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李文榮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
市委副書記、市長董保同調研黨的十九大精神學習宣傳工作
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和亞寧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
黨的十八大以來,云南省曲靖市始終堅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穿形勢政策宣傳全過程,結合曲靖實際,探索出內容精準化、語言大眾化、隊伍品牌化、宣講常態(tài)化、平臺網(wǎng)絡化、形式多樣化的形勢政策理論宣傳新路子。
內容精準化。把形勢政策宣傳作為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主要抓手、重要內容,作為牢牢堅守主陣地、打好主動仗的首要任務、頭等大事。堅持緊扣時代特征,“第一時間、第一反應、第一行動”把最新形勢政策宣講到位。以強烈的政治意識,主動對表對標,以最快速度把黨的重大理論、路線、方針、政策送到田間地頭、送進千家萬戶。結合曲靖所需,以強烈的大局意識,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將黨的好聲音、好政策傳播到群眾心田。結合群眾所盼,以強烈的服務意識,提供群眾期待的精神食糧。結合存在問題,第一時間解疑釋惑、講清大道理,幫助群眾撥開思想迷霧。黨的十八大以來,先后完成了“四個全面”“四個自信”“五位一體”“脫貧攻堅”“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美麗家園建設”“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等26個重大主題集中宣傳宣講。
語言大眾化。堅持緊緊貼近宣講對象,用活“三種語言”,將政治理論和專業(yè)術語翻譯成通俗易懂的群眾語言,把理論講清楚講透徹講明白,讓群眾聽得進、記得住、悟得深、用得好。采用“行政語言”,對國家工作人員,重點采用行政術語,講政策學理論,注重縱向橫向對比,強調干貨實貨攫取。采取“大眾語言”,針對普通群眾,重點采用白話方言,剖析身邊事身邊人,嘮家常憶過往,深入淺出說道理。針對少數(shù)民族群眾,用“民族語言”將宣講內容翻譯成少數(shù)民族文字,編寫民語口袋書,通過“雙語雙講”,拉近干群距離。
隊伍品牌化。堅持整合資源,建設高素質宣講隊伍,著力打造“三個品牌”。一是打造“領導宣講團”。堅持領導帶頭,作形勢政策報告,宣講大政方針政策,傳播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從市委書記到市長,從四班子領導到各部門負責人,人人有宣講任務,時時有宣講要求,年年有宣講考核。二是打造“專家宣講團”,從全國知名專家和在曲高校、黨校、行政學院、社科理論界專家學者中甄選政治意識強、理論素養(yǎng)好、專業(yè)知識扎實、宣講水平高的理論骨干,以動態(tài)管理的方式保持隊伍精干專業(yè)。三是打造“大眾宣講團”。結合地方特色,組建了“陸良八老”“精彩師宗”“美麗富源”“幸福宣威”“大美羅平”和大學生村官等7支各具特色的大眾宣講團隊,實現(xiàn)基層宣講團隊全覆蓋。黨的十八大以來,曲靖市共組織各級各類形勢政策報告會300余場次,宣講報告會4000余場次,受眾達100萬余人次。
羅平縣舊屋基鄉(xiāng)宣講現(xiàn)場
沾益區(qū)龍華街道宣講現(xiàn)場
沾益區(qū)菱角鄉(xiāng)宣講現(xiàn)場調研
黨的十九大代表馬開慧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
壯族群眾暢談對黨的十九大精神的理解
群眾熱議黨的十九大精神
工作常態(tài)化。堅持踩準重要節(jié)點,落實“三項舉措”,把形勢政策宣傳抓在經(jīng)常、落在日常。制度保障抓在經(jīng)常。制定出臺《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實施細則》《意識形態(tài)工作責任制考核實施細則》《領導干部帶頭作形勢政策報告制度》和“雙百雙進”等系列制度,確保用制度管事,有人干事。領導帶頭學在平常。堅持領導帶頭,將形勢政策內容納入中心組學習和在職干部理論學習重要內容,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領導干部履職考核并作為晉升考察重要依據(jù),確保學習效果,夯實宣講底氣。常抓不懈落在日常。緊盯重要節(jié)點,對中央、省、市委召開的重大會議,組織全面宣傳宣講;圍繞中央重大決策部署、重要會議和習近平總書記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重要指示精神,開展專題宣傳宣講;圍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以不同主題、不同內容、不同形式經(jīng)常講、反復講。黨的十九大以后,曲靖市迅速行動,組織十九大曲靖參會黨代表、領導干部、專家學者,組建市、縣、鄉(xiāng)三級宣講團深入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累計在全市開展各級各類宣講報告會、座談會1300余場次,受眾達50余萬人次。
平臺網(wǎng)絡化。堅持緊跟潮流趨勢,編織“三張網(wǎng)”,推動形勢政策宣傳平臺建設。廣織“宣講隊伍網(wǎng)”。宣講團成員均是來自不同行業(yè)、不同地方的專家學者、領導干部、業(yè)務骨干,代表性強、覆蓋面廣、適應性強。寬織“傳播途徑網(wǎng)”。既重線下又重線上,在用好傳統(tǒng)媒體的基礎上,通過“曲靖M”“掌上曲靖”“云南通·曲靖”“微曲靖”等新媒體,開設網(wǎng)上專題學習園地,通過微視頻、在線訪談、H5等信息化形式,初步形成全媒體立體式宣傳格局。深織“信息采集網(wǎng)”。通過訂閱《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時事報告》《黨委中心組學習》《理論熱點面對面》等理論讀物、時政刊物,通過人民網(wǎng)、新華網(wǎng)等時政網(wǎng)站和宣傳系統(tǒng)內部傳輸渠道等,暢通信息渠道,及時獲取最新的時政要聞和國內外形勢政策。
形式多樣化。緊盯宣傳效果,采取多種形式,寓教于樂,融合共生。采取“文藝形式”,將形勢政策編排進小品、花燈、快板、相聲和地方戲曲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寓教于樂,使群眾在觀看過程中潛移默化、接受熏陶。采取“影視形式”,將曲靖本土的歷史典故、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等先進人物、典型事跡改編成影視作品,以優(yōu)秀的作品鼓舞人、激勵人。采取“榜樣形式”,邀請轄區(qū)內的道德模范、先進人物、黨的十九大代表等現(xiàn)身說法,以身邊人說身邊事、用身邊事影響身邊人,用榜樣的力量感召人、影響人。
專家宣講
少數(shù)民族群眾聽取黨的十九大精神專題輔導報告
廣播惠農(nóng)面對面全國農(nóng)廣小分隊走村大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