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北
81年前,日軍在中國南京犯下人類歷史上滔天的羞恥罪行,這既是中華民族的慘痛回憶,也是人類歷史上人性的墮落時刻。今年是設(shè)立國家公祭日的第五個年頭,設(shè)立國家公祭日,不是為了記仇報仇,而是提醒每一位中國人:對苦難屈辱的歷史保持敏銳,對血腥殘暴的敵人保持警惕,對來之不易的和平保持感恩;設(shè)立國家公祭日,是以國家為主體,向全世界莊嚴宣告:我們的民族有不忘屈辱的血性,有嚴格約束自己和制約他族人民人性黑暗面泛起的決心,有隨時準備為保衛(wèi)國家安全奮起戰(zhàn)斗的實力。只有讓國家公祭日的意義深入人心,才能讓和平與愛如陽光般照到地球上的每一寸土地,這也是中國每一個青少年當仁不讓的責任。
至暗時刻:南京大屠殺
1931年至1945年抗日戰(zhàn)爭期間,中國在南京保衛(wèi)戰(zhàn)中失利,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淪陷,在華中派遣軍司令松井石根和第六師團長谷壽夫的指揮下,侵華日軍于南京及附近地區(qū)進行了長達6周的有組織、有計劃、有預(yù)謀的大屠殺、奸淫、放火、搶劫等血腥暴行。其中,日軍集體屠殺有28案,屠殺人數(shù)19萬;零散屠殺有858案,死亡人數(shù)15萬,總計死亡人數(shù)超過30萬。這是南京歷史上最黑暗的一頁,也是人類歷史上最黑暗的一頁,生命如草芥被踐踏,人性如敝屣被丟棄,讓人不敢回望、不忍回望卻不得不回望。
適用話題 銘記民族歷史;人性的黑暗面;敬畏生命等
考場速用 2018年12月13日,當尖銳刺耳的防空警報在城市上空響起之時,我和老師同學們都不由自主地停下了手中的事,保持靜默與嚴肅,向81年前在南京遭遇恐懼與死亡的國人表達哀悼?;貞涍@段歷史,我感到憤怒與哀傷,憤怒是對喪失了基本人性的每一名侵華日本軍人,哀傷是為慘遭屠城、無力反抗的每一位無辜犧牲者。總有一些時刻,留下的只有無力補救的遺憾,而追根溯源,這遺憾來自人性的貪婪與黑暗,尤其是在集體的欲望被鼓吹、人性的惡被肆意縱容的時刻,集體無意識的惡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會讓每一名劊子手在良心的反復(fù)拷問中煎熬無比。
設(shè)立國家公祭日
2014年2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決定,將12月13日確定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設(shè)立國家公祭日,是為了悼念南京大屠殺中的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zhàn)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戰(zhàn)爭罪行,牢記侵略戰(zhàn)爭給中國人民和全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災(zāi)難,表明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zhàn)爭、捍衛(wèi)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
適用話題 牢記國殤;歷史不容歪曲和抹殺;追求和平等
考場速用 國家公祭日的設(shè)立,是緬懷過去,更是撫慰民心、順應(yīng)民意的措施,同時也是中國與世界進行更好的溝通,向全世界傳遞中華民族對于人權(quán)和文明的態(tài)度,以及我們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決心與責任。就如歐洲一年一度紀念奧斯威辛集中營死難者一樣,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不僅是中國的,也是全世界的。反對戰(zhàn)爭,珍愛和平,是全球人民共同的追求。
