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發(fā)表默城的同名文章指出:這幾日的輿論場,前有“工地收北大通知書的云南小伙”,后有“考入北大感謝貧窮的河北女孩”,他們都是貧寒子弟,在貧困中砥礪自我,最終讓夢想成真。在肯定寒門子弟奮斗精神的同時,不能過于沉浸于“感謝貧困”的雞湯之中。王心儀“感謝貧窮”的本意可以理解,也值得尊敬。比如說,貧困的本質(zhì)是一種逆境,對逆境若把握得當,認識正確到位,便能讓人更早懂事,及早明白奮斗的重要性,并以謙卑的姿態(tài)用盡全力,追逐知識的力量,并實現(xiàn)個體成長。這也戳中了感謝貧窮中“感謝”的本質(zhì),即對逆境的尊重,還有那“自我被倒逼成長成熟”的現(xiàn)實升華??伞案兄x貧窮”在現(xiàn)實中還有另一層面的解讀,那就是感謝“貧窮本身”,這樣的感謝,便有待商榷。所以,過于渲染對貧困的表層感謝,無疑有違作者的初衷,這個世界上,貧窮就是貧窮,絕不值得感謝。
《光明日報》發(fā)表華羽的同名文章指出:據(jù)報道,今年暑期,預計將有過億人次游客參加紅色旅游,延安、上海、嘉興等地將迎來接待高峰?!凹t色旅游”是弘揚革命傳統(tǒng)、宣傳愛國主義精神的重要載體。但是也不要忘記,紅色旅游不應用公款進行“埋單”,不能把紅色旅游變成游山玩水的由頭,更不能用公款搞形式主義。當下就有一些地方一些單位,以紅色教育的名義,組織黨員干部免費游山玩水。有的單位以“組織黨員活動”“接受革命傳統(tǒng)教育”為名,舍近求遠搞“紅色旅游”,百姓對此戲言:北方干部往南方跑,南方干部往北方跑,天熱時去貴州,天冷時到海南;“紅色旅游”地應當是革命傳統(tǒng)和愛國主義教育的“課堂”。我們在此了解黨史、緬懷先烈,更應該按照革命前輩的精神與標準做人做事,遠離公款旅游的陷阱。
《環(huán)球時報》發(fā)表孫佳山的同名文章指出:自2011年起,已有多部中國電視劇在非洲國家播出。但與此同時,我們發(fā)現(xiàn),中國電視劇在海外播出,往往也就那么幾部,而且跟中國的首播時間會間隔幾年,遠達不到美劇那樣的全球同步播出。國內(nèi)有一種誤解,認為好萊塢在海外傳播甚廣,是純粹的市場經(jīng)濟自由競爭的結(jié)果。但今天我們應該打破過去的幻想,美國國防部參與好萊塢大片的拍攝早已不是秘密,中情局參與好萊塢劇本的審查也是他們自己都承認的事實。好萊塢影片在歐洲等地的推介,都能看到五角大樓和中情局的影子。影視文化的海外傳播,并不是單靠市場經(jīng)濟的自由競爭就能實現(xiàn)。如果沒有美國國防部、中情局等國家力量的介入,好萊塢肯定不會取得后來那么大的全球支配性影響。這為我們的中國文化“走出去”,提供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參考——沒有國家力量的強勢介入,沒有政府臺前幕后的系統(tǒng)性運作,是不可能輕易實現(xiàn)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