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帥,武文芳,孫瓊會,連明磊,雷以柱,石開儀
(六盤水師范學院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貴州六盤水553004)
粉煤灰主要來源于火電廠生產(chǎn)用的煤粉爐或沸騰爐,它是煤燃燒后產(chǎn)生的細粒狀殘渣,主要成分是硅、鋁、鐵、鈣、鎂的氧化物。大量堆放的粉煤灰不僅占用土地,而且污染環(huán)境。而礦物聚合材料的制備就是粉煤灰資源化利用的方向之一[1-3]。
礦物聚合材料屬于一種堿激發(fā)膠凝材料。所謂堿激發(fā)就是用堿使粉煤灰中的Si—O鍵、Al—O鍵發(fā)生斷裂,引發(fā)其活性。激活后的粉煤灰能與水泥、偏高嶺土、砂子等硅鋁酸鹽在攪拌混合條件下發(fā)生聚合,通過成型與養(yǎng)護等過程生成一種新型非金屬材料。王剛等[4]以粉煤灰和偏高嶺石為主要原料合成礦物聚合材料,3 d抗壓強度達到39.27 MPa,電鏡分析表明材料內(nèi)部玻璃體結合程度較高,因此強度也很高。賈屹海等[5]用粉煤灰制備了礦物聚合物,28 d 抗壓強度達到 70 MPa。 Haque[6]使用 F 類粉煤灰替代部分水泥制成了高性能的混凝土,28 d抗壓強度可達111 MPa,比未加粉煤灰的混凝土強度提高了20%。因為粉煤灰基礦物聚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學性能和穩(wěn)定的化學性能,而六盤水地區(qū)又具有豐富的粉煤灰固廢資源,因此利用粉煤灰制備礦物聚合材料具有一定的經(jīng)濟價值和社會價值[7-8]。
粉煤灰取自六盤水市野馬寨大唐發(fā)電有限公司,其主要化學成分見表1。由表1看出,粉煤灰主要成分為鋁、硅、鐵的氧化物,其質量分數(shù)之和為83.58%,CaO質量分數(shù)為3.12%(<5%),屬于低鈣灰。
表1 粉煤灰化學成分及含量
采用Winner2005A激光粒度儀測試粉煤灰的粒度分布,結果見圖1。由圖1看出,粉煤灰D50=24.132μm、D90=76.516 μm,平均粒徑為 33.122 μm。
圖1 粉煤灰粒徑分布圖
以粉煤灰、水泥、偏高嶺土(800℃高溫煅燒)、砂子為固體原料 (其中水泥和砂子為普通建筑用料),以氫氧化鈉和硅酸鈉的混合溶液為液體原料(堿激發(fā)劑)。先稱取固體原料,4種原料按照相應比例置于水泥膠砂攪拌機中混合均勻。再準備液體原料,按照固液比、氫氧化鈉溶液濃度、硅酸鈉占液相比等3個比例配好混合溶液。將混合溶液倒入固體混料中,在攪拌機中攪拌3 min。把混合膠砂裝入鋼質試模(40 mm×40 mm×40 mm)中,振動4 min 成型,在室溫下24 h脫模,繼續(xù)室溫養(yǎng)護7 d,制得礦物聚合材料[9-11]。
根據(jù)前期多因素逐項探索實驗結果分析,當原料中加入水泥時聚合材料的強度提高明顯,而不加水泥時材料的強度很小。此次實驗為了考察水泥和粉煤灰與其他因素作用程度的關系,參照前期單因素實驗結果,按照實驗流程設計了A~F 6個因素及3水平,見表2。其中摻比指某原料占整個固體混料的質量比,而偏高嶺土用量由固體混料總質量減去水泥、粉煤灰和砂子的質量。對這6因素3水平的實驗進行正交設計,并且考慮A×B、B×C、B×E的交互作用,根據(jù)正交實驗設計原則選擇L27(313)表。6個因素及3個交互作用安排見表3,其中第6列為空白列,故沒有顯示[12-13]。
表2 正交實驗因素及水平
根據(jù)表3的極差結果得出,較優(yōu)方案可能為A3B3C2D1E2F1,因素影響順序為 A>F>(B×C)2>(B×C)1>(B×E)2>(A×B)2>B>(B×E)1>(A×B)1>D>C>E。因為交互作用比較多,所以還需要通過方差分析來全面分析實驗結果,見表4。從表4看出,因素A、F對實驗結果的影響是高度顯著的,因素B和交互作用A×B、B×C、B×E的影響是顯著的,而因素D有一定的影響作用。但是,由于每個交互作用各占兩列,因此需要單獨分析各個組合,見表5。從表5看出,A×B作用表,當A取第3水平、B取第1水平時,實驗結果為組合中的最大值32.18,因此可取A3B1,而表3中單獨分析因素B時得到的較優(yōu)水平是B3。B×C作用表,當B取第3水平、C取第1水平時,實驗結果為組合中的最大值36.59,因此可取B3C1,而表3中單獨分析因素C時得到的較優(yōu)水平是C2。由于因素C對實驗的影響很小,所以也是可能的。B×E作用表,當B取第3水平、E取第3水平時,實驗結果為組合中的最大值32.06,因此可取B3E3,而表3中單獨分析因素E時得到的較優(yōu)水平是E2。由于因素E對實驗的影響也很小,所以這也正常。根據(jù)表5得到的較優(yōu)組合為 A3B1、B3C1、B3E3, 其中 B3C1的實驗結果值最大,再加上表3中單獨分析因素B時得到的較優(yōu)水平是B3,所以確定因素B的較優(yōu)水平為B3。
綜上分析,實驗較優(yōu)的組合可能為兩個:A3B3C2D1E2F1、A3B3C1D1E3F1。但是,這兩組均沒有在表3的27次實驗中出現(xiàn)過。因此還要根據(jù)兩個較優(yōu)組合再進行實驗,最后測得兩組結果抗壓強度分別為17.84、18.29 MPa, 抗拉強度分別為 1.29、1.33 MPa。根據(jù)《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可知這兩組均達到了混凝土C15級別。
表3 正交實驗方案及結果
表4 方差分析結果
表 5 A×B、B×C、B×E 作用表
1)粉煤灰制備礦物聚合材料是其資源化利用的方向之一,針對六盤水地區(qū)豐富的粉煤灰資源,實驗研究了以粉煤灰、水泥、偏高嶺土和砂子為原料,在堿激發(fā)劑作用下生產(chǎn)聚合材料的可行性,證明了這種膠凝材料具有一定的強度,達到了混凝土C15級別,可應用于建材等方面。2)采用正交實驗,根據(jù)需要考察的因素、水平及交互作用,設計了L27(313)正交表,初步達到了預期的實驗結果,即在最優(yōu)組合A3B3C1D1E3F1條件下,礦物聚合材料的抗壓強度達到 18.29 MPa、抗拉強度達到 1.33 MPa。3)本次實驗設計顯示了正交實驗在多因素多水平實驗中的優(yōu)越性,不僅考察了主要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程度,如得出水泥和硅酸鈉用量對實驗結果的影響是高度顯著的,還考察了粉煤灰與水泥、砂子、氫氧化鈉的交互作用,得出這3個交互作用對實驗的影響都是顯著的。但是,依然還有很多交互作用沒有考察到,下一步需要根據(jù)分析,繼續(xù)用正交實驗來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