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黨的十九大召開推進了我國高校思政工作。全國高校紛紛響應黨的十九大號召,積極向高校學生貫徹十九大精神,革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內容,強化大學生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目前該項工作已取得良好效果。本文著重分析當前我國高校學生的思想特點,并對思政工作水平提升提出幾點策略,希望可以推進我國高校思政教育的順利開展。
關鍵詞:大學生 思想政治 實踐能力
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發(fā)展及時代進步,高校學生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逐漸增多。由于我國高校學生仍處在心理不成熟階段,也尚未形成完善的三觀,所以在實際的生活中易受不良因素影響,這不利于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1]因此,在高校內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并強化高校思想理論教育是相當有必要的。
一、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特點
(一)思想獨立
全球化發(fā)展趨勢的不斷深入,對高校學生思想意識形成一定影響。雖然這有利于學生思想意識更獨立,更自信,[2]但也有弊端,高校學生不喜歡以往的授課模式,對其感到厭倦,一些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如創(chuàng)客空間、翻轉課堂等更受歡迎。[3]高校學生個性鮮明,有獨特想法,但很多因無法立刻實現(xiàn),便會放棄,致使高校學生普遍心理承受能力弱,缺乏頑強意志。
(二)情感豐富
由于生活環(huán)境、當今時代的影響,當前高校學生的情感豐富,易受各類情緒影響。[4]如部分學生不滿教師的批評,認為這使其自尊心受到傷害,從而在背后詆毀教師,甚至在官方論壇散布謠言,使教師形象受損。[5]
(三)叛逆心較重
我國高校學生心理未完全成熟,易受外界左右。一旦受到不良現(xiàn)象誘惑,便影響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不利于人生觀的形成。若是要求學生改正,易激發(fā)其逆反心理,甚至造成惡劣影響。由于高校學生在成長中不僅得到更多關愛,也受到更多管束,激發(fā)了他們獨立自由的心理,一旦學生被外界新鮮事物誘惑,便會急于擺脫管束甚至走上極端道路。
二、提升高校學生思政工作水平的具體舉措
(一)增強高校學生干部團隊管理水平
高校學生干部團隊由班級精英組成,具有良好的管理組織水平,更具號召力。通過提升高校學生干部團隊的整體管理水平來促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極為重要。教師可安排學生干部任輔導員助理,并負責日常管理,全面了解學生日常生活,從而保證學生出現(xiàn)問題時得到解決。還要掌握學生思想動態(tài),從日常生活學習中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價值觀念,強化大學生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
(二)提升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高校要建設良好的校園文化,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嚴格控制作弊行為,發(fā)生抄襲作弊行為要嚴肅處理。高??砷_展十九大知識競賽,并以大會中的核心內容及基本思想作為競賽考題,如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發(fā)展理念,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等,從而提升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
(三)加強高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高校學生正處于人生特殊階段,尚未具備成熟的心理素質,但他們已有了自己的思想意識和觀念,且敢于挑戰(zhàn)和接納新生事物,只有給予正確引領才可幫助其樹立良好的價值觀念,形成健康心理。因此為響應黨的十九大號召,并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便應加強高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選用專業(yè)且具有經驗的心理輔導老師對學生進行疏導。高校須開設心理健康課程,設立必修課,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還要建立干預機制,一旦發(fā)現(xiàn)學生出現(xiàn)心理問題,及時溝通,引導學生珍惜生命、熱愛生活。只有保證高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才能從根本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從而推進我國高校思政工作的發(fā)展。
總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建設,增強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可更好地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有利于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的宣傳教育。因此,提升高校學生的思政工作不僅要增強高校學生的干部團隊建設,提升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修養(yǎng),更要促進其心理健康水平,從而更好地推進高校思政工作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徐楊巧,謝守成.雙創(chuàng)時代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新任務——基于湖北省26所高校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調查的思考[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7(07).
[2]鄭惠如.全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創(chuàng)新研究[J].黑河學院學報,2017(04).
[3]閆偉.創(chuàng)新推動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夯實守渠責任,共筑育人課程體系[J].菏澤學院學報,2017(01).
[4]李磊.農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分析[J].山西農經,2017(02).
[5]林玉巧.“微文化”背景下輔導員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創(chuàng)新途徑探索[J].文教資料,2017(10).
(作者簡介:浦鑫,男,碩士,白城師范學院,助教,研究方向:學科教學、高校思政教育)(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