,沈園柳老不吹綿。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鼻暌髡b不絕,以至近代陳衍評道:“無此絕等傷心之事,亦無此絕等傷心之詩。就百年論,誰愿有此事?就千秋論,不可無此詩。”
李清照(易安)《醉花陰·重陽》詞:“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似黃花瘦?!痹潦勒湓凇冬槶h(huán)記》中談到這首詞,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易安以重陽《醉花陰》詞函(其夫)趙明誠。明誠嘆賞,自愧不如,又想勝之。于是閉門謝客,忘食忘寢者三日夜,得五十闋,雜易安作于其中,以示友人陸德夫。德夫玩之再三,便說:“只三句絕佳。”明誠追問哪三句,答曰∶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似黃花瘦。” 這三句正是易安所作。這個故事也刊在舊版《白香詞譜》“附錄”篇內(nèi)。
還有一個冤案故事:南宋嚴蕊曾為營妓。淳熙九年(1182)浙江臺州知府唐仲友為其落籍,回黃巖與母居住。同年浙東常平使朱熹巡行臺州,因唐仲友的“永康學派”反對朱熹的理學,朱熹連上六疏彈劾唐,其中第三、第四狀論及其與嚴蕊風化之罪,下令抓捕嚴蕊,關(guān)押在臺州和紹興,施以鞭笞,逼其招供,“兩月之間,一再杖,幾死?!眹廊飳幩啦粡?,并道:“身為賤妓,縱合與太守有濫,料亦不至死;然是非真?zhèn)?,豈可妄言以污士大夫,雖死不可誣也?!贝耸鲁白h論,震動孝宗,認為是“秀才爭閑氣”,將朱熹調(diào)任,轉(zhuǎn)由岳飛后人岳霖任提點刑獄。岳霖釋放嚴蕊,問其歸宿。嚴蕊作《卜算子》詞:“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花落花開自有時,總賴東君主。去也終須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痹懒嘏辛顕廊飶牧肌?/p>
詩詞中有眾多的敘事詩、懷古詩、感遇詩、讀史詩,這些中往往敘述著故事。這些故事給人以喜、怒、哀、樂,感慨與嘆息,思考與啟迪。
杜甫稱為“詩圣”,其作品稱為“詩史”,不少詩作,尤其描寫“安史之亂”時期的“三吏”“三別”(即《新安吏》《石壕吏》《潼關(guān)吏》《新婚別》《無家別》《垂老別》),每一篇都有血淚故事,深刻寫出了民間疾苦及在亂世之中身世飄蕩的孤獨,表達了作者對倍受戰(zhàn)禍摧殘的老百姓困苦的同情。例如曾列入中學語文教材的《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zhàn)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边@首五言古詩通過作者親眼所見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把抒情和議論寓于敘事之中。
白居易兩首七言長詩《長恨歌》與《琵琶行》之所以有名,除了藝術(shù)造詣頗高,名句警句迭出,還在于講了兩個凄美的故事。一是唐明皇與楊玉環(huán)的愛情,從“獨寵皇宮”到“賜死馬嵬坡”,詩中嘆道:“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币皇亲髡咴凇皾£柦^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之時,聽一位“老大嫁作商人婦”的琵琶女彈一曲琵琶,致使“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蘇東坡的名作《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敝販厝龂啾谥畱?zhàn)的故事,再現(xiàn)當年波瀾壯闊的場景與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此詞被稱為豪放詞宗的代表作。時人譽為“須關(guān)西大漢,執(zhí)鐵棹板,抱銅琵琶,唱大江東去。”歌詠三國故事詩詞眾多,而選擇角度不同。如唐朝杜牧《赤壁》詩:“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蓖粋€赤壁之戰(zhàn)的故事,東坡詞從正面講周瑜具有文韜武略,才擊敗曹操,“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杜牧詩則從逆向思維說,老天爺幫忙“東風之便”,才戰(zhàn)敗曹操,避免了“銅雀春深鎖二喬”。詩詞寫故事是這樣的生動有趣。
王昭君作為一位傳奇女子,從出生到入宮,再到出宮和親,再到青冢黃昏,在她身上有著眾多的故事。千古以來,對這些故事諸說不一,就對她評價各異,產(chǎn)生眾多的“說”,如和親說、禍水說、薄倖說、畫工說、翻案說、功臣說、自請說、悲嫁說,不一而足。詩人們從不同的視角寫出數(shù)百首詠嘆之作,是詠嘆古代人物最多的一位。篇篇都演繹出這位奇女子故事。就連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借用黛玉口氣寫出《五美吟》,中有《明妃(昭君)》一首:“絕艷驚人出漢宮,紅顏命薄古今同。君王縱使輕顏色,予奪權(quán)何畀畫工?”后兩句有薄倖說、畫工說之意。我曾在呼和浩特郊外的昭君墓的碑亭,看到刻有董必武《謁昭君墓》詩:“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漢和親識見高。詞客各抒胸臆懣,舞文弄墨總徒勞?!蓖絼跉w徒勞,但流傳故事令人回味。這些故事,用詩化的語言加以形象化,更使千載而還的人們遐想不已。