以國家名義進行正式紀念與公祭,能促使人類歷史記憶長久保持喚醒狀態(tài),而避免出現(xiàn)哪怕是片刻的忘卻與麻木,共同以史為鑒、開創(chuàng)未來,一起維護世界和平及正義良知,促進共同發(fā)展和時代進步。
黃素梅:在加拿大發(fā)出我們的聲音
加拿大安大略省是華裔和日裔人口比較多的大省,華裔議員黃素梅提出設(shè)立“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紀念日”的第79號法案,于2017年10月26日下午3點,被加拿大安大略省議會投票通過,這意味著加拿大成為西方第一個設(shè)立“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紀念日”的國家。為了讓第79號法案順利通過,黃素梅的團隊曾征集簽名請愿書,加拿大中國專業(yè)人士協(xié)會、加拿大南京同鄉(xiāng)會、江蘇聯(lián)誼會、加拿大江蘇總商會等社團組織都曾多方奔走,共同收集請愿簽名,以此向安大略省政府反映民眾意愿。 適用話題 銘記歷史;正義;民族感情等
考場速用 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中國的精神和歷史,這是切割不斷的民族感情和信念。雖然身在遙遠的加拿大,但黃素梅不曾忘記自己身上炎黃子孫的責任。在華人和日本人聚居的安大略省,她四處奔走,只為讓更多人了解那段血腥的歷史,她敢于面對來自日本的不息阻撓,以更矯健更勇猛的步調(diào)向前,而她前進的一小步是中國歷史被世界銘記的一大步。
松岡環(huán):不曾老去的“日本良心”
松岡環(huán)曾是一名小學歷史教師,年逾七十,在日本右翼分子眼里,她是“眼中釘”;在南京大屠殺幸存者眼里,她卻是“日本良心”。從1988年至今,她前往南京97次,向當事人調(diào)查南京大屠殺一手資料。2002年,她編著的《南京戰(zhàn)·尋找被封閉的記憶》在日本出版。之后,她還制作了《南京,被割裂的記憶》等紀錄片,向包括日本人在內(nèi)的各國人民講述南京大屠殺歷史。
適用話題 良心;正義;正視國家歷史等
考場速用 親親相隱的傳統(tǒng)固然有其人性的依傍,但人心是最公正的天平。30多年來,松岡環(huán)堅持追尋日軍在南京城里犯下的滔天罪行的真相,并且毫無畏懼地向日本民眾尤其是青年宣講這段歷史,對此,我想有許多人難以平靜吧,尤其是意欲掩蓋歷史真相的日本政府、羞于面對自己曾犯下的罪惡行徑的侵華老兵,以及狂熱的好戰(zhàn)分子,但無論多大的阻力也無法阻擋一顆強勁跳動的“日本良心”。事實與正義站在良心一端,只有坦誠勇敢地面對自己的國家和民族所犯下的罪行,才能淘洗這罪行,為先人贖罪。
張純?nèi)纾簬е姑瞪亩肥?/p>
1997年12月,南京大屠殺60周年,華裔女作家張純?nèi)鐨v經(jīng)兩年,訪問了14位幸存者,參閱上千頁的歷史文獻,出版了英文版作品《南京大屠殺——被遺忘的二戰(zhàn)浩劫》。該書一經(jīng)問世便震驚了許多國家,在隨后數(shù)年內(nèi)再版十余次,印刷超過50萬冊。
為了撰寫《南京大屠殺》,張純?nèi)缡占酥形?、日文、德文和英文的大量資料,以及從未出版的日記、筆記、信函、政府報告等原始材料,她甚至查閱了東京戰(zhàn)犯審判記錄稿,也通過書信聯(lián)系到了日本的二戰(zhàn)老兵。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張純?nèi)缱畲蟮氖斋@便是找到了“中國的辛德勒”——約翰·拉貝,找到了拉貝先生詳細記錄的五百多起慘案的日記。今天,《拉貝日記》已經(jīng)被翻譯成中、英、日等多種丈字,保存在德、日、美、中等國家的檔案館里,成為歷史的見證。
