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道彩
【摘要】目的 研究與分析數字化床旁胸片對新生兒肺透明膜病的診斷價值。方法 選取我院2015年4月~2018年4月進行治療的患有新生兒肺透明膜病的20例患兒,隨后采取回顧性分析法對這20例患兒的診斷方法以及診斷結果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在這20例患兒中,有10例患兒為Ⅰ級以及Ⅱ級,在隨后的6 h以及12 h對患者進行胸片復查發(fā)現(xiàn)患者的胸部趨于正常,有7例患兒為Ⅲ級,在隨后的24 h對患者進行胸片復查發(fā)現(xiàn)有5例患者的胸部病變改善,有1例患者的病情進展,而有1例患者在2天后死亡,有3例患兒為Ⅳ級,在對患兒進行用藥后出現(xiàn)病情好轉的患者有2例,有1例患者并發(fā)肺炎、心衰后2天后死亡。結論 數字化床旁胸片對新生兒肺透明膜病的診斷價值較高,值得進一步推廣與使用。
【關鍵詞】數字化床旁胸片;新生兒肺透明膜病;診斷價值
【中圖分類號】R725.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25..01
新生兒肺透明膜病又被稱之為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該類疾病是指患者在出生后出現(xiàn)青紫、呼吸困難、吸氣性三凹征、呼氣性呻吟以及呼吸衰竭。該疾病一般多發(fā)于早產兒,往往是由于肺表面的活性物質不足而出現(xiàn)性肺不張。一般對于該類疾病需要采取影像學檢查,但是采取何種影像學檢查還尚無定論,需要進一步進行研究與分析。本文研究與分析數字化床旁胸片對新生兒肺透明膜病的診斷價值,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4月~2018年4月進行治療的患有新生兒肺透明膜病的20例患兒,隨后采取回顧性分析法對這20例患兒的診斷方法以及診斷結果進行回顧性分析。在這20例患兒中,男11例,女9例,孕周27~35周,平均(32.41±2.63)周;患兒均在出生后的4~6 h出現(xiàn)呼吸急促、鼻扇、呼氣呻吟、吸氣性三凹征等臨床癥狀,經過我院醫(yī)師對患者進
行肺部聽診,發(fā)現(xiàn)患者多為陽性表現(xiàn),且以后聞及細濕啰音。
1.2 診斷方法
所有的患者均采取數字化床旁胸片進行診斷,本院采取的儀器為UDR37Di床旁X線機,注意要將參數設置為50 KV,2 mAs,注意儀器的靶片要距離患者1 m,如果患者未經藥物治療,則需要在6 h、12 h以及24 h進行復查。如果患者經過肺表面活性劑藥物進行治療,則需要在12 h、24 h以及36 h進行復查,一共獲得床旁胸片69張,平均每位患者3.45張。
1.3 評判標準
在患兒胸片檢查完畢后,將檢查圖像送往兩名具有多年影像學檢查的醫(yī)師處進行結果分析,如果兩名醫(yī)師的診斷結果相同則得出結論,如果結果不相同,則需要送往第三名醫(yī)師處進行診斷,直至至少兩名醫(yī)師的結果相同為止。根據X線表現(xiàn)可以將新生兒肺透明膜病分為四個等級,即Ⅰ級、Ⅱ級、Ⅲ級以及Ⅳ級。具體的分級情況如下:①Ⅰ級:在患者的肺部內可以看見細顆粒影較為廣泛,且以下的肺野較為辨別;②Ⅱ級:網點影在患者的肺影內均勻分布,且肺野透光度開始顯著減低,患者出現(xiàn)了支氣管充氣征;③Ⅲ級:患者的肺部內的顆粒出現(xiàn)增大的情況,且肺野的透光度也開始出現(xiàn)顯著下降的情況,患者的支氣管充氣征分布更加廣泛,但是患者的膈面以及心臟等部位均呈現(xiàn)模糊不清的情況;④Ⅳ級:患者的肺野出現(xiàn)一片增白的情況,呈現(xiàn)出“白肺”的情況,且患者的膈邊緣以及心臟等部位出現(xiàn)難以辨別的情況,患者的支氣管充氣征等情況較為明顯或者消
失,支氣管充氣征消失者一般伴有肺水腫或者出血的癥狀。
2 結 果
在這20例患兒中,有10例患兒為Ⅰ級以及Ⅱ級,在隨后的6 h以及12 h對患者進行胸片復查發(fā)現(xiàn)患者的胸部趨于正常,有7例患兒為Ⅲ級,在隨后的24 h對患者進行胸片復查發(fā)現(xiàn)有5例患者的胸部病變改善,有1例患者的病情進展,而有1例患者在2天后死亡,有3例患兒為Ⅳ級,在對患兒進行用藥后出現(xiàn)病情好轉的患者有2例,有1例患者并發(fā)肺炎、心衰后2天后死亡。
3 討 論
新生兒肺透明膜病是指人體的肺部合成肺泡表面活性物質不足或者受到抑制導致的,在人們呼氣后不能夠有效地控制肺部的殘氣量,進而出現(xiàn)了進行性肺泡萎縮,最終導致呼吸窘迫。該疾病進行x線檢查進行鑒別診斷,新生兒肺透明膜病患者的影像學主要表現(xiàn)為細粒狀肺泡萎陷,且有類似于肺質積液形成的細顆粒狀影,而膈下型完全型肺靜脈異位引流、濕肺病以及肺淋巴管擴張癥等均屬于肺間質積液病變[1]。由于患者的肺間質內充滿了液體而導致患者的肺泡內的充氣情況出現(xiàn)阻礙,因此在患者的x線影像結果顯示細顆粒影。這兩者之間的主要鑒別點為新生兒肺透明膜病的細顆粒影會伴有較為規(guī)則的支氣管充氣征,且其肺容量往往較小;而肺間質積液病變則表現(xiàn)為無肺泡萎陷且不伴有支氣管充氣征,而其肺容量往往較大,往往其影像學表現(xiàn)往往呈現(xiàn)較大的典型磨玻璃樣白肺[2]。
綜上所述,數字化床旁胸片對新生兒肺透明膜病的診斷價值較高,值得進一步推廣與使用。
參考文獻
[1] 吉朝利,王朝霞.肺表面活性物質對新生兒肺透明膜病的防治效果觀察[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6(11).
[2] 王小華,黎 見,蔣國美,等.床旁肺臟超聲評估新生兒肺透明膜病嚴重程度[J].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7,27(3):458-460.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