許多名篇、名句在詩作者所處的時期就得以傳播。比如李白的《清平調(diào)三首》:“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一經(jīng)寫出,就風靡宮內(nèi)外。唐明皇與楊貴妃十分贊賞,而高力士則用“可憐飛燕換新妝”讒言,致使李白被逐出朝廷。蘇東坡的《水調(diào)歌頭》:“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剛剛問世,就被世間傳唱,《水滸》中就有一段使女玉蘭歌唱《水調(diào)歌頭》的文字。還有一些作品,被后人編出了不少興致盎然的故事。
最有名的故事當數(shù)“旗亭賭唱”。唐代詩人王昌齡、高適、王之渙,某雪天一起到旗亭小飲,遇上一群梨園伶人與歌妓在唱曲。他們便暗中打賭,看歌妓所唱曲詞中誰的詩多。結(jié)果第一個唱的是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钡诙€唱的是高適的《哭單父梁九少府》絕句“開篋淚沾臆,見君前日書。夜臺今寂寞,獨是子云居。”原詩為五古長篇,或當時歌者截前四句為一絕)。第三個唱的是王昌齡的《長信秋詞》的一段:“奉帚平明金殿開,且將團扇共裴回。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最后唱的是最為年少而又美麗的歌妓,唱的是王之渙的《涼州詞》:“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guān)?!蓖踔疁o為之十分得意。
王之渙的《涼州詞》確實為千古絕唱。后人就在其身上編出了故事。一說蘇東坡為宋神宗書扇面,錄《涼州詞》而漏一“上”字。神宗笑言:“卿也有漏寫之錯?!碧K對曰:“這不是王之渙詩,而是臣之新作?!庇谑切煨熳x之:“黃河遠,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guān)?!鄙褡趪@坡公之才思敏捷。二說明初才子解縉亦為永樂帝書扇面,也錄《涼州詞》,漏寫“間”字。帝怒斥之,解縉辯道此是自己新填小令,爾后朗聲誦之:“黃河遠上,白云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guān)?!敝扉s沒有宋神宗的大度,恨解縉狡詐。
唐杜牧的《清明》詩:“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币龅墓适赂唷?/p>
有人將之改為詞:“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眲e有韻致。
也有人為其“瘦身”。28字太肥,可瘦身為五言絕句20字:“清明雨紛紛,行人欲斷魂。酒家何處有?遙指杏花村?!崩碛墒牵旱谝痪洌迕骶褪羌竟?jié),“時節(jié)”兩字重復,可刪;第二句,行人就是行在路上之人,“路上”兩字亦重復,也可去掉;第三句是設問句,無須“借問”兩字;笫四句,不管是牧童還是其他人,只要指出酒家在杏花村即可。這樣改似乎也有一定道理。但又有好事者,還認為再瘦身為:“雨紛紛,欲斷魂,何處有?杏花村”,甚至瘦為 “雨,魂,酒,村”,那就沒有道理了。
更有人將之編成了短劇。時間:清明。場景:雨中野處。主要人物:騎驢吟詩的杜牧——印會古人有騎驢吟詩的時尚;騎牛吹笛的牧童——印會“牧童騎在牛背上,短笛無腔信口吹”之詩意。劇情:清明踏青,迷醉在桃紅柳綠的美景。突然下起一陣陣雨,路上行人紛紛奔跑起來。杜牧頓時衣衫半濕,不由得催動驢兒速行。忽見牧童騎牛吹笛而來,便問:“小哥,那里有酒店啦?”牧童回手一指:“先生,在那兒,酒簾飄處就是杏花村酒店?!庇痔硪环槿ぁ?/p>
唐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彼未K東坡、黃山谷特別欣賞。欣賞之余,竟在原作上加詞增句,或成套襲其詞加以改作。
東坡加詞改句的有兩首。一是《浣溪沙》:“西塞山前白鷺飛,垂楊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鱖魚肥。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隨到處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倍恰耳p鴣天》:“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朝廷尚覓玄貞子,何處于今更有詩。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人間欲避風波險,一日風波十二時?!鄙焦雀纱喔膶懀谩朵较场罚骸靶聥D磯頭眉黛愁,女兒浦口眼底收,驚魚錯認月沉鉤。青箬笠前無恨事,綠蓑衣底一時休,斜風細雨轉(zhuǎn)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