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雯蕙
2018年11月30日,米歇爾·奧巴馬出席簽名售書活動(@視覺中國)
這本自傳中,米歇爾詳細記錄了生活里的所有重要細節(jié),從在芝加哥度過的童年生活,到后來入主白宮的經(jīng)歷。
世上難有十全十美之事,哪怕畢業(yè)名校、丈夫曾是美國總統(tǒng)、將家庭與事業(yè)完美平衡的前“第一夫人”,也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樣一帆風順。
人們常常認為,米歇爾·奧巴馬擁有一切。但正如《成為》一書中寫的那樣,“一切”包含很多部分,不僅包括米歇爾完美無瑕的形象,也有她生活中不完美的部分。
像很多年輕女性一樣,既想擁有自己的事業(yè),又希望能照顧好家庭,米歇爾的痛苦,大部分來自家庭與工作之間的兩難。
米歇爾出生于一個“非典型”的黑人家庭。她的母親瑪麗安·羅賓遜是一名家庭主婦,承擔著照顧家庭起居的責任。她的父親則是一名水管工,這份“藍領工作”在美國收入不菲,這讓他們一家人能過上體面的生活,“就像來自中產(chǎn)階級、生活穩(wěn)定的白人鄰居一樣”,遠非人們刻板印象中非裔美國人的生活——掙扎在貧困線上下,家庭破碎。
幼時的米歇爾有兩個偶像——母親瑪麗安和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瑪麗·泰勒·摩爾。對于她來說,這兩名職業(yè)不同、性格不同的女性代表著兩種不同的精神支柱。
米歇爾的母親是一位忙碌的主婦,把孩子們照顧得很周到。除了做飯、清潔外,她教米歇爾閱讀識字,親手為她縫制舞會禮服……“我知道,她給予我和我兄弟的時間,都是她沒有花費在她自己身上的時間?!?4歲的米歇爾充滿對母親的感激。
而瑪麗·泰勒·摩爾則是當年的“現(xiàn)象級”電視劇《瑪麗·泰勒·摩爾秀》的主角。在這部劇中,摩爾飾演了一個獨立幽默、不談論孩子和家事、也不受男性指使的年輕女性。這個角色的出現(xiàn),對于當時許多年輕女性來說都非常重要,它提供了成為家庭婦女之外的另一種選擇——職業(yè)女性的生活與追求。
后來,米歇爾成為了妻子、母親,也有了自己的事業(yè)。1988年,米歇爾獲得哈佛大學法學博士學位,隨后在律師事務所、芝加哥市政府和芝加哥大學等地方工作,一直都是舉足輕重的角色。
然而,自2007年丈夫巴拉克·奧巴馬宣布參加總統(tǒng)競選后,她不得不轉移自己原本的生活重心——為了支持丈夫的事業(yè)和照顧兩個年幼的女兒,她大大減少了對工作的投入。
做出這個決定并不容易,她也一度陷入自我懷疑中。“我想成為像瑪麗·泰勒·摩爾一樣獨立的職業(yè)女性。與此同時,我又傾向于穩(wěn)定的生活和自我犧牲,回歸看似平淡無奇的妻子和母親的狀態(tài)?!彼@樣描述自己內(nèi)心的糾結,“我希望能工作,又能照顧好家庭,要是家庭和工作永遠不會相互壓制就好了……我可以擁有一切嗎?我不知道?!?/p>
接下來的幾年里,米歇爾常常在職業(yè)與家庭兩種不同女性角色的變換中掙扎。
米歇爾和丈夫奧巴馬,性格完全不同。他們來自不同的成長背景,童年顛沛流離的經(jīng)歷使得奧巴馬時不時會沉浸在孤獨和沉思中,但成長于一個幸福、穩(wěn)定的家庭中的米歇爾卻非常合群,與奧巴馬完全相反。盡管有時這種不同意味著“性格互補”,但更多時候這可能會造成誤解甚至對立。
“聽起來有點像惡作劇——一個孤獨的個人主義者和一個不愛孤獨、愛家庭的外向女人結婚了?!?米歇爾在自傳中如此談論自己的婚姻,“我嫁給了一個打破常規(guī)的思想家,我不得不提醒自己,我和他都在學習適應,把自我編織成一個堅實而牢固的我們?!?/p>
然而,成為“第一夫人”后,她需要適應的遠不止與丈夫之間的眾多不同之處,還有逐漸消失的隱私和自主權。她的生活被人群簇擁著——家里到處有特工與工作人員,外面有等待著采訪的媒體成員,遠處有拍攝照片的民眾。
2014年3月24日,米歇爾·奧巴馬訪華,帶著兩個女兒在西安參觀兵馬俑(@視覺中國)
在白宮,她需要提前一個月就想好穿什么衣服、怎么搭配,造型師每天打扮她,讓她隨時保持好形象。她開車送兩個女兒去上學或者參加活動時,特勤局的車必須跟在后面。想去商店買點東西,也不得不請別人幫忙。就連想與丈夫說話,她有時都需要先向他的員工發(fā)出請求。