2004年11月9日,年僅36歲的張純?nèi)缤蝗浑x世,死前她留下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我曾認真生活,為目標、寫作和家人真誠奉獻過?!睂τ趶埣?nèi)绲母改负秃⒆?,他們失去的是女兒和母親;對于中國人,他們失去的是一個正直的同胞和朋友;而對于整個世界,失去的則是一個勇于說真話并努力讓別人相信事實的人。
適用話題 直面歷史;為真理而戰(zhàn);愛國情懷等
考場速用 難以想象在屠殺發(fā)生60年后,在英語類非小說類書籍里竟然沒有一本書提到這起涉及30萬人的慘案。張純?nèi)缁蛟S注定帶著這樣的使命降生在美國的土地上,年輕的她注定要成為向全世界徹底揭露這一暴行的先驅(qū)者。她在南京奔走,在歷史的版圖里奔走,她堅信屠殺永遠都是屠殺,只有屠殺為世人所知時,冤魂才能遠離追殺,成為歷史上的定格。但這樣血腥沉重的過去并非常人可以承擔,36歲的她因此離開了這個世界,或許,使命終結(jié),生命才隨之終結(jié)。無論如何,南京大屠殺的慘案不應(yīng)被遺忘,斗士張純?nèi)缫膊粦?yīng)被遺忘。
勿忘人性“至暗時刻”
即使戰(zhàn)爭再怎么慘烈,但不殺平民、戰(zhàn)俘,保護老幼病殘的人道主義價值觀,已經(jīng)被確定為現(xiàn)代文明底線。在南京大屠殺的至暗時刻,一個以較早進入現(xiàn)代化自居的國家卻完全丟失了現(xiàn)代文明的核心原則,日本侵略者不僅把屠刀伸向普通平民和老幼,更是以此為樂、為競賽,滅絕人性,惡行令人發(fā)指!
但瘋狂的殺戮非但沒有讓中國屈服,反而激發(fā)出全民的抗爭精神,并最終匯聚成不可阻遏的歷史洪流。這既是一種人類的大勢,也是一種歷史潮流。
構(gòu)建一個和平、安全、繁榮、開放的美好世界,需要有共同的歷史記憶,如此才能達成共識,表達立場。從2014年設(shè)立第一個國家公祭日開始,在記取戰(zhàn)爭教訓方面,我們在漸漸豐富個體記憶、家族記憶、城市記憶。在紀念每一個人的悲劇的時候,我們才能防止悲劇發(fā)生在每一個人的身上。
反對戰(zhàn)爭,追求和平,就是保護每一個生命的價值和尊嚴。中國人民愛好和平,也有能力維護和平。在今天這樣的時代,我們真誠地希望,勿忘歷史,尊重人性,珍惜現(xiàn)代文明成果,永遠不要再重現(xiàn)那樣的至暗時刻!
——《新京報》
奧運會的第一支難民代表隊
在參加2016年里約奧運會的207個國家與地區(qū)代表隊中,有一支特別的隊伍:這支代表隊由10名運動員組成,他們來自不同的國家,卻有一個相同的身份——難民。開幕式上,他們手持五環(huán)旗,排在東道主巴西之前,以倒數(shù)第二位的次序高調(diào)入場,這也是奧運歷史上首次出現(xiàn)難民代表隊?!半y民的身份不是一輩子的!”幾位難民運動員反復(fù)強調(diào)。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也認為,讓更多難民走出難民營,走進新世界,需要的不只是五環(huán)的庇護,今天的世界比以往更需要和平、團結(jié)為代表的奧林匹克價值觀。
適用話題 打破規(guī)則,人人平等;共享和平;小人物的夢想等
《我不是藥神》:悲涼卻執(zhí)著的生命力量
《我不是藥神》是由文牧野執(zhí)導的劇情片,由徐崢、周一圍、王傳君、譚卓等主演。影片講述了神油店老板程勇從一個交不起房租的商販一躍成為印度仿制藥格列寧獨家代理商的故事。
影片將很多社會問題包裹在喜劇的外殼之中,程勇召喚隊友的過程帶出了人生百態(tài),有因病離家的小鎮(zhèn)青年,有因孩子喚起求生希望的城市中產(chǎn),有靠QQ互通信息的龐大病友群,也有賣假藥的假院士和唯利是圖的國際公司。剝除了“利益”這個元素,電影更多地讓人思考自己與他者、個人與社會、情理與法理的關(guān)系,觀眾與主人公一起體驗了一場精神的成長。
適用話題 人性善惡;情理與法理;良心作品等