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華
每次吃到奶奶做的柿餅,我好像就看見家鄉(xiāng)的秋天,滿樹的柿子像一盞盞燈籠,在樹上晃呀、搖呀,跟秋風訴說著豐收的喜悅。
每到柿子成熟的季節(jié),我就會想起奶奶給我做的柿餅。
老家門口有棵老柿子樹,每年秋天都會結(jié)滿黃澄澄的柿子。柿子樹是奶奶的寶貝,也是我童年生活的玩伴,我喜歡在柿子樹上爬來爬去,喜歡在柿子樹下寫作業(yè)、做游戲,更喜歡吃柿子,軟軟的柿子入喉,連五臟六腑都被滋養(yǎng)了,頓覺神清氣爽。
成熟的柿子摘下來,硬硬的,這會兒太澀,不能吃,得想辦法催熟才行。奶奶起初是把南瓜挖一個洞,把柿子放在南瓜里催熟,但這樣的柿子黏糊糊的,看起來很臟,清洗也麻煩。后來奶奶把一個個黃澄澄的柿子埋進谷堆里,這樣催熟雖然干凈些,但是時間比較長,而且一旦柿子壞掉,就會損失一些稻谷。奶奶知道我喜歡吃柿子,后來想了一個辦法,她買來幾個蘋果,舍不得吃,找來一個大塑料袋,將柿子和蘋果放在一起,用繩子捆上,大概一個星期后,柿子就變紅,我就可以吃上軟軟甜甜的柿子了。
我極愛吃柿子,那棵樹每年結(jié)的果子,都是我吃得最多,大家都親切地喊我“柿子妹”。
我初中后考到外地念書,沒有辦法品嘗新鮮的柿子了。電話里,我總是跟奶奶嘮叨我想吃柿子,奶奶不知從哪里聽說,可以將新鮮的柿子做成柿餅,這樣等我放寒假回家,也能吃到柿子。聽母親說,做柿餅的工序很繁瑣,奶奶首先將新鮮的柿子摘下來,洗干凈瀝干水分,用刀削去表皮,削好皮的柿子在一個大簸箕里攤開,放在通風處,將柿子表皮曬成干枯狀后,用手輕輕擠壓成餅狀,再將擠好的柿餅放在太陽下曬,十天左右再擠壓一次,然后將曬制好的柿餅放入小缸中,封好缸口,直到柿子全部上霜。這樣的柿餅易于保存,但工序繁雜,若是天氣不好,趕上陰雨天氣,柿子就會爛掉,浪費好些柿子。所以那些日子里,奶奶最關心的就是天氣。
我放寒假回到家,奶奶準會從柜子里端出香甜的柿餅來,我一下子能吃上七八個,奶奶笑盈盈地坐在我身邊,一邊問東問西,一邊勸我別噎著了。每次吃到奶奶做的柿餅,我好像就看見家鄉(xiāng)的秋天,滿樹的柿子像一盞盞燈籠,在樹上晃呀、搖呀,跟秋風訴說著豐收的喜悅。
再后來,我畢業(yè)后外出打工,更難得吃上老家那棵樹上的新鮮柿子了,奶奶便一年一年不厭其煩地給我做柿餅。
8年前,奶奶去世了。5年前,那棵老柿子樹突然就不怎么結(jié)柿子了。叔叔嫌那棵老樹礙事,砍掉了,在老樹原來的地方栽了幾棵柚子樹,柚子樹今年也掛果了。
在一家人圍著柚子樹不停地贊美時,我的眼前就會浮現(xiàn)出奶奶蹣跚而瘦小的身影,晃動著那些紅紅的、甜甜的、軟軟的柿子,我的心里便會涌起無限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