然而,在壓力之下,米歇爾卻能成功地保持優(yōu)雅。身為白宮的女主人,她沒有聘請任何保姆或是管家,在教育孩子和處理家事方面全部親力親為;她經(jīng)常穿著不過人民幣幾百元的衣服亮相,十分親民,也很少出錯;在公共事務方面,她大膽敢言,積極參與了許多與女性、教育、醫(yī)療等有關的公共議題。
在白宮的8年里,米歇爾用自己的學識、睿智和親切贏得了美國民眾的心。和丈夫一樣,她也善于演講,為丈夫募集競選資金;她和丈夫討論國家大事,甚至會為他撰寫演講稿。與此同時,“好媽媽、善解人意、女性榜樣”一直是她身上耀眼的標簽。
盡管奧巴馬在任期間支持率有所波動,甚至在后期出現(xiàn)明顯下滑,但米歇爾的支持率卻一直高得驚人。作為“第一夫人”的八年間,米歇爾的平均支持率為68%,遠高于奧巴馬。
米歇爾的粉絲里,一直有許多女性。和她的新書一起發(fā)布的,還有藝術家艾米·謝拉德最新創(chuàng)作的米歇爾肖像,在華盛頓的國立肖像館展出,吸引了不少年輕女性前來參觀。來自阿拉巴馬州的瑪格麗特·加西亞就是其中之一,她不辭辛苦來到這里,就是專程為了“看看”米歇爾?!懊仔獱柺桥缘墓奈枵摺K苈斆?,優(yōu)雅,是我想要效仿并渴望成為的一切,”她說。
兩個女兒是米歇爾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事實上,這兩個孩子都來之不易。曾經(jīng)遭遇的流產(chǎn),給她的身心都帶來極大傷害。那時,她并不知道流產(chǎn)是常見的事,感到“迷失和孤單”,“沉浸在自己的悲痛當中”。也正是這次流產(chǎn),讓她和奧巴馬不得不以采用試管授精的方式擁有孩子。
有了兩個孩子后,米歇爾和奧巴馬的婚姻生活并不如外人看來的那樣美滿。那時,米歇爾是名律師,下班后還要做晚飯、給孩子洗澡、安排孩子上床睡覺。而奧巴馬,總是在家庭生活中缺席,常常打電話說“已經(jīng)在回家路上”,卻要很久后才到。這種不平衡讓米歇爾十分生氣,兩人的婚姻也一度面臨破裂的危險。直到接受了夫妻心理咨詢,奧巴馬才意識到自己的問題。
美國前總統(tǒng)巴拉克·奧巴馬與妻子米歇爾·奧巴馬年輕時的合照(@視覺中國)
因為兩個女兒,米歇爾決定放棄自己的事業(yè),回歸家庭。2008年1月的愛荷華州預選會之后,曾經(jīng)在職場叱咤風云的她成為和自己母親一樣的全職家庭主婦。
作為一個母親,米歇爾經(jīng)常為女兒們的成長憂心,尤其是,她們的爸爸是美國總統(tǒng)。大女兒瑪利亞10歲的生日會成了一場“競選”野餐,奧巴馬競選團隊的陌生人包圍著瑪麗亞,給她唱生日歌,這讓米歇爾感到內(nèi)疚。
但奧巴馬家的兩個女兒,瑪利亞和薩沙其實并不像母親一樣在乎父親的總統(tǒng)身份。她們不需要考慮入主白宮、民意調查、民主之類的成人話題。她們真正想要的,是一只小狗,與競選工作人員一起玩游戲,或每到一個新地方就要先找到冰淇淋店。
孩子們無憂無慮的心態(tài)也影響著米歇爾。“對于我和巴拉克來說,身邊有女兒的陪伴是一件十分輕松的事?!彼f,“為什么要煩惱呢,就因為這座白宮里有132個房間嗎?”
但有時,她也免不了生氣,尤其對新總統(tǒng)特朗普,她直言“永遠不會原諒”。在競選期間,特朗普侮辱女性錄音曝出,米歇爾稱,當自己聽到特朗普說可以“任意玩弄女性”時,她“氣得渾身發(fā)抖”。除此之外,特朗普堅稱奧巴馬出生在肯尼亞,蓄意挑起關于前總統(tǒng)出生地論戰(zhàn)的行為也讓她很不滿。
不過,隨著奧巴馬在2016年卸任,一家人搬出了白宮,搬到距離白宮約三公里的新家,她慢慢放松下來。在一個晚上,除了車庫里的武裝警衛(wèi)外,家里只有她一人。奧巴馬去旅游了,瑪利亞忙著過她大學前的間隔年,薩沙去了同學家里過夜。
她感到很餓,便赤著腳、穿著短褲,走到樓下的廚房里烤面包和奶酪,然后在陽臺上吃這頓夜宵。這些行為在白宮都是無法想象的。要不然全程監(jiān)視,要不然會有過于熱心的工作人員前來幫忙。她一邊吃著面包,一邊聽著自家的小狗與鄰居家的小狗互相吠叫。她內(nèi)心放松,不再需要考慮政治方面的問題,也不再需要為任何人犧牲,或做新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