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夫
(遼寧省鳳城市林業(yè)種苗繁育中心,遼寧 丹東 118100)
針葉樹育苗過程中,清除雜草是一項非常繁重的工作。遼東地區(qū)雨水多,雜草生長快,除草不及時就會影響苗木的產(chǎn)量和質量。人工除草易傷苗,而且費用高?;瘜W除草成本低,在苗圃中已廣泛應用。同時,由于除草劑使用不當,苗木枯梢、土壤板結等現(xiàn)象逐漸凸顯。本試驗進行了不同劑量的割地草除草試驗和割地草、莠去津的混合除草試驗。為針葉樹育苗除草提供參考。
試驗在當年播種的紅松、云杉苗圃地上進行。苗圃地位于本溪縣草河城鎮(zhèn),124°22′ E,41°10′ N,海拔高500~1 200 m。 年平均氣溫7 ℃,最低氣溫零下-32 ℃。 年平均降雨量900 mm。土層厚度40 cm,土壤凍結深度為150 cm,土質均勻,pH值7.2左右。無霜期平均為130 d。試驗地生長的主要雜草有:狗尾巴草、節(jié)節(jié)麥、野燕麥、俾草、牛筋草、游草、早熟禾、鴨跖草、馬唐、藜、反枝莧、馬齒莧、鐵莧菜、田旋花、苣荬菜、刺兒菜、車前子、蒲公英等。
割地草23.5%乙乳油。莠去津40%懸浮劑。
播種后苗前試驗:噴施不同濃度的割地草。施藥后20 d、40 d、60 d調(diào)查雜草和苗木株數(shù),并計算除草率和出苗率。
苗期試驗:噴施不同濃度割地草和不同濃度的割地草、莠去津混合藥劑。在苗期,全年化學除草需結合人工除草進行,噴施除草劑前各小區(qū)均需人工除掉所有已萌芽雜草。秋季調(diào)查苗木生長情況。
完全隨機區(qū)組設計,3次重復。每個小區(qū)面積10 m2。并設未噴藥人工除草小區(qū)作為對照。施藥方式為人工背負電動噴霧器噴施。
應用EXCEL2007軟件對原始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計算。應用SPSS18 .0 中文版統(tǒng)計軟件的單因素方差分析功能進行方差分析。
不同劑量的割地草在紅松、云杉播后苗前的除草效果見表1。
表1 播后苗前噴施除草劑效果
由表1可知,割地草的持效期在50~60 d,濃度越大持效期越長,除草率越高。苗前只需噴施一次即可解決苗前除草問題。對紅松、云杉各小區(qū)出苗率進行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各小區(qū)出苗率差異不顯著。由此可知,割地草對紅松和云杉的出苗無明顯影響,而且3種劑量的藥劑處理對幼苗均無藥害產(chǎn)生。因此,苗前噴施割地草濃度控制在0.23 mL·m-2以內(nèi)對對苗木是安全的。
苗期噴施不同種類、不同劑量除草劑對紅松、云杉苗木保存率和苗木生長情況的影響見表2。
表2 苗期噴施除草劑幼苗保存率及生長情況
由表2可以看出,在苗期單一割地草除草劑噴施了3次才能解決了全年雜草問題。割地草+莠去津僅噴施了2次就解決了全年雜草問題。苗期割地草、莠去津混合除草劑的除草效果好于單一割地草除草劑除草效果。割地草全年噴施4次,全年累計劑量達到0.92 mL·m-2時,對苗木生長有抑制作用,產(chǎn)生輕微藥害。因此,割地草全年除草,苗期每次噴施濃度應控制在0.15 mL·m-2,全年噴施不超過4次,除草效果好,且對苗木生長無影響,無藥害發(fā)生。割地草+莠去津全年除草,苗期每次噴施濃度控制在0.23+0.1 mL·m-2,全年累計量控制在0.69+0.2 mL·m-2以內(nèi),除草效果最好,且對苗木生長沒有影響,無藥害發(fā)生。
人工除草全年除草8次,全年每公頃合計用工160個。割地草全年除草4次,全年每公頃噴藥合計用工8個工,噴藥前清除萌芽雜草合計用工12個。割地草+莠去津全年除草3次,全年每公頃噴藥合計用工6個,噴藥前清除萌芽雜草合計用工6個。經(jīng)計算,割地草全年除草和割地草+莠去津全年除草與人工除草(按當?shù)厝斯?0元·d-1計算)相比,成本分別降低75.8%和78.4%。
割地草在紅松、云杉的育苗過程中合理使用除草劑進行化學除草,對苗木出苗率、苗木的生長均無影響。而且除草效果好、成本低。從防除效果和節(jié)約成本的角度考慮,播后苗前噴施濃度0.23 mL·m-2的割地草除草效果最好,對苗木無藥害,苗前只需噴施一次。苗期噴施割地草+莠去津混合除草劑,濃度為0.23+0.1 mL·m-2除草效果最好,苗期需噴施兩次,對苗木無藥害。割地草全年除草和割地草+莠去津全年除草與人工除草相比,成本分別降低75.8%和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