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雋迪
每一次走進(jìn)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尤其是在布滿星辰的夜晚,我的心中便立刻會產(chǎn)生出一種自豪感!因為這里是無比輝煌的大唐空間!因為這里代表著古城西安!
從高聳入云的“丹鳳門”前,到那銀光波瀾的“太液池”邊;從厚重基座的“含元殿”,到那奠定了勝利基調(diào)的“玄武門”奠定了勝利成果的歷史云煙;從“蓬萊仙閣”再到那“麟德殿”,這“千宮萬殿”的大明宮啊,你的皇家風(fēng)采是何等的璀璨!
大唐王朝曾經(jīng)神采奕奕地在古城西安走過了289年的歲月空間。遺址中那一組組數(shù)字號碼的下面,珍藏著許許多多可以讓后人去探知的文化奇觀。
千宮之宮的大明宮??!我在夜晚走進(jìn)了你,我的心中立刻產(chǎn)生出了無比驕傲的自豪感!
宮城紅墻
今晚,我在夜色中從宮城紅墻前輕輕走過,宮城的紅墻正用它那莊嚴(yán)而神圣的思想品格,在萬般精彩地吟誦著普天之下最絢麗的盛唐詩歌!
我在宮城紅墻上讀到了“詩仙”李白的《下終南過斛斯山人宿置酒》這篇大作,感悟到“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的意境。
我在宮城紅墻上讀到了“詩圣”杜甫的《奉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這篇大作,仿佛置身在“朝罷香煙攜滿袖,詩成珠玉在揮毫”的華麗場合。
我在宮城紅墻上讀到了“詩王”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這篇大作,用那“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充分展示蓬勃大氣的人生之歌!
我在宮城紅墻上讀到了“詩豪”劉禹錫的《再游玄都觀》這篇大作,由衷地贊賞那“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的豪氣之說!
我在宮城紅墻上讀到了大詩人王維那“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寧靜淡泊;讀到了大詩人王昌齡那“千里共如何,微風(fēng)吹蘭杜”的盛名傳播;讀到了王之渙那“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哲理寄托;讀到了大詩人孟浩然那“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的愛春之樂。
我從宮城的紅墻前輕輕走過,認(rèn)真地拜讀了天下最絢麗的盛唐詩歌!
《早朝大明宮》
太陽用它那典雅而吉祥的燦爛金光,精彩紛呈地將大明宮遺址用華麗布滿,使丹鳳門更加具有了神圣氣韻的風(fēng)采莊嚴(yán),無限生動地塑造出了那偉大盛唐的恢宏空間!
雖然歷史已經(jīng)飛越了一千三百多年,當(dāng)時代的前進(jìn)腳步也已經(jīng)行走到了今天,而大明宮遺址中的丹鳳門依然在敘寫著那歷史的當(dāng)年,依然在展現(xiàn)著盛唐詩篇!
快看!那開元盛世的大詩人賈至,剛剛展開了他揮毫寫出《早朝大明宮》的詩卷,立刻就傳遍了整個古城長安。
銀燭熏天紫陌長,禁城春色曉蒼蒼。
千條弱柳垂青瑣,百囀流鶯繞建章。
劍佩聲隨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爐香。
共沐恩波鳳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
快看!大詩人杜甫,大詩人王維,大詩人岑參,這一位位巨匠在閱讀了賈至的詩卷,紛紛都用“和詩”寫出了共鳴之感!
奉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
杜甫
五夜漏聲催曉箭,九里春風(fēng)醉仙桃。
旌旗日暖龍蛇動,宮殿風(fēng)微燕雀高。
朝罷香煙攜滿袖,詩成珠玉在揮毫。
欲知世掌絲綸美,池上于今有鳳毛。
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
王維
絳幘雞人報曉籌,尚衣方進(jìn)翠云裘。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臨仙掌動,香煙欲傍袞龍浮。
朝罷須裁五色詔,佩聲歸到鳳池頭。
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
岑參
雞鳴紫陌曙光寒,鶯囀皇州春色闌。
金闕曉鐘開萬戶,玉階仙仗擁千官。
花迎劍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獨(dú)有鳳凰池上客,陽春一曲和皆難。
看到了這一首首大詩人的杰作佳篇,猶如步入到絢麗多彩的錦繡畫卷。我恭敬地在大明宮的丹鳳門前站了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