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醫(yī)藥大學(xué)第一附屬醫(yī)院主任醫(yī)師 周德生 陶文強
慢性支氣管炎是指氣管、支氣管黏膜及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常在寒冷季節(jié)反復(fù)發(fā)作,臨床上以長期咳嗽(晨起時多見)、咳痰或伴有哮喘為其主要表現(xiàn)。
慢性支氣管炎,屬中醫(yī)之“咳嗽”范疇。中醫(yī)根據(jù)其病因,又將其分為外感咳嗽和內(nèi)傷咳嗽,兩者可相互影響。外感咳嗽日久,必致脾失健運,不能化水谷為精微,反釀成痰,痰濁犯肺,壅塞肺氣則咳,久咳由肺及腎。目前的臨床研究提出,風(fēng)寒犯肺、風(fēng)熱犯肺、痰熱郁肺、寒飲伏肺、肺氣虛、肺脾氣虛、肺腎陰虛等辨證方法,更接近臨床實際。
1.李會娟、祝紅蕾經(jīng)驗:取冬天打霜后絲瓜藤50克,甘草3克,水1碗,煎湯,1次服下,每日2次,連用15~20天,可根治。臨床用絲瓜藤治療慢性鼻炎、慢性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等。
2.劉秋艷、徐春娥、曲彥惠經(jīng)驗:款冬花配紫菀各等份,共研粗末,每天3次,每次10克,加生姜3片,加水適量,煎取藥汁,每天2~3次,治久咳不止,療效頗好;用款冬花、制百部各等份,共研細(xì)末,以蜂蜜混合為丸,如桂圓肉大,每天3次,每次1丸,用姜湯水送服,治喘嗽不止,或痰中帶血,療效尤佳。有人用款冬花一味加水制膏,每次5毫升,日服3次,治哮喘36例,服藥1~2天就能平喘。所以,民間有“貝母、款冬花,專治咳嗽一把抓”的說法。
案例:女,56歲?;颊咴蚋忻岸鹂人裕?jīng)西藥治療后感冒癥狀消失,唯咳嗽不止,3個月未愈。其咳嗽為陣發(fā)性干咳,痰少,白黏,不易咳出。囑用款冬花15克,冰糖9克,加適量水,文火煎煮15分鐘。早晚空腹各服1次,并開窗通風(fēng),保持室內(nèi)空氣流通,配合間斷深呼吸。治療2周后,患者干咳停止而愈。
3.林冬梅經(jīng)驗:用橘皮15克,水煎代茶飲,治慢性支氣管屬痰濕蘊肺者,癥見咳嗽痰多色白,胸悶?,F(xiàn)代藥理研究證實,陳皮所含的揮發(fā)油有刺激性被動祛痰的作用,使痰液易咯出。陳皮煎劑對支氣管有微弱的擴(kuò)張作用,其醇提物平喘效果較好。
4.王勤經(jīng)驗:將羅漢果20克放入杯內(nèi),開水沖泡代茶飲,每日2劑。此飲具有清肺利咽、化痰止咳的功效,治慢性支氣管炎、咳嗽痰少、咳痰不利、咽干舌燥。
5.民間經(jīng)驗:用陳佛手6~9克,水煎服,每日4~5次。此飲具有疏肝理氣、燥濕化痰的功效,治支氣管炎屬痰阻氣滯者,癥見咳嗽痰多、胸悶脅痛者。
6.蘇公偉經(jīng)驗:萊菔子15克,水煎,飯后服。具有下氣消痰、止咳平喘的功效,治慢性支氣管炎屬痰涎壅盛、氣逆喘咳屬實者。萊菔子具有消食除脹、降氣化痰的功效,用于飲食停滯、脘腹脹痛、大便秘結(jié)、積滯瀉痢、痰壅喘咳。朱丹溪曰:“萊菔子治痰,有推墻倒壁之功?!碧K公偉等單用萊菔子末沖服或配蘇子、白芥子、橘紅、蟬蛻水煎服,治各種咳嗽氣喘,痰多胸悶,食欲不振等癥,有殊效。
富貴和平 繪畫/修起和
風(fēng) 姿 攝影/李海波
溪岸鶴影 攝影/王慧
篆刻作品 作者/羅成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