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新
摘 要:黨的十九大把教育放在優(yōu)先發(fā)展的戰(zhàn)略地位,明確提出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繼承和發(fā)展了1995年黨中央提出的科教興國戰(zhàn)略思想,強調教育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過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作為新時期的教師,深知自己肩上的重任,教育不僅僅是傳道授業(yè)的過程,更是心靈感化的過程。
關鍵詞:小學生;心理健康;素質
作為新時期的教師,我深知自己肩上的重任,教育不僅僅是傳道授業(yè)的過程,更是心靈感化的過程。
當今社會在不斷地發(fā)展,科技在不斷地進步,人們的思想觀念也隨之更新,社會大環(huán)境日趨復雜,促使現在的小學生要面對許許多多來自于社會、家庭和學校等方面的種種壓力;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過高,平時過度的疼愛,犯錯誤時嚴厲地指責或打罵;課業(yè)負擔過重、競爭壓力巨大等這些都會給小學生的身心健康帶來不良的影響。所以,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極其重要,我們要預防、減少和徹底解決小學生的這些心理健康問題,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那么,如何把握小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讓他們擁有健康的心態(tài)呢?我嘗試了以下幾點做法:
首先,精心設計并且上好每一節(jié)心理健康教育課。目前,課堂教學還是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陣地。心理健康教育課開設的目標是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而并非只傳授系統心理學知識,這就要求我們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不僅需要專業(yè)的心理輔導老師,更需要各科老師的配合。要以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教學原則,使學生的人格得到和諧發(fā)展,所以,我們要樹立正確的課程觀,將教材作為參考資料,將學生的心理表現、生活中的故事等作為課程資源開發(fā),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心理健康教育課得到學生的喜歡。而且我時常把心理健康教育納入課堂教學中來,做到認真?zhèn)湔n,精心設計,把生澀難懂的知識和理論生動化、形象化,使學生易于接受,以正確的態(tài)度對待自己的心理沖突,使每個學生都能做到了解自己、懂得別人,既學會了社交技能,又明白如何進行心理的自我調節(jié),還促使學生身心得到健康發(fā)展。
其次,在日常班級管理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創(chuàng)設良好的校園文化和班級文化。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長期的任務,應滲透到老師的日常教學管理工作中。學校是孩子們心理發(fā)展的大環(huán)境,富含底蘊、完善健康的校園文化和班級文化其實就是一種潛在的教育力量。班主任作為思想工作先導者,能較早地發(fā)現學生的心理問題,從而通過啟發(fā)、引導等幫助孩子們認識自我、調控自我,逐漸形成健康的心態(tài)。
創(chuàng)設寬松、民主、和諧的環(huán)境,什么樣的環(huán)境,就會造就孩子什么樣的心態(tài)。要讓孩子在健康的環(huán)境中逐步培養(yǎng)健康完善的人格心理。重點建立一個團結互助、和諧友愛的班集體,在這個大家庭中倡導互幫互學、互相關愛的活動,要用平等真誠的態(tài)度給予幫助,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鼓舞其勇氣,使孩子們對困難挫折都能勇敢地去面對,要學會對他人理解、尊重、寬容,在集體中做一個受歡迎的角色。例如,我班的阮×同學,課堂上經常愛動,每次作業(yè)都不完成,不愿學習,更不肯接受批評教育,學習成績一直很差,我試過很多辦法,都沒有起到作用。但偶爾的一件事卻讓我找到了契機。我發(fā)現他對集體的事情是很關心的,他每天早上一到學校,就幫值日的同學掃地,擦桌子……把教室打掃得干干凈凈。因此,我抓住這次機會找他談心,課上課下積極交流。在班級表揚他的優(yōu)點,鼓勵教育他在學習上如果也能這么積極的話,成績肯定也會很棒的。同時也鼓勵其他同學都來幫助他,使他樹立學習目標,改變自卑心態(tài),重拾信心。任何一個孩子都是喜歡被人鼓勵和夸獎的,鮮花和掌聲永遠都會讓人覺得自己是最棒的。
最后,家校互相配合,創(chuàng)設良好的心理健康環(huán)境?,F在許多孩子由于父母離異或外地工作常常不在家,導致父母和孩子之間缺少溝通。毋庸置疑,很多孩子存在嚴重的心理問題。也有一些父母在寵溺和百依百順中把愛傳遞給孩子,他們以為這才是愛,其實錯了,這是錯愛。這種愛讓孩子產生偏激、自私、缺少責任感的不健康心態(tài)。其實,愛是教育,是心靈的溝通,只有心靈的指引,才是真正的愛。因此我創(chuàng)造條件,定時召開家長會,向家長傳授心理健康教育的有關知識,這樣可以在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與家庭互相配合,達到更好的效果。我要求家長關心孩子的學習,利用電話讓留守孩子多與父母聊天,休息日盡量抽時間與孩子玩……另一方面,告訴學生父母的難處,讓孩子知道并不是父母不理她,而是真的有難處,父母也是很愛他們、關心他們的,引導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學生只有有了健康的心態(tài),才能不偏激、不特性,才能純凈地成長。
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的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需要我們這些教育者的不斷努力,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會通過多種途徑對學生進行心理引導,努力培養(yǎng)學生健康、健全的心理品質,讓孩子在面對挫折的時候從容不迫,在風雨中勇敢前行。
參考文獻:
[1]傅文弟.當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1(8).
[2]陳家麟.學校心理健康教育[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