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建
【摘 要】 政治科目是我國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讓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真正得到提升,政治雖然是思想理念的體現(xiàn),但是它源于生活,最終也要落實在生活實際中化作一個人的言行,所以政治的教學也應當進一步聯(lián)系生活,才能真正體現(xiàn)出實際意義。
【關(guān)鍵詞】 高中政治;生活化;課堂教學
政治科目作為一項思想教育科目,在我國的應試教學體系下顯然并未體現(xiàn)出其特點與優(yōu)勢。教書育人的大目標當中,政治科目的目標實質(zhì)上應當是育人,但是許多教師卻將其當成了理論科目,導致政治教學無法發(fā)揮出應有的育人特點。這對學生的思想建設不利,特別是在高中階段的政治教學,如果脫離了實際,是無法產(chǎn)生正面引導作用的,為此教師必須要采取生活化的策略優(yōu)化教學,促進學生思想境界的提升。
一、生活化課堂建設的意義分析
政治是一門思想科目,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是基于社會生活體系的基本品德教學,所以教師就必須要更積極地將政治教育結(jié)合生活,讓學生真正養(yǎng)成正面理念且付諸行動,這樣才能真正在未來有更好的發(fā)展。當前,我國許多政治教師的生活化教學都普遍存在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其一是教師的自我強化不足,無法給學生帶來正面的引導;其二是對教學實踐缺乏重視,導致與生活脫節(jié);其三是教學評價體系以及教師的教學評價思想依然以理論為主,缺乏對生活細節(jié)的重視。這些問題得到重視,才能真正確保生活化教學目標的達成。
二、高中政治生活化課堂建設策略
1. 教師榜樣作用的體現(xiàn)
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教師對于學生的影響是最大的,如果教師在思想觀念上存在問題,肯定無法給學生帶來正面的影響,無法達成政治教學的育人目標。因此生活化課堂建設的第一步,便是教師不斷地反省自身,要體現(xiàn)出與學生共同成長進步的決心,給學生做好榜樣,才能讓學生有更大進步。
2. 教學引導方式改革
生活化的課堂,就是與生活密切相關(guān)的教學。對于高中階段的政治課堂來說,教師必須要擺脫時間與空間限制,擺脫理論教學思想限制去規(guī)劃政治教學引導方式,才能確保學生的思想進步。例如要向?qū)W生宣傳愛國理念,教師可以帶領(lǐng)學生去從參觀戰(zhàn)爭博物館,或是去慰問老兵,更深刻地體會我國戰(zhàn)爭歷史,了解我國無數(shù)革命先驅(qū)為國家解放而付出的心血,這樣的引導方式顯然遠高于課堂上的理論教育。
3. 改革教學評價與審核體系
政治教學評價與審核是幫助學生強化自我認知的重要一環(huán),但是我國教學領(lǐng)域當前最為不利的一項事實,便是應試化、理論化的教學思想,使得教師與學生都忽略了政治學習原本的目標是思想道德的進步。為了體現(xiàn)對學生思想的重視,教師、校方與教育管理部門都必須要積極改革政治教育評價機制,教師要結(jié)合學生平日的生活言行去評價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校方也應當擺脫應試化的審核模式,全面收集學生的政治思想行為信息,作為審核基準,這樣的客觀性審核評價才更加公正。
高中政治科目是思想教育科目,為了確保教學的意義得到體現(xiàn),教師要積極革新教學思想與教學方式,才能促進學生的思想進步,讓學生真正得到思想境界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莊會文. 芻議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J]. 中國校外教育,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